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第二版)

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第二版)

《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第二版)》是由傅水根主編,200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機電製造基礎系列教材。

全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切削加工工藝基礎,特種加工工藝基礎,特型表面的加工,常見表面加工方案選擇,數控加工技術,零件表面處理技術,其他新技術新工藝,零件的結構工藝性,零件的製造工藝過程,微細加工與積體電路製造,新世紀的生產系統與環境保護。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第二版)
  • 作者:傅水根
  • 類別:機電製造基礎系列教材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6月1日
  • 頁數:257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2083542
  • 字數:394千字
  • CIP核字號:2004025168
成書過程,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該教材是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重點高等工科院校金工系列課程改革指南》編寫的,是全國高等教育教材建設專業委員會的重點課題《機械加工工藝基礎教材改革研究》和北京市教委教育教學改革跨校重點項目《金工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成果的體現,也是清華大學多年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經驗總結。該次作為北京市立項的重點精品教材予以修訂,又將1998年第一版出版以來課程改革中的理念和教學經驗滲透其中,除了根據工程技術的綜合化傾向,新增加了第十章微細加工與積體電路製造外,第九章零件的製造工藝過程也充實了新內容。
參加該教材編寫的教師有:張學政(第一、四章和第七章第一節)、傅水根(第二、五、七、九章第一節、十、十一章)、馬二恩(第三、九章)、李生錄(第六章和第七章第二節)、盧達溶(第九章第四節)。傅水根教授主編、張學政教授和馬二恩研究員副主編,北京工業大學王永波教授主審。劉宣瑋、裴文中、鐘淑苹等繪製全書插圖。
該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全國高等教育教材建設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市教委的支持,同時吸收了許多教師對編寫工作的意見。同時,編者還參考了中國國內外教材、手冊、學術雜誌和論文。
2004年6月1日,該教材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全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切削加工工藝基礎,特種加工工藝基礎,特型表面的加工,常見表面加工方案選擇,數控加工技術,零件表面處理技術,其他新技術新工藝,零件的結構工藝性,零件的製造工藝過程,微細加工與積體電路製造,新世紀的生產系統與環境保護。

