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崛起

機器崛起

機器與未來是息息相關的。在戰爭中鍛造出來的控制論一度成為了前所未有的能夠預測並預見未來智慧型自動機的工具。與此同時,兩股對立的力量共同塑造了未來的控制論願景。一方是對於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之希望:暴力行為減少,工作變得更加人性化,遊戲更加娛樂化,政治更加自由化,戰爭不再那么血腥。“思考的機器”會帶來進步,這深深地嵌入在那些現代主義者的信仰之中……

《機器崛起》是在2017年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原著作者托馬斯·瑞德,譯者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王曉、明尼蘇達大學鄭心湖、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

基本介紹

  • 書名:機器崛起
  • 作者:托馬斯·瑞德 
  • 原版名稱:Rise of the Machines: A Cybernetic History
  • 譯者:王曉,鄭心湖,王飛躍
  • ISBN:978-7-111-56067-8
  • 類別:科技
  • 頁數:430頁
  • 定價:75.00元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5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作品目錄,四、作品影響,五、作品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人將控制“委託”給機器,人與機器互動或通過機器進行互動,以及機器與機器的互動,以及這一系列動作的可能後果。目前,機器已經能夠使用人類的語言與人類互動,已經在體力上超越人類,也在一定程度上把人類從繁雜、重複的體力勞動中解放了出來。下一步是什麼?機器能在智力上超越人類嗎?10年前的深藍,今天的AlphaGO,相繼攻破了人類在象棋和圍棋上的防線。未來的某天,機器真的會取代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嗎?回到現實生活中,今天的智慧型駕駛、機器人、無人機或者VR,能把人類從令人抓狂的交通擁堵中解脫出來,並使得我們的工作、生活和遊戲更加社會化、互聯化,但同時更加安全和放心嗎? 現代社會正不知不覺走入一個慢慢失去控制的危險的勇敢新世界?還是會走向一個更加有秩序、有層次、有規範的高級社會?我們是否正在無意中建立網路化的經濟,表面上這種經濟直接伸進了我們的口袋和手提包中,但它隨時可以戛然而止,甚至有可能在關鍵樞紐上崩塌,引起整個社會的混亂?通過把前所未有的控制權委託給這些前所未有的、互聯化的智慧型的機器,我們發達的社會需要承擔多大的風險?

作者簡介

〔德〕托馬斯·瑞德(Thomas Rid
倫敦國王學院軍事研究系教授,畢業於德國洪堡大學;因其對戰爭中的信息技術歷史和風險方面的研究而聞名於世;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賽博安全與衝突、新技術與不規則衝突、戰爭與媒體等;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賽博戰領域的開創者”;所著《機器崛起》除本書中文版外,已被翻譯為英文、德文、俄文、日文、土耳其文等多種語言。

譯者簡介

機器崛起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軍事計算實驗與平行系統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智慧型控制、智慧型系統、社會計算和知識自動化等。
博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動態網民群體組織分析與建模、知識自動化、社會計算與社會智慧型。
鄭心湖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社會網路分析、智慧型交通、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知識自動化。

作品目錄

本書評價
中文版作者序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譯者序 重現的自動化願景

  
第一章 戰爭中的控制與通信
無論是機器還是人都無法單獨在戰火中發揮作用,人機互動界面最初在解決防空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我們只是看到了機器人戰爭的開端,人為失誤正逐漸從競賽中消除:未來,機器將戰鬥到底……
第二章 控制論
控制論足夠連貫並將成為一個新興的領域;但它也足夠不連貫以致吸引了眾多不同領域的學者。隨著機器智慧型的增加,也帶來了更多的風險,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場機器與人類大腦的極限所進行的艱難抗爭。
第三章 自動化
自動化的過度炒作主要是因為對就業數據以及對新機器時代將如何影響這些數據的誤解所致。由於人類與低等生物以及機器間的區別開始變得模糊,人類的獨特性以及因這種獨特性而擁有的權力可能會因此開始減弱。
第四章 有機體
人機互動,並不僅限於人類的體能,同時可適用於人類的智慧型,計算機成為了人機互動的主體。機器處在令人不安的活躍之中,而我們自己卻在令人恐懼地處在惰性的狀態。
第五章 文化
這種人-機類比很強大,沒有潛意識可以超越人的控制,每個人都可以控制他或她自己這台“機器”。 但技術本身太狹隘、太令人生厭、太孤立。只有與反主流文化結合,與朋克為伍並增加其藝術氣息時,計算機才變酷了。
第六章 空間
“賽博空間”,意味著喚醒一個虛擬且沒有實體的計算機網路世界,用戶可通過控制台和門戶"駭入"。賽博空間的前景是顯而易見的。既無處不在,又虛無縹緲, 是一個充滿自由的空間,也是一個充滿戰爭的空間。
第七章 無政府主義
加密無政府主義呈現了人們對於機器不可動搖的控制論信念。它結合了對於機器崛起的傲慢信仰和對於計算機以及網路社區將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堅定信念。
第八章 戰爭
未來戰爭的另外一個新特點將緊隨這些新式武器大幅增加的速度而出現:控制論戰爭將是自動化的。計算機已經為朦朧的密碼學藝術帶來了一場革命。
第九章 機器隕落
控制論始於戰爭,也終將歸於戰爭。它先是喚起了人們的希望,然後崛起,最後迎來了機器的隕落。控制論的這種發展模式就是喚起希望、崛起並隕落,是一種籠統但卻連貫的歷程……
參考文獻

