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法測圖

模擬法測圖

地圖繪製大致可分為航空攝影測圖和地面數字測圖兩大類。後者又可細分為傳統模擬法測圖、全站儀草圖模式、鏡站遙控測圖模式(全站儀加掌上電腦一次成圖)、GPS測圖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模擬法測圖
  • 外文名:analog photogrammetric plotting
  • 分類:綜合法和立體測圖法
  • 相關概念:數位化測圖
  • 相關學科:地理
簡介,測圖方法,綜合法,立體測圖法,測圖工具,發展簡史,發展趨勢,

簡介

利用航空像片測制地形圖,傳統的方法是模擬法。模擬法是模擬攝影時的幾何關係而進行的測圖,它分為兩種:綜合法和立體測圖法。
地形圖地形圖
地球是球面,越到高緯度地區每一經度間隔距離越短,也就是每條緯線圈越短。如果繪製成地圖,就要把高緯地區按比例擴大。

測圖方法

綜合法

綜合法是航空攝影測量和平板儀測量相結合的方法。平面位置通常採用糾正像片製作平面圖得到,地面高程和等高線在野外用平板儀測得。此法適於起伏不大的平坦地區。

立體測圖法

立體測圖法是以把攝影過程作幾何反轉所構成的立體觀察為理論基礎的,它又分為兩種:全能法和微分法。全能法是利用精密立體測圖儀和多倍投影測圖儀等立體儀器,測繪地物和地貌以編制地形原圖的,成圖全過程能在一台儀器上完成,適於丘陵和高山地區測圖。微分法(或分工法)則把成圖過程分為先後相繼的幾個工序,如利用立體坐標量測儀加密控制點,利用立體測量儀描繪地貌,利用糾正儀或單投影器轉繪他物等。微分法適於丘陵地區。

測圖工具

模擬測圖儀(analog stereo-plotter)是模擬型立體測圖儀之簡稱,是基於攝影過程的幾何反轉思想而設計製造的立體測圖儀
模擬測圖儀主要由投影系統、觀測系統和繪圖系統等組成。
模擬測圖儀按投影方式不同分為:
①光學投影類,其立體像對的同名射線由光線體現,如多倍投影測圖儀和c8型立體測圖儀等即屬之。
②機械投影類,立體像對的同名射線由機械導桿體現,如88S立體測圖儀和托普卡地形立體測圖儀等。
光學機械投影類,立體像對的同名射線,在像方和物方分別由光線和機械導桿體現。

發展簡史

早期的測量工作,主要用羅盤儀、游標經緯儀以及測繩、皮尺等儀器,勞動強度大,測量速度慢,精度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光學玻璃度盤,用光學轉像系統可以把度盤對經位置的刻畫重合在同一平面上,這樣比起早期的游標經緯儀大大提高了測角精度,而且體積小、質量輕、操作方便。
到了60年代,隨著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精密機械技術的發展,1963年Fennel終於研製了編碼電子經緯儀,從此常規的測量方法邁向自動化的新時代。
經過70年代電子測角技術的深入研究和發展,到了80年代出現了電子測角技術的大發展.電子測角方法從最初的編碼度盤測角,發展到光柵度盤測角和動態法測角。由於電子測微技術的改進和發展,電子測角精度大大提高。

發展趨勢

攝影測量的發展經過模擬攝影測量、解析攝影測量時代,已經於本世紀90年代進入到數字攝影測量時代。數位化攝影測量系統已經進入商品化的階段;將數字攝影測量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結合,促進了測繪生產過程的數位化和自動化;利用GPS確定航攝外方位元素,從而實現無地面控制點或少地面控制點的航空攝影測量,擺脫繁重的野外控制測量工作。
遙感技術正朝向多種感測器、多級解析度、多頻譜、多時相的信息獲取和快速實時的智慧型化信息處理的方向發展。利用遙感技術對大陸、海洋、大氣等地球環境的變化進行長期觀測和分析,已經與遙感製圖、地球資源調查一樣成為遙感技術的主要方向。高解析度衛星攝影系統、高解析度成象光譜儀、合成孔徑雷達等新型感測器及其影象信息處理系統日益受到普遍重視。
在利用模擬攝影測量的海洋測繪方面,測繪技術發展的總趨勢是向高精度、全覆蓋、全過程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採用以衛星定位技術為核心的多手段組合定位以及用卡爾曼濾波等方法處理提高測量定位精度;研製高精度條帶式測深系統、航空航天遙感測深系統等,實現海洋信息全覆蓋測量;繼續提高海洋測繪自動化程度,建立與海洋測量外業一體化的海洋測量資料庫,與海圖自動製圖系統銜接,建立海圖資料庫,最終建立海洋測量信息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