教材目錄

第一章切削加工工藝基礎1
第一節切削加工概述1
一、切削加工的分類、特點、作用和發展方向1
二、零件的種類及組成3
三、工具機的切削運動5
四、切削加工的階段7
第二節刀具與刀具切削過程9
一、刀具9
二、刀具切削過程16
三、刀具切削過程中的物理現象17
第三節磨具與磨削過程19
一、磨具19
二、磨削過程22
第四節普通刀具切削加工方法綜述24
一、車削加工24
二、鑽削加工25
三、鏜削加工30
四、銑削加工31
五、刨削加工31
六、插削加工33
七、拉削加工34
第五節磨削加工方法綜述37
一、普通磨削37
二、無心磨削38
三、高效磨削39
四、砂帶磨削41
第六節精密加工方法綜述42
一、刮削42
二、寬刀細刨43
三、研磨43
四、珩磨45
五、低粗糙度磨削46
六、超精加工46
七、拋光47
第七節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48
一、加工精度48
二、表面質量50
第二章特種加工工藝基礎52
第一節特種加工概述52
一、特種加工的產生與發展52
二、特種加工方法的分類53
三、特種加工對機械製造工藝技術產生的影響53
第二節電火花加工54
一、電火花加工的原理與特點54
二、電火花加工的基本工藝規律56
三、電火花加工的套用範圍60
第三節電解加工66
一、電解加工的原理與特點66
二、電解加工的基本工藝規律67
三、電解加工的套用範圍69
第四節超音波加工71
一、超音波加工的原理與特點71
二、超音波加工的基本工藝規律72
三、超音波加工的套用範圍73
第五節雷射加工74
一、雷射加工的原理與特點74
二、雷射加工的套用範圍75
第六節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77
一、電子束加工77
二、離子束加工78
第七節複合加工80
一、電解磨削80
二、超聲電解複合拋光80
三、超聲電火花複合拋光81
四、超聲雷射複合加工81
第三章特型表面的加工83
第一節螺紋加工83
一、概述83
二、車螺紋86
三、銑螺紋94
四、攻螺紋和套螺紋95
五、磨螺紋95
六、滾壓螺紋96
七、電火花加工螺紋97
第二節齒形加工98
一、概述98
二、圓柱齒輪精度簡介100
三、銑齒101
四、插齒和滾齒103
五、齒形精加工108
第三節成形面加工112
一、概述112
二、成形面的加工方法112
第四章常見表面加工方案選擇117
第一節常見表面的加工方案117
一、外圓加工方案117
二、內圓加工方案118
三、錐面加工方案120
四、平面加工方案120
五、螺紋加工方案121
六、齒形加工方案123
第二節選擇表面加工方案的依據124
一、根據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Ra值選擇124
二、根據表面所在零件的結構形狀和尺寸大小選擇125
三、根據零件熱處理狀況選擇126
四、根據零件材料的性能選擇127
五、根據零件的批量選擇128
第三節表面加工方案選用實例129
一、齒輪軸加工實例129
二、法蘭盤加工實例130
三、柱塞套加工實例132
四、V形鐵加工實例133
五、支架加工實例134
六、齒輪鍛模加工實例135
第五章數控加工技術137
第一節成組技術137
一、成組技術的基本原理137
二、零件分類編碼138
三、成組技術的套用139
第二節數控加工技術140
一、概述140
二、數控工具機加工141
三、柔性製造單元和柔性製造系統146
四、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147
五、智慧型製造技術與智慧型製造系統150
第六章零件表面處理技術152
第一節概述152
第二節表面強化處理153
一、表面機械強化153
二、表面電火花強化155
三、表面雷射強化156
第三節表面電鍍與氧化處理159
一、電鍍159
二、表面氧化處理161
第七章其他新技術新工藝164
第一節直接成形技術164
一、爆炸成形164
二、液壓成形164
三、旋壓成形166
四、噴丸成形167
第二節少無切削加工167
一、滾擠壓加工167
二、滾軋成形加工167
第三節膠接技術169
一、膠接的基本原理169
二、膠粘劑的組成與分類169
三、膠接工藝170
四、膠接接頭設計171
五、膠接技術套用舉例174
第四節水射流切割技術175
一、水射流切割原理175
二、水射流切割特點176
三、水射流切割的套用176
第五節快速雷射原型製造技術177
一、快速雷射原型製造技術的基本原理177
二、快速雷射原型製造的技術後盾179
三、快速雷射原型製造技術的特點和套用180
第六節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術180
一、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概念180
二、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方法181
第八章零件的結構工藝性185
第一節零件結構工藝性概念185
第二節零件結構的切削加工工藝性186
第三節零件結構的裝配工藝性197
第九章零件的製造工藝過程202
第一節零件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202
一、工藝過程的有關概念202
二、工件的安裝204
三、六點定位原理206
四、基準208
五、定位基準的選擇原則209
第二節零件加工工藝的制定211
一、制定零件加工工藝的內容和要求211
二、制定零件加工工藝的步驟211
第三節典型零件加工工藝過程213
一、軸類零件的加工過程213
二、盤套類零件的加工過程217
三、支架箱體類零件的加工過程220
四、切削加工與特種加工綜合工藝例題222
第四節工藝設計及工藝管理中的技術經濟分析224
一、機械零件加工工藝成本225
二、降低工藝成本的途徑226
三、加強工藝管理231
第十章微細加工與積體電路製造234
第一節微細加工技術234
一、微細加工234
二、納米技術236
第二節矽片的製備237
一、電子級矽(EGS)的生產237
二、晶體的生長237
三、矽片的製備238
第三節積體電路製造239
一、積體電路製造工藝概述239
二、基本的製造工藝技術240
第十一章新世紀的生產系統與環境保護248
第一節新世紀的生產系統248
一、並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CE)249
二、精良生產(leanproduction——LP)251
三、敏捷製造252
第二節環境保護254
一、全球性的環境問題254
二、機械工業的環境污染問題255
三、認真宣傳和推行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256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該教材有配套教材——《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習題集(第2版)》
書名
書號
出版社
出版時間
作者
《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習題集(第2版)》
9787302186687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12.01
張學政
  • 課程資源
該教材備有與書中插圖相對應的教學幻燈片(清華大學音像出版社出版)。

教材特色

該教材在課程內容和體系上進行了力度較大的改革,除了大幅度地增加新技術、新工藝外,還力圖從認識論的高度把握各章節間的相互關係,使之不僅在內容精選上適應21世紀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需要,而且有利於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
該教材具有如下主要特色:
  1. 對機械製造中的常規工藝方法取捨,吸收機械製造學科成熟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製造系統,以及部分前沿知識,更新了教學內容;
  2. 力求正確處理實習、實驗、講課三者內容之間的關係,儘可能做到既有機銜接,又避免簡單重複;
  3. 從機電一體化綜合發展和學科交叉與融合的趨勢,充實了製造工藝過程的重要內容,新增了微細加工和積體電路製造,並依然保留了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
  4. 書中名詞術語採用國家標準,插圖做了更新,且全部採用計算機繪圖;
  5. 每章後附有主要參考文獻和供選用的教學電視片目錄;
  6. 在選取教材內容時,該教材有意模糊冷熱加工的界限,同時吸收了作者的科研和教學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傅水根,1945年生,男,江西省峽江縣人,清華大學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兼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課程教學指導組組長,“機械製造實習”國家級精品課程及“工程訓練系列課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1993年獲國家級政府特殊津貼,研究方向為機電一體化設備、特種加工和工程實踐教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