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興鄉

樂興鄉

舊鄉名。詳見丁字橋鎮。原樂興鄉,儀隴縣轄鄉,位於儀隴縣腹心地帶,東臨丁字橋鎮,南與武棚鄉交界,西毗鄰安樂鄉、碑埡鄉、鳳儀鄉、北連雙慶鄉、大風鄉,距縣城66公里,幅員面積16.51平方千米,屬淺丘陵,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全鄉10個村,5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550人(2017),總耕地面積379公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棉花、油菜籽。養殖豬、蠶、家禽等。盛產竹編製品,尤以青篾席為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樂興鄉
  • 別名:川北客家之鄉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
  • 下轄地區:三跳石村、梁家牌村、饒家溝村等
  • 政府駐地:樂興場
  • 電話區號:0817
  • 郵政區碼:637615
  • 地理位置:樂興鄉位於儀隴中部
  • 面積:16.51平方千米 
  • 人口:9550人(2017) 
  • 氣候條件: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奇石神韻—三跳石,川北客家之心—樂興古街,怪石天工—豬拱石螺
  • 車牌代碼:川R
建制沿革,行政轄區,地理環境,人口數據,社會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廣播電視,基層組織,基礎設施,農村產業,鄉屬學校,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1950年,建樂興鄉,
1992年,併入永樂鎮,
1994年,復置樂興鄉。
2019年,撤銷樂興鄉和大風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丁字橋鎮管轄,丁字橋鎮人民政府駐承德路1號。

行政轄區

松花包村
饒家溝村
三跳石村
梁家牌村
樂興場村
柏樹牆村

地理環境

樂興鄉位於東經106°15' 23"~106°24' 14",北緯31°11' 32"~31°20' 01",地處儀隴縣腹心地帶,距儀隴新縣城新政鎮約66公里,東鄰丁字橋鎮,南依武棚鄉安樂鄉,西靠鳳儀鄉雙慶鄉,北連大風鄉
幅員面積16.51平方千米,屬淺丘陵,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境內有水磨河(綠水河上游)。總耕地面積379公頃。糧食總產量4700噸,油料總產量83.98萬公斤,同比增長2.1萬公斤。
樂興鄉境內大部屬淺丘,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00~600米,境內最高點團包山頂海拔660米,最低點樂興溪拱橋灘海拔485米。
樂興鄉地圖樂興鄉地圖

人口數據

此鄉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口約占全鄉人口的90%。
2008年人口計生率為8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人口出生率為7.5‰。
總人口
8983
4590
4393
家庭戶戶數
2499
家庭戶總人口(總)
8981
家庭戶男
4588
家庭戶女
4393
0-14歲(總)
2571
0-14歲男
1500
0-14歲女
1071
15-64歲(總)
5819
15-64歲男
2794
15-64歲女
3025
65歲及以上(總)
593
65歲及以上男
296
65歲及以上女
29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882
以上數據來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2017年,10個村,5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550人。

社會事業

國中在校生 736人,國小在校生961人。鄉政府現有工作人員18人,其中行政編制10人,事業編制8人。

教育事業

有鄉中心校1所,村小2所,中心校設有國中部和國小部,現有教師65人,在校學生1697人,其中國中736人,國小96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8%。鄉中心校榮獲南充市收費示範校,縣委表彰為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衛生事業

鄉設衛生院1所,有醫生9名,病床12張,可以開展常年性衛生服務。全鄉共有9135人參加了農村新型農村醫療,參合率達98﹪,同比增幅8﹪,農民報帳38萬元。

廣播電視

2008年全面完成了村通廣播工程,有線電視入戶達1815戶,比上年新增412戶,廣播電視覆蓋率達85%。

基層組織

鄉村兩級紮實開展“三滿意”創建活動,認真落實基層組織陣地建設。全年共發展新黨員5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8名,充分利用“三會一課”,對全鄉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了集中培訓,培訓人數達256人次。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擠出資金對三跳石、梁家牌村黨員活動室進行了打造。

