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民俗館

榮成民俗館

榮成民俗館位於山東省石島鎮赤山法華院南,占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共設山海耕牧、城鄉情韻、勞逸人生3大展廳及沃野追夢、滄海弄潮、鄉舍民俗、古城尋風、手上功夫、逸趣閒情6個展區。主要通過實物、圖片、雕塑模擬等手段,反映榮成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傳承變化,展示榮成的風土人情和榮成人民的勤勞智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榮成民俗館
  • 地理位置:山東省石島鎮
  • 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
  • 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
簡介,概述,榮成民俗館內展品,山東地圖,木石錨,獵魚石器,魚類圖片,各類單據與實物,骨針,貝幣,車碩學救助海難船,鯨魚骨頭,宋時陶罐,海神娘娘,放罈子,鱔魚籠,潛水葫蘆、櫓、潛水服,硨磲,沃野追夢,風車子、撮子,戽斗,小推車,

簡介

榮成民俗館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石島赤山風景名勝區十大景觀區之一。景區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榮獲首屆國家魅力城市的榮成市石島管理區漁港西北,方圓12.8平方公里,東、南兩面連海,西、北兩面接陸,東隔黃海與韓國遙遙相望,直線距離僅94海里。
榮成民俗館

概述

榮成民俗館位於法華院南,共設山海耕牧、城鄉情韻、勞逸人生3大展廳及沃野追夢、滄海弄潮、鄉舍民俗、古城尋風、手上功夫、逸趣閒情6個展區。通過實物、圖片、雕塑蠟像等工藝,反映榮成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傳承變化,展示了膠東的風土人情和勤勞智慧。
榮成民俗館
榮成民俗館主要展示具有榮成地方特色的民俗事象及風土人情。“榮成民俗館”五個字是由榮成籍著名書畫家周韶華先生題寫的,周韶華是新世紀中國水墨畫壇最有影響力的兩位畫家之一,與吳冠中並稱“南周北吳”。榮成三面臨海,獨特的地理環境也孕育了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動,成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有機的組成部分。大門上的匾額題字是由中國赤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玉春先生題寫的。門兩邊的對聯是“俗韻流響驚天籟,雅風尋脈關鄉情 ”。意思就是說民俗館裡雖然展示的一些民俗,卻能勝過天籟之聲,而正是這些典雅俗物與鄉情息息相關。

榮成民俗館內展品

?

山東地圖

館內有一幅山東地圖,山東像一隻雄鷹,而榮成就在這鷹嘴部分。三面臨海的榮成,海岸線長達491.9公里,占全國海岸線的5‰。漁業生產歷史悠久,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編修的縣誌中,對沿海漁業捕撈有如下記載:“海族,榮最稱盛,雖老漁莫能盡識。”民國初年,捕撈業在山東占據重要位置。

木石錨

鐵錨沒有出現以前,就用這種錨來定泊船隻,因其木質部分易腐爛,現在見到的多是石質部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尊石錨,是2002年10月石島漁民在石島外海打撈出水的。目前我國僅發現三塊,另兩塊一塊在福建泉州,一塊在山東長島。足可見這塊木石錨的珍貴。

獵魚石器

榮成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聚居,他們以漁獵為生,用這些打磨過的石器捕捉淺水中的魚類,創造了人類文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在境內發現了河口遺址、人和遺址、三冢(zhǒng)泊等膠東半島文化遺存。

魚類圖片

石島漁場是我國五大漁場之一 ,常見的經濟類魚蝦有上百多種。這些都是石島漁場裡魚類,大家有的看到過,有的還親品其美味。現在我帶大家去認識一下。講解各魚類的知識。
榮成民俗館

各類單據與實物

展櫃中的這些單據是賣船契約、修船單據、漁鹽準運證、貨船兌帳單、漁行發票等,這些物件是歷代漁民在生產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清代航海用的羅盤、民國漁行的私人印章。

骨針

在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其中有一幅關於山頂洞人的骨針的插圖,課文只提到“山頂洞人已用骨針縫製衣服,懂得愛美”,但對骨針沒有更多的介紹。
其實在距今約18 000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生活著的早期人類,被稱為山頂洞人。他們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開始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
曾在遺址中,發現了一根長82毫米的骨針,一端有針眼。這是今天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縫紉工具,表明當時人們已經會用獸皮縫製衣服,並會織漁網一類的東西。”作為早期人類活動場所之一,榮成地區也曾發現過這樣的骨針。

