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式房

樣式房

樣式房是清代的皇家建築樣式的專門設計機構,所有的皇家建築和大型建築都要經過他們的設計與監管施工,它在清代皇家建築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當於現在的建築設計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樣式房
  • 朝代:清
  • 類型:設計基層單位
  • 負責:宮室、苑囿、陵墓修造
基本介紹,主要類型,歷史傳說,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歷任掌案,

基本介紹

樣式房是指清代宮廷建築的設計基層單位,是清廷內務府中負責宮室、苑囿、陵墓等修造的工程部。中國古代,凡製造器物的模型、繪圖的稿本都稱作“樣”或“樣式”、“模樣”、“樣子”。樣式房的職責,和現代建築事務所大略相同,主要的職務是設計。其重要工作內容包括製作建築設計圖即“畫樣”、建築模型即“燙樣”以及設計說明即“工程做法”,欽準後支取工料銀兩,招商承修。 清代建築圖樣研究應著眼於皇家建築設計機構“樣式房”,這較以“樣式雷”冠名更加妥帖,因為雷家共有七代在長達200多年的時間內作為清朝樣式房的掌案頭目;樣房遺圖、遺文的特徵反映了清代建築設計水平,工作流程特徵反映了樣式房設計工作情況;故宮藏樣房遺圖、遺文具有數量豐富、內容廣泛、繪製水平精良等特點。
樣式房—模型還原樣式房—模型還原
由於苑囿、陵寢等皇室工程規模巨大,技術複雜,故設有多重機構進行管理,其中“樣式房”是負責改設的基層單位。工程開始前,即挑選若干“樣子匠”進入“樣式房”供役。在樣式房供役時間最長的當推雷氏家族,人稱“樣式雷”。仍留有大量雷氏所作圓明及清代帝後陵墓的工程圖紙、模型及工程說明書(圖紙稱“畫樣”,模型稱“燙樣”,工程說明書稱“工程做法”)。

主要類型

從已有材料分析,普遍認為如“設計室”一般的通用名稱性質的“樣式房”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常設的,亦即雷氏自康熙年間開始直至鹹豐十年(1860年)一直供役於斯的圓明園樣式房170餘年相沿不輟。據已有記載的史料分析,除圓明園樣式房外,尚未發現有第二個常設的樣式房的實例。
樣式房樣式房
另一種是臨時的,以各工程處下轄樣式房的形式為主出現。基本上可以認為除了圓明園樣式房之外,其它的所有樣式房,均是這一種類型。根據王其亨先生的研究成果,因陵寢現場遠離京城,陵寢工程處分設在京檔房和工次檔房,二者均下設樣式房,亦即一個陵寢工程處就設有兩個樣式房。王其亨先生作有《清代建築工官制度簡表》,作者歸納的兩種不同類型的樣式房的層級如下:
(1)圓明園樣式房:內務府—奉宸苑—圓明園—樣式房;
(2)工程處樣式房: 工程處—(在京)檔房—樣式房。

