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橋(慈谿市橫河鎮)

七星橋(慈谿市橫河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星橋坐落於慈谿市橫河鎮中心街區的東橫河上,是慈谿境內著名的石砌拱形橋。七星橋全長24.5米,橋下設3個拱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星橋
  • 地理位置:慈谿市橫河鎮
  • 全長:24.5米
  • 類型:石砌拱形橋
簡介,歷史,古代,抗日戰爭時期,建築特點,

簡介

橋橋頂處平整如方台,南北踏道均呈八字形。為方便行人上下,南首踏道設29級石步階,北首踏道設28級石步階,踏道兩側鋪有斜向雙軌長條石,以方便輪車上下滑行。橋面兩側各設石欄板11塊,居中的石欄板下緣懸嵌鐫有“七星橋”三字的扇形題額。欄板間有望柱,兩側各10個。望柱頭呈方形,造型簡單樸素。
七星橋
主孔與側孔間設橋墩,由條石橫砌疊壓而成,中嵌橋門柱以受力。柱頂飾有昂頸外伸的龍首滴水,供雨天排水。門柱鐫刻對聯:東聯為“明鏡高懸輝騰兩夾,長虹斜鎖氣吐三環”;西聯為“三台鎖浪左川右泉,七曜橫波南境北鎮”。此二聯不但寫出了橋的雄姿,還道明了橋所處的地理環境。西聯上的“左川右泉”,指的是當年的行政區劃——左為梅川鄉,右為龍泉鄉;“南境北鎮”指當地的人文環境——南為孫家境,北為橫河鎮。橫河鎮歷史悠久已不消多說,孫家境則更是聲名顯赫。自後唐孫岳公以來,孫家境人才輩出,尤以平朱宸濠而受害的孫燧和“毀家紓難”、反清復明的孫家績為海內高仰。
七星橋下的東橫河,為重要的水上通道。當地的山貨棉鹽、土特農貿,都是靠這條河東來西往送到餘姚、寧波,唐代上林湖越窯的秘色瓷也是通過這條河,經姚江運抵明州,銷往海外。

歷史

古代

據龍南燭溪《孫氏族譜》記載,在宋代時,大儒朱熹有《訪孫季和於燭湖詠麥飯》一詩記之。在代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孫遂考中進士,歷任刑部主事、江西巡撫,此後又有大學士孫如游及孫嘉績考中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進士,任職南京工部主事。在當時“橫河孫家境,紗帽八百頂”的孫氏,列入《中國名人大辭典》的有10餘人,孫氏既為宋明姚北之大族,即發起建造七星橋,造福鄉里。又據記載,在道光年代(公元1821-1850年)又由孫鑒重修了七星橋。
七星橋之七星,是指北斗七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亦作瑤光)七星,這是古人借天象中星座之名,以祈求吉祥幸福。又據傳說建橋時有七星下凡相助故名。橋的全長為25米,三個圓拱如三面明鏡,天光水影,碧波彩虹,在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橋畔已經形成十日四天市集,即逢一、四、六、八,橋上橋下人船涌動。橋上有擺攤售貨,有挑擔來往,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好似江南的《清明上河圖》。
七星橋七星橋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發生過著名的“七星橋戰鬥”。1941年10月22日,根據地武裝“宗德三大”來到橫河附近,準備伏擊從觀海衛運送棉花至餘姚的日軍。至上午8時,未見運棉日軍到來,“宗德三大”決定改變計畫,拉部隊到橫河街進行抗日宣傳,在接近七星橋時,不幸遭到日軍伏擊,在不利地形下同日寇血戰一個半小時,大隊長姜文光、大隊副姚鏡人等29名指戰員英勇犧牲。
七星橋始建於何時,今已失考。在光緒《餘姚縣誌》中言“清道光間孫式鑒修”,然在明嘉靖志中已有相關記載,因此該橋的歷史應在500年以上。七星橋承襲了中國石拱橋古老的建築工藝,其建築風格與江南山清水秀的氣氛相融合,對研究浙東一帶的橋樑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明鏡高懸輝騰二夾;彩虹斜鎖氣吐三環。

建築特點

七曜橫波南境北鎮;三台鎖浪左川右泉。
這是刻在慈谿市橫河鎮七星橋上的兩副橋聯,如詩如畫地勾出七星橋的宏大氣魄和獨特的地域風貌。
七星橋下的橫河,橫亘慈南,東通鳴鶴,西接餘姚,全長23公里,是慈谿市最古老的生命之水和聯貫東西南北的水陸通道。橫河上的七星橋如彩虹臥波,至慈北重鎮滸山鎮僅5公里,離橋南的孫家境只有一箭之遙。這就是橋聯上說的“彩虹斜鎖”、“南境北鎮”的意思。
石欄板石欄板
七星橋,是慈谿市最高最大的三孔石拱橋,數百年來迎來送往,歷經風雨滄桑,至今已列為慈谿市重點文物,得到全社會的妥善保護。
七星橋坐落於慈谿市橫河鎮中心街區的東橫河上,是慈谿境內著名的石砌拱形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