四、作品影響

機器崛起
《機器崛起(Rise of the Machines)》英文原版一經發售便被眾多媒體廣泛報導,並得到了高度評價,以下為相關媒體名單:《書單》、《電腦科技雜誌》、《宇宙雜誌》、《君子》、《金融時報》、《法蘭克福匯報》、《法蘭克福匯報大學報》、《星期五》、《衛報/觀察家報》、《國際事務》、《柯克斯書評》、《自然》、《新蘇黎世報》、《新科學家》、《紐約時報》、《展望雜誌》、《科學美國人》、《旁觀者》、《科學光譜》、《保準報》、《南德意志報》、《日報》、《技術評論》(德國)、《宇宙》、《華爾街日報》、“戰爭困境”網站;澳洲廣播電台(澳大利亞)、巴伐利亞電台、德國廣播電台、德國國家電台文化台、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市場頻道、西德廣播電台、德國三星電視台。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新科學家》、《柯克斯書評》、《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財富》等100多家媒體聯袂推薦的2016年度好書,入選2017年度激動人心的圖書。賀福初戴浩孫優賢桂衛華四位院士以及吳甘沙(馭勢科技CEO)、楊靜(新智元創始人)、秦繼榮(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秘書長)、凱文·凱利(《連線》雜誌創始人)、馬丁·福特(《機器人時代》作者)等中外專家傾情推薦!這是一本讀懂人工智慧前世今生的書,是一部氣勢恢宏的人工智慧發展史!