基礎設施

1、交通:丁字橋至樂興,鳳儀鄉至樂興,武棚鄉至樂興鄉瀝青水泥路貫穿境內。同時,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2017年儀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一水兩鐵四高八乾多支,其中八乾就涉及到,五福至馬鞍快速路。同時,2017年4月23日“成渝第二城。南充市五大板塊重大工程項目推介會”在天來大酒店舉行,其中儀隴五大工程項目之一就是,儀隴S304五福至馬鞍至立山平昌界一級公路項目。項目起止成巴高速五福互通,經鳳儀鄉,樂興鄉,丁字橋鎮,馬鞍鎮,柳埡鎮,三河鎮,龍橋鄉,立山鎮,止於立山鎮與平昌交界處,項目投資43億元,全長約66公里,路基寬度23米,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雙向四車道。
2、街道。國小校門口近700㎡的泥濘路面進行了硬化。
3、鄉政府辦公樓修建。多年陳舊落後的政府辦公樓於8月動工新建。
4、水利建設。全鄉共新建人飲工程35處,解決了400人的用水困難,修建微水池6處,新修山平塘1口。國家投入20餘萬元對群樂水庫進行了病險水庫加固。
5、敬老院建設。利用五里碑村閒散校舍,修建了一所村級敬老院。

農村產業

獺兔引種1000隻,出欄14.1萬隻。出欄生豬8054頭,實現產值1726.3萬元,同比增加551萬元。全年有序輸出剩餘勞動力2200人,培訓務工人員220人,實現產值910萬元,同比增126萬元,增幅17%,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420元,人均增收320元。
鄉信用社年末儲蓄餘額1700萬元。
1、生豬生產。全年出攔生豬8054頭,在梁家壩、三跳石村建成了生豬飼養基地,年內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大戶4戶,其中梁家壩村梁發勇已建成標準化養豬場,占地面積達1500㎡,年出欄生豬150頭。
2、獺兔生產。形成了以梁家牌、五里碑為重點的獺兔生產基地,新建圈舍3000孔,引進種兔1200隻,新培育獺兔養殖戶48戶,落實飼養大戶5戶,其中梁家牌村陳良澤引進種兔150隻。全年全鄉共出欄商品兔達14.1萬隻,人均增收150元。
3、良種推廣。全鄉種植優質稻1000畝,糧經比例達到了6︰4。

鄉屬學校

儀隴縣樂興鄉中心國小校
儀隴縣樂興鄉三跳石村國小
儀隴縣樂興鄉五里碑村國小
儀隴縣樂興鄉松花包村國小
儀隴縣樂興鄉柏樹場村國小
儀隴縣樂興鄉梁家壩村國小
儀隴縣樂興鄉梁家牌村國小
儀隴縣樂興鄉獅子嶺村國小
儀隴縣樂興鄉饒家溝村國小