貝幣

在青銅鑄幣還未出現之前,大海里的貝殼是我們祖先曾經使用的最古老貨幣。貝在夏代就成為原始形態的貨幣,貝幣以“朋”為計算單位,五隻為一串,兩串為一朋。貝產于海,不善流通,就用仿製品來代替,遂有蚌制貝、骨貝、陶貝、石貝等。秦統一全國後,行鑄錢,貝幣等原始貨幣乃被廢止。
撈水:在航行中,有經驗的船老大將撈水用細長的繩子拋下水去,根據水深、附著的底質、用舌尖舔嘗所沾水的含鹽量來確定船所處的位置。隨著漁業的發展,各種海難也相對出現。清末成立了拯濟局,即現在的救撈局,由候補知縣具體負責。

車碩學救助海難船

牆上的這幅圖是1905年榮成海西頭村村董(村長)車碩學因救助海難船隻受到當局表彰的情景。當時福州一商船在該村北部海域觸礁擱淺,車碩學等鼎力相助,把船員救起後,安頓好食宿,又組織人把船修好,船主返回後寫信給殖民政府,因為當時英國強租威海衛,榮成也屬於租界範圍,當時的英屬威海衛總督非常重視,特意在香港定做了一面檀香木製作的匾額,親赴海西頭村頒發給車碩學。

鯨魚骨頭

鯨魚雖然有魚字,其實它並不是魚類,而是哺乳類動物,它有許多和魚類極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魚類是左右擺動尾鰭來使身體前進,而鯨魚卻是以上下擺動尾鰭的方式前進。
它們利用前端的鰭狀肢來保持身體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鯨魚背部的上端還有能保持身體垂直的鰭!鯨魚是群集動物,它們通常成群結隊的在海里生活,氣時,是利用頭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及控制力向,動尾鰭的方式前進。
鯨魚是利用頭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呼氣時,空氣中的濕氣會凝結而形成我們所熟悉的噴泉狀。漁民甚至可以從噴水的高度、寬度及角度,來辨識鯨魚的種類。鯨魚的種類很多,大致分成齒鯨和鬚鯨兩大類。這裡是鯨魚的肋骨、脊椎骨,這塊就是鬚鯨的頭骨。

宋時陶罐

表現的是榮成海運業的情況,榮成自古海運盛興,民間貿易繁榮,石島港北通遼津,南抵閩粵、東抵朝鮮、日本,明末清初石島正式建港,加強了與世界各地的溝通往來,這些展品是宋朝時陶罐,因為船隻失事沉入海底,上面長滿貝殼,可以看出年代已久。近年被漁民打漁時從海底用漁網拖上來的 。

海神娘娘

中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地區普遍信奉海神娘娘。供奉海神媽祖的天后宮在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地區不計其數。這座極其珍貴的神龕里供奉就是海神娘娘。
海神娘娘是海上生產作業者的保護神,是沿海民間最崇拜的神祇。海邊的人對她非常虔誠,奉她為海上保護神,威海人親切地稱之為娘娘。娘娘姓林,是比干的後裔,福建莆田賢良港人,為五代泉州巡檢使林息的第六女,生於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七日。出生後不哭不鬧,父母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林默。七歲學書,十歲喜靜坐一室,十五歲悟道。
一年秋天,父親和哥哥坐船外出,風浪大作,林默正在織布,好像睡著了一樣,臉色大變,手裡的梭子也停在空中。她母親以為她白天睡覺了,輕輕拍拍她的肩,林默一驚手中的梭子落在地上。她醒了,難過地對母親說:“哎呀,父親沒什麼事,哥哥卻落水淹死了。”果然,她父親回家述說獲救情況,母親大為驚異。
從此,她經常出海救人,二十八歲那年飛升。人們為紀念她,便建廟祭祀,人稱“媽祖”。海邊的人,對她非常虔誠,奉她為海上保護神,沿海各地均修有天后宮,俗稱海神娘娘廟。天后宮大部分前後兩殿,或前殿後樓。如石島天后宮就是前殿後樓。前殿為祭祀場所,後殿為寢殿,樓即臥室,內設床幔被褥,梳洗用具。每天有專人負責打洗臉水,灑掃臥室,疊放臥具,焚香敬茶。海上運輸的帆船艙樓里專設神龕和香童,供奉海神娘娘。漁民或船員海上突遇風暴,都要焚香跪拜祈禱海神娘娘搭救,據說海神娘娘會送燈來,以掛在不同桅桿的不同方位昭示此行的安危兇險,給人們鼓舞和啟示。過去很多航海者和老漁民幾乎都有這種經歷,並言之鑿鑿。你稍加反駁,就會激怒他們,並拒絕你的友誼甚至幫助。對海神娘娘的崇拜平時尚且如此,到她生日這天則更加隆重。清代康熙皇帝曾規定祭祀天后的規格和使用的祭器。但民間則多是自發的,每到這一天,善男信女從四面八方湧向石島天后宮,婦女獻上精心繡制的花鞋、幔帳;男人們則焚香燒紙頂禮膜拜;船家或漁行也以此還所許之願,唱戲酬神,耍獅子、走高蹺。這個就是沿海漁民過年過節時耍獅子時的繡球。從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會期大都從穀雨起持續到三月二十五日。

