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十八站家系4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樟子松十八站家系4號
  • :植物界
  • :松科Pinaceae
  • :松屬Pinus L.
  •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
  • 品種:樟子松十八站家系4號
護照信息,描述信息,保存信息,共享信息,

護照信息

平台資源號:1111C0003895000100
資源編號:PIPIN2327000100
原產地:黑龍江大興安嶺十八站林業局
省:黑龍江
來源地:黑龍江大興安嶺十八站林業局
國家:中國
歸類編碼:11131111127
資源類型:野生資源(家系)

描述信息

主要特性:抗病,抗蟲,抗逆,優質
主要用途:材用,防護,觀賞
氣候帶:寒溫帶
生長習性:為喜光性強,深根性樹種
開花結實特性:雄球花圓柱狀卵圓形;長5-10毫米;雌球花有短梗;淡紫褐色;當年生小球果長約1厘米;下垂
特徵特性:常綠喬木,,8年生嫁接苗高0.8~2.5米,胸徑地徑.0~4.0厘米;主幹通直略彎,下部樹皮灰褐色黑褐色,上部樹皮及枝皮黃色至褐黃色,內側金黃色;為喜光性強、深根性樹種,能適應土壤水分較少的山脊及向陽山坡,以及較乾旱的砂地及石礫砂土地區,純林。 樹高 15 — 20 米 ,樹冠卵形至廣卵形,老樹皮較厚有縱裂,黑褐色,輪枝明顯,每輪 5 — 12 個,多為 7 - 9 個,葉兩針一束。稀有三針,粗硬,稍扁扭曲,長 5 — 8 厘米 ,球果長卵形,黃綠色或灰黃色;第三年春球果開裂,種子大小不等,扁卵形,黑褐色,灰黑色。耐寒性強,能忍受-40~-50℃低溫,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樹冠稀疏,針葉稀少,短小,針葉表皮層角質化,有較厚的肉質部分,氣孔著生在葉褶皺的凹陷處,乾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減少地上部分的蒸騰。主根一般深0.3~1米, 側根多分布到距地表10~50厘米土層內,根系向四周伸展,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在養分貧瘠的風沙土上及土層很薄的山地石礫土上均能生長良好,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具體用途:可作庭園觀賞和綠化;防護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樹種還常被用作木屋搭建和生產防腐木
觀測地點:大興安嶺技術推廣站國家級樟子松落葉松林木良種基地
繁殖方式:無性繁殖(根繁),有性繁殖(種子繁殖)
選育單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森林經營部技術推廣站
育成年份:2010年

保存信息

海拔:573.0m
土壤類型:暗棕壤
生態環境:以蒙古櫟為主的天然次生林
年均溫度:-1.0℃
年均降雨量:500.0mm
保存單位:大興安嶺技術推廣站國家級樟子松落葉松林木良種基地
單位編號:0100
庫編號:895
採集號:100
保存材料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異地保存
保存時間:20110503
實物狀態:良好

共享信息

共享方式:公益性,行政許可
獲取途徑:現場獲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