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蘿蔔

樹蘿蔔

樹蘿蔔,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大花樹蘿蔔Agapetes neriifolia(King et Prain) Airy-Shaw var. maxima Airy-Shaw的根。分布於雲南。具有利水消腫,活血祛瘀之功效。用於水腫,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樹蘿蔔
  • 別稱:石蘿蔔《雲南中藥資源名錄》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杜鵑花目
  • :杜鵑花科
  • :樹蘿蔔屬
  • :大花樹蘿蔔
  • 分布區域:雲南
  • 採收時間:全年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附註,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微苦,性涼。

歸經

歸腎、肝經。

功效

利水消腫,活血祛瘀。

主治

用於水腫,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水腫:(樹蘿蔔)30-60g。煮肉吃。
2、治骨折,跌打損傷:用(樹蘿蔔)藥末調敷患部。(1-2方出自《雲南中草藥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片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性

大花樹蘿蔔又名:葉上花(雲南)。附生灌木;分枝細長,無毛。葉互生,葉片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2-2.2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邊全緣,中脈在表面成凹溝狀,背面突起,側脈不明顯;葉柄短。花序傘房狀,總花梗長達6厘米,有時頂端膨大;苞片三角形,長約2.5毫米;花梗長3厘米,先端杯狀擴大,在杯狀花梗覆蓋下的萼基部具關節;花萼筒球形,長4毫米,花萼檐部擴大,長8毫米,近全緣,具明顯網脈;花冠圓筒狀,冠筒長4.5厘米,直徑1.5厘米,暗紅色,稍肉質,常帶有藍色粉霜,並有深暗的橫紋,或為乳黃色發紅,洋紅色至玫瑰紅色,橫紋為暗紅或深紅色,冠澹部分為整齊的漏斗狀,寬1.25厘米,裂片三角形,長5毫米;雄蕊10枚,花絲短,花葯有長喙,與冠檐平齊,藥背無距;子房,室,花柱絲狀,柱頭微具5小裂。果卵球形,有長1厘米,寬8毫米的宿存萼片。花期5-9月。

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1400m的櫟樹林中樹幹上或石崖上。分布於雲南。

附註

同科植物大葉樹蘿蔔Vacciniu mardisioides Hook. F功效與樹蘿蔔基本相同,亦作本品入藥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