歷史傳說

關於雷發達,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康熙重建紫禁城太和殿,按照古代的禮制,必須舉行上樑典禮。這日皇上親臨主持典禮,文武百官也都出席。但就在上樑的節骨眼上發生了意外,脊檁怎么也合不上榫,工部官員們驚慌失措。這時,雷發達穿上官服,身手伶俐地攀上樑架,咔咔幾斧,梁就落下去了。康熙目睹後十分欣賞,當場授予雷發達工部營造所掌班的頭銜。從此,“上有魯班,下有長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的傳說不脛而走。 康熙二十二年,二十四歲的雷金玉跟隨父親來到北京,一道參加了皇家工程的營造。雷發達退役後,雷金玉很快脫穎而出。當時,正逢康熙帝著手營造清代第一座皇家園林暢春園,雷金玉接替父親“領楠木作工程”,隨即“因正殿上樑,得蒙皇恩召見奏對,蒙欽賜內務府總理欽工處掌班,賞七品官,食七品俸”。這實際上就是雷發達太和殿上樑故事的原型。
樣式房—模型樣式房—模型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樣式房一業,終清之世最有聲於匠家, 系自雷發達之子雷金玉為始。”作為雷家世代執掌樣式房、主持皇家建築設計事務的創始人,在後來的雷氏宗譜世錄中,雷金玉被尊奉為雷氏家族遷居北京的支祖。自從圓明園樣式房掌案迄鹹豐十年圓明園被焚,“此差停止”。這期間,常設的圓明園樣式房的掌案職位基本上由雷氏家族成員出任,其中亦有兩次間斷。第一次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雷金玉去世後,“樣式房掌案為其夥伴所攘奪”,雷金玉之妻“張氏出而泣訴於工部。迨(雷)聲澄成年,乃得嗣業”。另一次是道光五年(1825年),雷家璽病故,雷景修“謹遵遺言,差務慎重,惟恐辦理矢當……隨將掌案名目移與他人承辦”,後爭回自辦。爭回自辦的時間,《雷氏族譜》云為“道光己酉年”,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樣式雷考》謂“於鹹豐二年(1852年),郭九逝世,乃爭回自辦。” 其間,雷氏家族以常設的圓明園樣式房為基地,從事相關設計工作。同時,還奉派出差,參與各臨時的工程處樣式房的設計工作。《樣式雷考》雲“當乾嘉盛時,樣房工作內外兼營”即是說在這一階段,常設的(京城或圓明園之內)與臨時的(京城或圓明園之外)兩種類型的樣式房並存,雷氏家族成員也在各個樣式房之間奔走。圓明園被焚之後,雖“樣式房等處尚存數間”,但圓明園樣式房還是被撤銷了。
樣式房—圓明園樣式房—圓明園

第二階段

鹹豐十年英法聯軍火燒海淀園庭,雷氏槐樹街祖宅披劫掠,雷思起自(平安峪)陵工趕回保護。之後,以定陵工程恢復施工為契機,開始了樣式房發展的第二階段,即僅存各臨時工程處樣式房的階段,直至民國四年(1915年)崇陵工竣。自從圓明園樣式房停止,如有臨時性的設計任務,內務府堂檔房等機構即通知雷氏參與;遇重大工程成立工程處組成樣式房時,雷氏即應詔從事設計工作。

歷任掌案

以雷發達為先河的雷家共有七代在長達200多年的時間內作為清朝樣式房的掌案頭目。
雷氏家庭原籍江西,從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1619-1693)在康熙年間由江寧來到北京時就居住在海淀鎮,中間分別為第二代雷金玉,第三代雷聲澄,第四代雷家瑋、雷家璽、雷家瑞三兄弟,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第七代雷廷昌。 在雷金玉死後,雷家受到了同行的排擠,樣式房負責人的職位被別人奪走。據朱啟鈐的《樣式雷考》中描述,張氏抱著雷聲澄到工部哭訴,終於奪回樣式房負責人的職位。雷聲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3個兒子家瑋、家璽和家瑞通力合作,在乾隆嘉慶年間將樣式房的工作搞得有聲有色,使祖業重新發揚光大。雷家璽又是3兄弟中的佼佼者,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熱河避暑山莊、昌陵和圓明園東路等工程均出自他手。雷家璽去世時,其第三子雷景修年僅22歲。雷景修遵照父親遺言,將樣式房掌案之職讓給別人,自己則甘居其下認認真真工作,24年後才重新將樣式房掌案一職爭回。雷景修曾經在重建被英法聯軍焚毀的圓明園工程中作出過重大貢獻,王其亨先生稱其具有“捨我其誰,矢志不渝”的信念,非常敬業。他在世時不但重修了家譜,對祖墳作了良好規劃,還把祖傳和自己工作中保留下來的設計圖樣,包括各個階段的草圖、正式圖、燙樣模型等專門用三間房子收存起來。國家圖書館現存的絕大部分樣式雷圖檔,就來自於上述家藏。雷景修死後,其本人和妻子先後得到皇帝的誥封。
樣式房樣式房
雷景修的兒子雷思起也非常有出息,生前頗受皇家賞識,擔任樣式房掌案,在重建圓明園、皇家陵墓以及重建太和門等北京很多重要皇家建築工程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七代樣式房雷廷昌隨父親雷思起參加過定陵修建和圓明園重修等工程,主事後承擔了同治惠陵、慈安太后陵、慈禧太后陵、光緒崇陵、三海等工程。
據雷氏家譜記載,雷廷昌是樣式房的最後一代傳人,最新文獻顯示,宣統年間還有一代子孫參加了樣式房的建築規劃的設計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