歷史文化

樂興場建於淸初“湖廣填四川”時期。據《儀隴縣誌》載:清建樂興場,屬新豐里。此地原名螺生溪。因場建在小溪邊,場後山岩上有兩巨石,形似螺螄爬於岩壁,故名“螺生”,意為此地生螺。解放後,改“螺生”為“樂興”,取安樂興旺之意。
螺生溪是由客家人興建的。先期入川的廣東乳源移民鄭、張、林、陳、梁、孫、楊、夏、黃等姓族人來此地插柵為業,墾荒種植,興建家園。客家先祖先後興建戲樓、關帝廟、宗祠等為此地興場建市做出了極大貢獻。隨著這些公共建築的相繼落成,客家各姓氏陸續搬遷到此地建房開店,街市逐漸興起,場名為“螺生溪”。
螺生溪興建起來後,街市貿易十分活躍,客家各姓將當地土特產品都帶到市場跟販子交易,如楓樹灣陳氏的草鞋,板橋子羅姓、張姓的火紙,三跳石、饒家溝張姓、陳姓、孫姓、饒姓的白蠟,以及各姓客家所產的蠶絲、棉花、線子、土布都大量上市。很多挑擔販子都樂於到樂興街市販運土特產品到新政碼頭。樂興陳氏草鞋曾是挑擔客和嘉陵江上水手、縴夫最為喜愛的草鞋。火紙、白蠟、蠶絲遠銷重慶、武漢、南京、上海。每逢農曆二、五、八日當場天,街上各家店鋪生意紅火,茶館、酒店食客盈門。整座場鎮熱鬧非凡。
1950年以後,樂興先後建立了供銷社和合作商店,進行統—規範經營,擔負全鄉的生活生產資料供給。20世紀80年代後,很多農民入場經商,場鎮商貿得到空前發展。如今街面商業經營攤點棋布,異常熱鬧。
樂興是典型的客家之鄉。全鄉客家人數百年來始終占總人口的絕大部分。客家人的鄭、楊、林、張等15個主要姓氏分布全鄉各村社。這些姓氏的先祖都是清初至清中葉從廣東韶州、乳源、河源、潮州等地,應清政府“湖廣填四川”的詔諭遷徙而來的。這些姓氏的祖先都屬中原客家人系,各姓氏都有本家族源遠流長的客家史,至今在生活、信仰、語言等方面都保留著客家人固有的風俗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以粗糧雜食作為主食,以勤儉節約為榮。在居住建築規制上仍沿襲嶺南客家人的方式,就地取材,採用土木修建穿斗圍龍式建築。街房以穿斗亭子式建築為主。客家人崇尚祖先功德,年頭歲尾節日祭祀隆重,家家戶戶昭穆有序,族規、家訓代代傳承。尤其他們堅定地遵循祖宗“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的遺訓,頑強地保留著客家語言,在客家人族系裡口口相授、代代流傳,努力弘揚著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樂興場亦因客家人聚族而居而顯示出獨具魅力的特色。

風景名勝

川北客家之心—樂興古街
樂興古街民居建築體現著嶺南建築風格和濃郁的客家風貌。
樂興古街——粵韶街樂興古街——粵韶街
樂興戲樓至今仍矗立於樂興場主街,歷時200多年的滄桑歲月,風貌依舊,為場上標誌性古建築。戲樓屬木質斗拱結構,呈方形,房頂高3丈有餘,中頂為狀元帽形,房脊呈放射狀的四角向上翹起,脊上四龍回首仰望中頂。其雕樑畫棟,窗戶為鏤空雕格,出將入相門楣飾畫秀麗,樂隊閣鼓鑼座架齊設,台面台柱粗大魁梧,彩繪雲圖飄然。一樓一底上下兩層,周圍還有住房、廚房等數間,可供戲班食住。
關帝廟坐北朝南,北靠長嘴山崖,與戲樓相對。占地面積近500平方米,整體結構雄偉高大,堅固結實。廟內布局由臬門、拜殿、關聖大殿組成。大殿內塑關羽坐像,像高3米,頭戴冕鎏,紅臉美髯,身穿繡龍袍,底紋流暢自然,腰束玉帶,手執牙笏,神情威嚴。左側為關平、關興、王甫,右側為周倉、關索、趙累。整個大殿肅穆莊嚴,香火旺盛。
樂興場臨街店房建築屬典型的客家街坊穿斗亭子房式建築。從西往北約500米長的古街,兩邊階沿都被臨街店房的亭子所覆蓋。屋面清一色的小青瓦,堵脊有滾龍脊,扣脊,兩頭都收燕尾造型。兩邊檐口滴水直下街中寬約3尺的大明溝。明溝上,每戶店房都建有一座小石橋與對街相連。兩邊穿斗亭子街寬2丈,成百上千人趕場也不會擁擠。人在街上趕場,能蔽日遮雨,擺攤設點無須搭棚。店房都是騎門櫃房,活動板門,門楣窗戶雕刻飾紋。整個街房古色古香,客家建築風格濃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