橫河鎮(山西省陽城縣橫河鎮)

橫河鎮(山西省陽城縣橫河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橫河鎮位於山西省陽城縣西南邊陲,晉豫兩省結合處,南與河南省濟源市接壤,西與運城市垣曲縣交接,東經120°北緯35°21″,總面積210平方公里,海拔最高1951.4米,最低927米,境內北高南低,諸峰林立、各山遍布,氣候四季分明,地形地理複雜,總耕地12000畝,林地2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森林茂密,水豐草沛,生態優美,景色宜人。全鎮下轄13個行政村,255個自然莊,轄區總人口4753人。鎮人民政府駐橫河村溪源街1號,電話區號0356,郵政編碼為048111。

橫河鎮歷史悠久,素有“陽城南大門”之稱,是兩省三縣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商貿交流中心。這裡有女媧造人、盤古開天地、大禹治水、商湯禱雨的美麗傳說。在秦始皇時期就在這裡設亭,故稱盤亭。中寺村的千峰寺修於後唐年間,即公元926年,這裡有人類居住已達3000年歷史。近年來,橫河鎮先後榮獲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美麗鄉村最佳旅遊目的地、全國人文生態旅遊基地等稱號。2019年1月,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河鎮
  • 外文名:Yokogawa town
  • 位置:陽城縣西南
  • 占地面積:總面積210平方公里
  • 轄區:13個行政村,285個自然莊
  • 氣候條件:溫帶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晉E
  • 行政區類別:鎮
  • 電話區號:0356
  • 郵政區碼:048111
建置沿革,自然環境,

建置沿革

橫河鎮自三黃五帝時代即有人生活。今析城山上仍留有當時動人傳說及碑文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曾為軍事家孫臏出師之處的雲蒙山也有人居住。據現有石刻碑文中得知,千峰寺曾為北魏建築,聖王坪湯帝廟曾在北宋時就已存在。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橫河鎮
據史載情況分析,橫河鎮在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晉、韓、魏之屬地。到明、清時代,全縣設定都、里、戶。橫河鎮當時屬上義都,析城裡。明國6年即1918年,山西實行區村制,歸屬於陽城第四區公所下寺坪村。
1942年,陽城抗日政府成立,下轄6區,橫河屬第6區管轄,分為索泉嶺、橫河、下寺坪、水頭、麻地、勸頭、南門七村。後改為第五區。1945年橫河隸屬恢復後的陽城第六區,村劃仍未變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6月,在基層設立鄉級政權,仍屬第六區,分為橫河、麻地、呂強、南門、索泉嶺、桑園6鄉。1954年合併為橫河、南門、桑園、索泉嶺4鄉。1958年3月再次並鄉且成立橫河(雲蒙)人民公社。1984年4月,實行鄉(鎮)、村制,橫河人民公社改為橫河鄉。2000年撤鄉並鎮。橫河鄉改為橫河鎮至今。

自然環境

橫河鎮的地形以山地為主,整個地勢呈四周高,中間低的態勢。地勢起伏明顯,山大溝深是最顯著的特點,制高點為西南部的雲蒙山,海拔1951.4米。全鎮海拔俱在約1200—2000米。在全縣所分氣候小區中屬低中山溫和半濕潤氣候區,高中山涼溫濕潤氣候區。平均最低氣溫1月份在一14.6℃以下,最高7月份可達28℃左右。年平均氣溫7.2℃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約 700—740mm。無霜期約 170天左右,屬全縣最短地區。受此影響,大多數農作物為二年三作。由於受山區環境影響,一年四季季節分明,陽光較為充足,一般活動積溫在3600℃一3 800℃範圍內,主要地表水有源於小尖山下的盤亭河和源於析城山下的南門河。故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春天山花爛漫,夏天綠意盎然,秋天風高氣爽,冬天銀裝素裹,一年四季山下溪河交匯,清澈潺流,好一派山鄉美景。
橫河鎮內主要名山有析城山、小尖山、雲蒙山、小溝背等。
析城山 陽城名山。《禹貢》中記載,如同 澤可作為陽城代稱。位於陽城縣城西南30公里處,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889.5米。“山峰四面如城,有東、西、南、北四門分析,故曰析城”(陽城志)。山頂平緩開闊,曾建有湯王廟,故又稱聖王坪。以山巔為中心,周長達20公里,山四周中多為斷崖絕壁,坡極陡峭,登已除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小道可通外,還有一簡易公路從東可達山頂。山頂(俗稱坪上)寬緩廣曠,絕大部分為肥活的黑色土,布滿大大小小的圓錐形土坑,俗稱不“龍窩”。坪上樹木不生,百草茂密,水源充沛,中草藥材甚多。為析城山牧場所在地。
小尖山 位於陽城縣城西27公里的索泉嶺村西。主峰海拔1695米,其頂尖如鋒芒,直入雲天,故名,雜草荊棘叢生,樹木稀疏,山勢如削如塑,峭崖嶙峋,極為險要。山的西南部石岩崢嶸,坡度甚陡,北部稍緩。山頂有古廟1座。廟東僅有一條小路可行,縱流縣城西南的盤亭河,源於此山東南麓。
雲蒙山 位於陽城縣城西南65公里處。海拔1100米以上,主峰在陽城、垣曲分界處,高1951.4米,為陽場面縣境最高山峰。四時嵐氣瀰漫,雲霧籠罩,故日雲朦朧。山呈南北走向,綿亘縣境西南邊緣。山勢雄渾。峰巒交錯,溝壑縱橫,山徑崎嶇,尤以三龕最為險峻。森林資源豐富,古樹參天,荒藤、松、樺、椴、槐等上百種灌木樹木遍布。金錢豹、麂麝,野豬等數十種野生動物和寒流號鳥、斑鳩等20多種鳥類衍息其間,野生中草藥材在數百種。
鰲背山 位於陽城縣城西南34公里與河南省濟源縣交界處。主峰海拔1929.6米,南北走向。因山脊開頭似鰲背,故名。山北從紫宛河畔蜿蜓南伸濟源,東以南門河分界,與大樂嶺對峙。天然林木和人造松林遍布全山,林區公路可達山的中部 。山東面有一山洞,洞周地勢緩坦,洞內產硃砂,稱銀坪。山中有金錢豹等珍貴野生動物和種類繁多的中草藥品材。
十八羅漢峰 位於陽城縣西南部橫河鄉境內,距縣城35公里。橫亘於析城山西門外,海撥1576.9~1655米,諸峰連綿突起,山巒重疊,林木蒼翠,為一幽雅勝境。山峰似十八羅漢,故名。
小溝背為近年新開發的旅遊景點,位於橫河鎮與河南省邵原鎮交界,處於太行山南端和中條山東端交匯點,屬典型的火山岩構造為主的自然風景區。小溝背地處華北地區唯一遺存的原始森林腹地,由橫河境內銀河谷地、鰲背山、待落嶺三部分構成,總面積50平方公里,自然景觀奇特,文化內涵豐富,著名景觀60多處,被評為“中國女媧神話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