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生產網路研究:資本主義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模組化生產網路研究:資本主義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模組化生產網路研究資本主義新型生產組織方式》是2011年7月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碩穎。

基本介紹

  • 書名:模組化生產網路研究:資本主義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 ISBN:9787508731667, 7508731662
  • 頁數:230頁
  •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尺寸:22.2 x 15.4 x 1.4 cm
  • 重量:281 g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外文書名: New Mode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Modularity Production
平裝: 23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8731667, 7508731662
條形碼: 9787508731667
尺寸: 22.2 x 15.4 x 1.4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陳碩穎,女,1981年12月生於浙江杭州,2009年7月從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近兩年來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當代世界和社會主義》《國外理論動態》《教學與研究》《當代經濟研究》《福建論壇》《國際經貿探索》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研究方向:資本主義生產組織方式、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等。

內容簡介

《資本主義新型生產組織方式-模組化生產網路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歷經兩百多年的發展之後,呈現出一種新的形態——網路經濟。傳統生產組織方式的主要特徵是最終產品生產者的垂直控制,而新型生產組織方式則以信息通信網路為技術支撐,圍繞產品標準在全球範圍內有效配置資源,形成標準控制下的模組生產與組合。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1 模組化:順應資本靈活積累訴求的產業組織新趨向
1.2 模組化生產網路:一個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曆經十年仍未完成的課題
1.3 創建自主的模組化生產網路是中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必由之路
1.4 本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
1.5 本書的創新及不足之處
第二章 國內外研究現狀
2.1 模組化生產網路理論
2.2 企業網路理論
2.3 全球價值鏈理論
2.4 全球生產網路理論
2.5 一個簡要評論
第三章 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的演變與模組化生產網路的興起
3.1 網路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的新形態
3.1.1 劃分經濟形態的依據及網路經濟的誕生
3.1.2 網路經濟的主要特徵
3.2 經濟學思維範式的轉換
3.2.1 傳統經濟學的“機械論”世界觀
3.2.2 現代科學的“系統論”世界觀
3.3 模組化生產網路——網路經濟時代的生產組織方式
3.3.1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技術本質:處理複雜系統的方法
3.3.2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經濟本質:中心一外圍國際分工體系的當代版本
第四章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二重屬性
4.1 模組化生產網路中分工的二重性
4.1.1 模組化生產網路中組織間分工的基礎和源泉
4.1.2 模組化生產網路中組織內分工的意義和作用
4.2 模組化生產網路演進的二重路徑
4.2.1 產品建構變化趨勢的二重性
4.2.2 知識轉化方向的二重性
4.2.3 企業組織演進趨勢的二重性
4.3 模組化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及其應對
4.3.1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二重性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4.3.2 中國企業的出路和對策
第五章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治理結構
5.1 模組化生產網路組織的層級性
5.1.1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中心和層級
5.1.2 供應商分層的趨勢加劇
5.1.3 組織層級性在空間布局和治理結構上的反映
5.2 模組化生產網路組織內部的治理結構
5.2.1 網路旗艦必須遵循的網路合作的邏輯
5.2.2 網路旗艦內兩類目標相互衝突的任務單元
5.2.3 組織內部任務單元信息關聯的類型
5.2.4 各個層級組織內部的治理結構
5.3 模組化生產網路組織之間的治理結構
5.3.1 模組化生產網路分工的二重性決定了網路成員之間的混合治理結構
5.3.2 網路旗艦對一級供應商的非股權控制
5.3.3 一級供應商與底層供應商以及底層供應商之間的治理結構
5.4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融資治理結構
5.4.1 模組創新和風險投資
5.4.2 網路成熟期的融資治理結構
第六章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定價機制
6.1 雙邊市場的界定與特徵
6.1.1 雙邊市場的界定
6.1.2 雙邊市場的特徵
6.2 模組化生產網路中雙邊市場的形成
6.2.1 計算產業的案例
6.2.2 通信產業的案例
6.3 雙邊市場的定價理論與競爭動態
6.3.1 雙邊市場的定價模型
6.3.2 雙邊市場的競爭動態
第七章 模組化生產網路的發展對勞資關係的影響
7.1 模組化生產網路背景下勞動力的新景觀
7.1.1 勞動力分化為核心群體與邊緣群體
7.1.2 資方對核心勞動力與邊緣勞動力的管理方式
7.2 勞動力分化的社會經濟影響
7.2.1 資本權力的集中
7.2.2 工會力量的衰退
7.2.3 收入差距的擴大
7.3 勞資關係嬗變對當代工人運動的含義
7.3.1 工人階級意識形態的淡化
7.3.2 勞工政黨發展的困境
7.3.3 重新檢視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
第八章 模組化對中國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啟示
8.1 整合供應鏈,延長產業鏈
8.1.1 生產流程模組化引發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分離與再融合
8.1.2 模組化分工割裂中國的產業關聯,縮短中國的產業鏈
8.1.3 中國企業升級產業環節,延長產業鏈時所面臨的困境
8.1.4 培育自主品牌是整合供應鏈與延長產業鏈的關鍵
8.2 加強區域協調,最佳化產業布局
8.2.1 現階段中國追隨日韓傳統產業政策所遇到的問題
8.2.2 生產性服務業的地理集中與集聚規律
8.2.3 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必須調整我國的巨觀區域格局
8.2.4 組建強有力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經濟協調機構
8.3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