放罈子

這是放罈子網用的壇。罈子網的規格約為15×6米,全網由網綱、網身、網囊等部分組成。
每條罈子網用兩隻大罈子綁在蝦須上作為浮子, 在水流的作用下,網口迎流張開,整網沉入水中,魚蝦隨水流進入網中入網囊,平流時兩罈子將網口浮出水面,網口倒閉,開漁網取出囊中魚蝦後,再把網囊用繩紮緊放入水中。 用罈子網作業,需打木樁在海底,以把網拴住,漁民稱為“打戶”。橛為硬質木頭(一般用洋槐樹製成,質堅硬且耐腐),確定打橛位置後,拋錨固定船位,樁尖朝下,斗桿豎直,老大撐桿,幾人合抱斗桿,猛向海底衝擊,將木橛尖插入海底泥沙中, 如同在陸地上打夯一樣,直至將木橛深深牢固地打進海底的泥沙中,再移動船位,確定另一位置。

鱔魚籠

是竹蔑或鐵絲編織而成的捕捉鱔魚的園形裝置,為沿海漁民發明,它出自我們石島介口村,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黃鱔籠長2尺左右,直徑8-9寸不等,籠的兩端有口,一端為進口,一端為蓋口,進口處一定要象喇叭形狀,同時有蔑瓣,易進難出,根據鱔魚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漁民選擇有黃鱔活動的湖泊、塘堰、河汊等水域放籠,籠中裝一些家禽內臟、蛋殼、蚌肉、蚯蚓等誘捕,有充裕的時間,還可捕捉一些螢火蟲裝在其中放入鱔魚籠里,這樣捕黃鱔的效果好。黃鱔籠裝好誘餌後晚上5-6點鐘沿著有黃鱔出入的水域放,放時要將整個黃鱔籠橫放在離岸邊一米以外的水中,靠近臨水的樹根旁石縫邊,涵洞裡以及有水草的地方。籠放入水中後有一部分露出水面,約占黃鱔籠的四分之一,然後在露出水面的黃鱔籠上蓋些水草,這樣,鱔魚晚間四處覓食就會進入籠內,第二天早晨4-6小時收籠,就可捕捉到很多的黃鱔,一般一隻黃鱔籠一夜可捕捉數十餘條。
其實黃鱔籠利用黃鱔的尾部特別敏感,只要一觸到硬物整個身體就向前遊動這一特性,斷了鱔魚的後路。鱔魚進去以後,等到後退的時候,蔑瓣的尖梢一根根扎在尾上,它不知道後面那堅硬的是什麼東西,退下去是什麼後果,所以一觸即縮,怎么也鼓不起勇氣朝後退,就只好在籠子裡一直呆下去,這類現象在動物界並不少見。然而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也常犯這類錯誤,甚至將自己推上了絕路,這就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了。

