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鎮徐岙辦事處

徐岙辦事處(原:徐岙鄉-已合併為橋下鎮管轄)位於永嘉縣西南部,東接上塘鎮,南連橋下鎮,西界西溪鄉,北靠昆陽鄉;並緊鄰330國道線和金麗溫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區域優勢明顯。

簡介,地圖,

簡介

鄉人民政府駐地距離縣城12.7公里,是永嘉縣革命老區之一。全鄉共有20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人口14000多人,總面積43平方公里。徐岙辦事處清時屬仙桂鄉三十一都,民國後期稱永臨區徐岙辦事處。1949年解放後建政為徐岙辦事處,1958年建立徐岙管理區,1961年改為徐岙公社,1984年復稱徐岙辦事處至今。改革開放以來,徐岙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1977年~1979年,發動全鄉人民建造西尖水庫,蓄水量136萬立方米;1980年,投資160萬元,建造西章水電站,安裝320千瓦發電機、水輪機各3台,解決全鄉人民照明用電問題。1978年,建成橋下至徐岙公路,並於1993年改建成為水泥路。在1978年和1987年,分別建成兩幢鄉政府辦公樓,改善了人民政府辦公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居住條件。1978~1979年,創辦了山地面積13511畝的鄉林場,為徐岙的林業發展創造了條件。1988年,建成鄉中心國小教學樓,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1989年,建造西尖一級發電站,安裝400千瓦發電機和水輪機各一台。一、二級電站全年發電量約為300萬度,收入可達100多萬元。1992年,在徐岙、桐員、樟岙等村創辦紅、白泥礦加工廠30多家,建立陶瓷牆外磚廠4個,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1995年,建成徐岙至黃川公路,和茗岙鄉至昆陽鄉林山村公路連線貫通;同年,長1800米、高7米、寬7.5米的昆陽嶺隧道竣工,與昆陽鄉公路連成一線,打開了徐岙至小楠溪的通道。1996年,投資90多萬元,建成鄉中學教學樓,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同年,建成徐岙、桐員等5個行政村的有線電視站。到1998年底,全鄉20個行政村,村村通簡易公路。1999年基本完成了全鄉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2000年,順利開展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活動。2002年,創辦了徐岙辦事處鑄造工業基地,為全鄉國民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新動力。到2005年底全鄉企業已發展到29家,全鄉實現生產總產值5701萬元,比上年增長8.6%,農民人均純收入3160元。

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