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公共預算法律框架

構建中國公共預算法律框架

《公共預算研究系列:構建中國公共預算法律框架》集合了國內預算法研究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以國家轉型作為分柝的起點,闡述了預算管理的法制化與國家治理的關係,主要針對我國的預算法律法規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並提出了建設性的修改意見。

基本介紹

  • 作者:牛美麗 馬蔡琛
  • ISBN:9787511714671
  • 頁數:423
  • 定價:79.00元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1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我國1994年《預算法》的頒布,向財政預算管理的法制化邁進了重要的一步。但時至今日卻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甚至成為政府預算改革的掣肘。

作者介紹

牛美麗,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預算與財政管理。
馬蔡琛,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預算、公共財政管理、公共選擇理論與新制度經濟學。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公共預算的演進
走向“預算國家”:財政轉型與國家建設
1978年後現代預算在中國的成長
難以走向共和——中國近代預算制度的變遷與啟示
第二部分 公共預算的法制化建設
預算法律責任探析
中國預算的法律性分析
公共預算的契約性
我國公共預算法治化與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制度建設
基於程式視角的中國公共預算法制化進程
第三部分 《預算法》修改
法治-治理-政府約束與《預算法》修訂
反思《預算法》:目標、實踐與原則
我國《預算法》的衝突、問題與完善
構建中的中國公共預算法律框架——兼論中國《預算法》的修訂問題
預算報告審批與《預算法》改革
政府預算編制環節問題與完善思路探討
中國“錢袋子”權力的突破:預算修正權
落實人大預算權力 推進公共預算法制化建設
第四部分 國際經驗探討與借鑑
美國聯邦預算法律:構造、演變及對中國的啟示
預算立憲制度比較研究——一個文本分析的視角
OECD預算法的基本原則與預算改革
英國公共預算制度的演進
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國財政轉移支付法律制度框架思考
第五部分 中國預算管理的其他相關問題
中國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離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還有多遠
探究財政“超收”原因,強化預算約束機制
試論公共財政下政府會計的目標與改革
結語及附錄
結語:反思《預算法》修訂
附錄:有關中國《預算法》的部分
學術文章(2001-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