潛水葫蘆、櫓、潛水服

潛水的人抱著葫蘆,選好作業區域,抱葫蘆邊游邊尋,發現礁石有石花菜時,放開葫蘆,吸足一口氣立即下潛,憋氣已盡,立即上浮。搖船用的櫓,出自著名的魚村大魚島。這是霧燈及各種船用燈,這裡的部分展品是用來趕海的工具及一些船用工具。沿海漁家趕海,不是生產生活的必需,這也是一種休閒方式,趕海的人多以家庭婦女為主,收穫的海產品多為自己食用。大家一定注意到了這件衣服,這是潛水服,1917年由日本傳入威海,後傳到榮成,主要用來采捕海底的海參、扇貝等,由連身衣、領盤、壓條、螺栓、鉛餅墜子、鐵鞋等組成,輔助設施有壓縮機等。
豬皮綁子:它是過去農家的雨鞋。用醃製的豬皮縫製,毛面朝外以防滑,多為冬天穿著,穿時裡面塞滿乾草,用綁帶紮緊。沿海農民趕海、出糞多穿綁子,腳不冷,不透水。不用時,兩隻系在一起,掛在背陰處晾乾,用時加水泡軟既可使用。這是冬季所穿的氈窩,多用厚氈依模做成的。
這是航海燈和信號燈,漁船用的虎頭錨。大家再看中間,獨木舟,它產生於原始社會的漁獵時期,是最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在它之後,木板船開始出現。

硨磲

硨磲(chē qú)是深海貝類的最大者,堪稱貝類之冠。它的殼外表有一道道溝,其形狀就像車轍,故名,全世界有6種硨磲。分布於我國南海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的海洋中,在佛教界中,硨磲為佛教七寶之首。這七種寶物為“硨磲、金、銀、瑪瑙、珊瑚、琉璃、琥珀。”而在清朝的官帽珠飾中,它是六品官員的頂珠,可見它價值不菲。目前世界名珠中最大的一顆天然海洋貝珠重6350克,就是硨磲所產。

沃野追夢

這座用農產品裝飾的門,表達了勞動人民期盼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榮成屬低山丘陵區,地塊小,土層薄,但就在貧瘠的土地上,勞動人民創造了奇蹟。清道光年間,引進小麥、玉米,儘管產量低下,但可解決溫飽問題。民國年間《榮成縣誌》記載:“糧可自給,不需仰外濟。”榮成的農產品享譽四方,榮成大花生全國聞名,榮成蘋果作為煙臺蘋果的組成部分聞名世界。這座展廳展示的是部分農具。我國的農具種類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農具主要以木製為主。多為自製自用。

風車子、撮子

風車子又稱扇車子,是我國西漢時期發明的,西方使用扇車晚於中國1400年。它通過轉動扇輪產生的風力將穀物中雜物、諸如脫掉的外殼、土、碎秸稈等物吹走,從而起到淨化作用。(依次)用於篩草的草篩子;撮糧食的撮子;盛物件的簍子、筐;揚場的木杴;用於大豆等作物脫粒的連枷;草耙子(榮成人叫爪齒);木杴;扁擔……

戽斗

戽(hù)斗在舊時是用來汲水灌田的農具,用竹蔑編成,它的功能和水桶相同,這些農具在舊時的農家生產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推車

這種車用硬木做成,安裝硬木車輪,笨重但載重量大,車輪因不堪重荷發出吱牛吱牛的聲音,因而榮成人俗稱“吱吱牛”。
大家看牆上的這幅照片,是榮成舊時農村的真實寫照,低矮的草房,狹窄的街道,這幅門就是當時的普通農家大門。食盒是用來送飯的,莊戶人家在農忙時節有時就在田間吃飯,送飯的自然就是婦女和孩子。大家猜猜看,這兩件東西在農家是乾什麼用的?這是用來壓核桃用的,這是一個手工麵條機,從中可以看出勞動人民的智慧。這是風箱、托盤,笸籮分兩種,有大小之分,一種用來盛針線,一種用來盛衣物。這是餵牲畜的馬槽子,槽子是用來裝草料的有用木板釘的,有用石頭砌的,還有用坯壘或泥砌的。鍘刀用來鍘草料,旁邊是馬鞍、籠頭,蓑衣和斗笠是民間常用的遮雨用具,蓑衣是一種多用途的工具,旱可遮蔭,澇可擋雨,累了可以鋪在地上小憩。糞斗是在田間用來勻糞的。這是我國農民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的犁,在我們榮成叫呂犋, 在農業生產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分為人力和畜力兩種。點種葫蘆顧名思義用來播種用,旁邊的工具是量具,用來量麥種。滾子是播種以後用來壓地保墒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