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市尋山街道辦事處

榮成市尋山街道辦事處

尋山街道辦事處位於榮成市區東部。東鄰俚島鎮,北與夏莊鎮毗鄰,西與崖頭街道接壤,南瀕黃海。轄域面積50.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5公里,人口3.5萬。境內37個行政村,設4個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駐城後村。因設定鄉政府期間,駐尋山所村,故以尋山命名。 1940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榮成縣第四區,同年12月改為第二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榮成市尋山街道辦事處
  • 位置:榮成市區東部
  • 面積:50.5平方公里
  • 包括:37個行政村、4個居民委員會
一,尋山街道辦事處位置,二,尋山街道辦事處城區,所轄村,三,尋山街道辦事處機構職能,四,尋山街道辦事處漁業,五,尋山街道辦事處工業,六,尋山街道辦事處科教文化,

一,尋山街道辦事處位置

1941年3月,縮區設鄉,屬第二區,設尋山、亮甲、青安、愛倫4鄉。1942年2月,屬尋山區。1950年9月,屬第八區。1951年3月,區下建青安、趙家、菜園、青魚、竹村、福台6鄉。1955年9月更名環海區。1956年3月併入俚島區。1957年1月,屬俚島區的青安、尋山等鄉。1957年7月至1958年3月,撤區並鄉,屬尋山鄉。1958年9月成立紅旗人民公社。1984年3月置尋山鄉。1989年12月撤鄉,改置尋山鎮。2001年,鄉鎮機構改革,併入崖頭鎮。2006年6月,改置尋山街道。 境內丘陵綿延起伏,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虎礎寺,海拔214米。車道河由夏莊鎮入境,向東南流入黃海。沿河兩岸有沖積平原分布,其支流建有逍遙水庫和趙家水庫。年平均氣溫11.1-11.5攝氏度,無霜期250天。 尋山街道經濟較發達,是較有名氣的漁業重鎮、工業強鎮、農業大鎮,外經外貿也在榮成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漁業,擁有尋山水產集團、蜊江漁業公司、蔡家莊漁業公司三大漁業支柱企業,養殖面積達 3.5 萬畝,養殖產品涵蓋海膽、海參、鮑魚、大鯪鮃、牙鮃魚、扇貝、海帶等近20個高、中、低檔品種。作為國家大(二)型鄉鎮企業集團的尋山水產集團承擔著全雌牙鮃魚、深海抗風浪網箱等13個國家“863”課題項目,並投資1.5億元,開發了占據國內領先地位的海帶高值深加工高科技項目-凱普生物項目。工業,全轄區擁有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3家,其中渤海連桿、峰富橡膠、電焊機廠等企業在全國均有一定知名度,“山海”連桿、“錦湖”輪胎等產品已成功遠銷到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國家。新興骨幹企業威海鍛壓廠投資5000萬元,與濟鋼、太鋼進行合作、共同開展技術攻關,目前已初步具備了為採礦機等大型設備提供主要配件的能力。傳統農業,擁有榮成唯一一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各種蔬菜、水果門類齊全。特種養殖正在形成規模,奶牛、貂、狐狸、獺兔等存欄量已超過3萬頭(只)。外經外貿,全轄區共有外經貿企業20多家,涉及水產加工、皮革製品、輕工機械等多個領域。榮成開發區“海洋食品工業園”落戶尋山,園區占地600畝,現已進駐“恆源水產”、“南星農水產”、“漁都食品”等較具影響力的外資、合資企業10家,產品80%以上實現外銷。

二,尋山街道辦事處城區

尋山作為東城區的主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已迅速成長為地處桑溝灣、愛倫灣之間,環海景觀路、青山路、疏港路三大主幹公路交匯,融自然、資源、環境、科技優勢為一體的發展藍色海洋經濟的前沿。2萬多畝的海上養殖區域,20多家海洋食品加工企業坐落,22家規模以上企業雲集,15個國家“863”科研攻關項 尋山街道辦事處位於榮成市區東部。東鄰俚島鎮,北與夏莊鎮毗鄰,西與崖頭街道接壤,南瀕黃海。轄域面積37.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5公里,人口3.5萬。境內37個行政村,設4個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駐城後村。因設定鄉政府期間,駐尋山所村,故以尋山命名。 1940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榮成縣第四區,同年12月改為第二區。1941年3月,縮區設鄉,屬第二區,設尋山、亮甲、青安、愛倫4鄉。1942年2月,屬尋山區。1950年9月,屬第八區。1951年3月,區下建青安、趙家、菜園、青魚、竹村、福台6鄉。1955年9月更名環海區。1956年3月併入俚島區。1957年1月,屬俚島區的青安、尋山等鄉。1957年7月至1958年3月,撤區並鄉,屬尋山鄉。1958年9月成立紅旗人民公社。1984年3月置尋山鄉。1989年12月撤鄉,改置尋山鎮。2001年,鄉鎮機構改革,併入崖頭鎮。2006年6月,改置尋山街道。 境內丘陵綿延起伏,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虎礎寺,海拔214米。車道河由夏莊鎮入境,向東南流入黃海。沿河兩岸有沖積平原分布,其支流建有逍遙水庫和趙家水庫。年平均氣溫11.1-11.5攝氏度,無霜期250天。 尋山街道經濟較發達,是較有名氣的漁業重鎮、工業強鎮、農業大鎮,外經外貿也在榮成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漁業,擁有尋山水產集團、蜊江漁業公司、蔡家莊漁業公司三大漁業支柱企業,養殖面積達 3.5 萬畝,養殖產品涵蓋海膽、海參、鮑魚、大鯪鮃、牙鮃魚、扇貝、海帶等近20個高、中、低檔品種。作為國家大(二)型鄉鎮企業集團的尋山水產集團承擔著全雌牙鮃魚、深海抗風浪網箱等13個國家“863”課題項目,並投資1.5億元,開發了占據國內領先地位的海帶高值深加工高科技項目-凱普生物項目。工業,全轄區擁有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3家,其中渤海連桿、峰富橡膠、電焊機廠等企業在全國均有一定知名度,“山海”連桿、“錦湖”輪胎等產品已成功遠銷到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國家。新興骨幹企業威海鍛壓廠投資5000萬元,與濟鋼、太鋼進行合作、共同開展技術攻關,目前已初步具備了為採礦機等大型設備提供主要配件的能力。傳統農業,擁有榮成唯一一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各種蔬菜、水果門類齊全。特種養殖正在形成規模,奶牛、貂、狐狸、獺兔等存欄量已超過3萬頭(只)。外經外貿,全轄區共有外經貿企業20多家,涉及水產加工、皮革製品、輕工機械等多個領域。榮成開發區“海洋食品工業園”落戶尋山,園區占地600畝,現已進駐“恆源水產”、“南星農水產”、“漁都食品”等較具影響力的外資、合資企業10家,產品80%以上實現外銷。
榮成市尋山街道辦事處