五、作品推薦

科技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近兩年來,隨著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再次崛起,我們不時會聽到“機器代替人”“人工智慧毀滅人類”等偏激言論。歷史上每一種新科技的出現,都曾帶給人類希望, 也曾令人類惶恐。六十年前的自動化如此,今天的人工智慧亦如此。本書通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雷達、自動化、賽博格、虛擬空間、賽博戰等主題的深入探討,揭示了今日之智慧型科技是如何從《控制論》這本自動化的經典之作走近我們身邊的。這是一部有歷史深度的科普書,更是一部啟發思考未來人與機器關係的書。
——孫優賢,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技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我們已然邁入開放、聯通、智慧型的後工業化網路時代。本書以清晰的脈絡向讀者展示,70年來推動人類社會從工業化到信息化再到智慧型化時代的科技經歷了怎樣的曲折。鮮有一本著作能將科技的發展歷程描述得如此生動且深刻。
——桂衛華,中國工程院院士
回看人工智慧的三生三世,少有人知道,給“機器智慧型”命名的那場啟蒙爭論中,控制論(Cybernetics)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曾並列候選。如果Cybernetics中選,今天的技術和商業話語體系將完全不同。即使這樣,“賽博”(cyber)還是在數字社會留下了深刻的痕跡,暗含控制論精髓的強化學習甚至比當時勝選的符號和邏輯主義還要火爆。本書細緻還原了機器智慧型發展的另一條主線,始於戰爭,歸於戰爭,期間“控制和反饋”延展到了從數字空間到原子世界的每一個決策中。 要補全對人工智慧的認知,必讀這本書。
——吳甘沙,馭勢科技CEO
過去的20世紀,人類的世界觀是由科學家主導的。維納無疑是引領自動化領域與人工智慧方法論的一代宗師,在《控制論》發表70年之際,回溯控制論思想對計算機技術、戰爭指揮與控制理論的影響,意義尤其重大。在人、機器與精神三者的關係層面,《機器崛起》一書進行了終極追問。人控制機器—機器控制人—精神控制機器,是否能形成最終的邏輯閉環,還有待科學界與思想界的繼續探索。期待中國在21世紀,也能出現維納這樣不朽的思想者。
——楊靜,新智元創始人
一個共同的主題連線了戰爭機器、計算機網路、社會媒體、無所不在的監視和虛擬現實。超過50年來,相同的人和同樣的思想穿梭在由“cyber”這一術語聯合起來的新發明中,如賽博空間(cyberspace)和控制論(Cybernetics)。閱讀這段驚人的歷史,你會頓悟並發出驚嘆,“啊!原來是這樣!”
——凱文·凱利,《連線》雜誌創始人、《技術想要什麼》和《必然》的作者
《機器崛起》是一段引人入勝的控制論歷史,也是由類似於維納的夢想家們譜寫的歷史。 是維納,首先構想了能夠複製人類思維能力之機器的潛力和危險。
——馬丁·福特,《機器人時代》的作者
《機器崛起》 不僅是一段有著深刻見解的控制論歷史,同時也是一段與20世紀那些偉大思想家們同行的迷人旅程,這些思想家們,包括科T技巨頭、古怪的數學家、科幻小說作家和反主流文化大使,塑造了我們理解機器和我們自身的方式。
——彼得·沃倫·辛格,美國現代戰爭專家
有時最重要的事情總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至少這是我自《機器崛起》一書中獲得的領悟,托馬斯·瑞德的這本書巧妙融合了作家之藝術性、歷史學家之嚴謹性以及哲學家之敏感性。《機器崛起》 揭露了“賽博事物”如何已經並將繼續對人類生活之方方面面產生真正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僅是精神食糧,更是一場思維盛宴。
——麥可·海登,原NSA和CIA的負責人
每個我認識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它將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羅伯特·李,前美國空軍賽博戰作戰人員以及SANS講師
托馬斯·瑞德引人入勝地為我們描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控制論這一關於機器的理論是如何在半個世紀後開始煽動無政府主義和戰爭的。現在,感謝他廣泛且深入的研究,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閱讀到了有關“月光謎案”國家之間首次大型網路攻擊,的真實情況,本書為歷史學家和記者們設定了一種新的敘事標準。
——大衛·歐蒙德,英國政府前安全和情報協調員、英國政府通訊總局主任(“月光謎案”襲擊發動時所任職位)
《機器崛起》一書極其富有原創性,行文引人入勝且話題深刻熱門。這本書是關於我們對機器人和計算機的希望及恐懼之情的重現。托馬斯·瑞德以一種出人意料但又平易近人的方式巧妙地將技術創新、社會變革及大眾文化編織在了一起。
——戈登·柯雷拉,英國廣播公司(BBC)安全事務記者、《攔截》的作者
技術既明確又超出了我們對未來的希望;它會變形並脫離我們的控制。托馬斯·瑞德明確地告訴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技術神話交織塑造的迷夢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與機器的關係以及通過機器維持的關係,不僅塑造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體驗,也造就了我們的集體無意識。在機器時代人類的恐懼和夢幻境地中,很難找到一本更好的書作為我們的嚮導。
——湯姆·查特菲爾德,《活出這本書》的作者
本書觀點獨特新穎,包含了才華橫溢的思考者與才華平平的思考者(他們通常得出錯誤結論,但偶爾能正確地預知未來)如何看待機器與人類日漸緊密的融合……敘述精湛。
——《柯克斯書評》
每一章節都如同一扇自動玻璃門般優雅地打開……一本有思想、給人以啟迪的書……一部糅合了歷史學( 媒介分析學( 政治學( 軍事工程學以及語源學的著作……在《機器崛起》一書中,瑞德為我們再現了一段描述入微而又令人驚嘆的控制論科學發展的歷史。
——布魯斯·斯特林《新科學家》雜誌
瑞德的書為我們重新審視當前科技發展的交叉路口提供了一段有用的歷史和一個良好的機會。
——澤耐普·塔菲克西,《紐約時報書評》
控制論乃是當今技術的核心,它是數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在1948年提出的。
維納的控制論啟發了無數夢想家,從冷戰時期的五角大樓到思想自由的加州人,並最終催生了網際網路。
——“DeepTech深科技”(“DeepTech深科技”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官方獨家合作的一個新科技內容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