所轄村

城後明洪武年間,毛姓建村,名毛家。後席姓遷入,以地處尋山後古城之北,更名城後席家。後簡化為城後。345戶。
前虎口明崇禎年間,村建於虎口嶺前,故名前虎口。190戶。
後虎口明崇禎年間,村建於虎口嶺後,故名後虎口。63戶。
西迎駕山明正統年間建村,村處山區。相傳,明時曾有文武官員在此落駕,故命名迎駕山。後村東又建一村,該村遂以方位改稱西迎駕山。107戶。
東迎駕山明天啟年間建村,因村處迎駕山村東。故以方位稱東迎駕山。59戶。
萊溝莊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處溝夼草萊叢生之地,故名萊溝莊。85戶。
石猴子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東北有一石硼,形似猴子,故名石猴子。217戶。
夼子河明成化年間建村,因村處桑溝河西岸夼地,故名。227戶。
清河明成化年間建村,因村處桑溝河下游,故名下河。1981年更名清河。280戶。
北吳家明嘉靖年間,吳姓建村,名吳家。1981年更名北吳家。278戶。
牛口石明成化年間建村,因村南有一石硼,形似臥牛,口舌清晰可辨,故命名牛口石。240戶。
西龍家明萬曆年間,龍姓建村,因位於祖籍之西,故命名西龍家。801戶。
馬家莊清順治年間,黃、馬兩姓先後各建一村,名小黃莊、馬家莊。後兩村合併,稱馬家莊。230戶。
大水河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東北有座石山,形似樓房,故名東樓。後為念祖籍大水泊,更名大水河。25戶。
黃家莊清康熙年間,黃姓建村,故名。47戶。
福台山清雍正年間建村,因村處福台山前,故以山為名。74戶。
亮甲溝明洪武年間建村,因村處晾甲溝,故名晾甲溝。後演變為亮甲溝。265戶。
小橋明萬曆年間,喬姓建村,名小喬。後演變為小橋。69戶。
東龍家明永樂年間,曲姓建村,名曲家屯。龍姓遷入更名龍家。後龍姓在村西又建一村,該村遂更名東龍家。164戶。
青安屯明洪武年間,何姓建庵,名青庵。張姓遷此定居成村,更名青庵屯。後演變為青安屯。449戶。
冷家明崇禎年間,冷姓建村,故名。204戶。
西高家清乾隆年間,高姓建村,名高家。1981年更名西高家。111戶。
趙家明萬曆年間,趙姓建村,故名。167戶。
黃家樓清雍正年間,黃姓徙至河西岸建村,名河西。後遷至高崗,更名黃家樓。60戶。
大黃家明崇禎年間,黃姓建村,名黃家。後黃姓在村東又建一村,故原村改稱大黃家。143戶。
小黃家清康熙年間,黃姓建村。因村位於黃家村東,故稱小黃家。160戶。
東北山明嘉靖年間,李姓徙此建村,名山上李家。後又有李姓遷此,在其西建村。1940年兩村合併,名北山村。1947年又分為兩村,該村以方位改稱東北山。108戶。
西北山清康熙年間,李姓遷至山上李家西建村,名北山李家。1940年兩村合併,名北山村。1947年又分為兩村,該村以方位改稱西北山。93戶。
竹村明成化年間建村,因村臨一片竹林,名竹村。360戶。
褚家清康熙年間,褚姓建村,故名。115戶。
墩西張家明萬曆年間,鄧姓建村,名鄧家。清順治年間,張姓徙此建村,名墩西張家。後兩村並一,簡稱張家。1981年復名墩西張家。284戶。
南逍遙山1980年,因修水庫,從逍遙山村遷出部分居民,在逍遙山南麓建村,故名南逍遙山。248戶。
尋山所明洪武年間,置尋山所。清雍正十三年 (1735年) 裁所為村,以所名村。431戶。
瓦房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臨舊瓦房,故名瓦房莊。1981年更名瓦房。93戶。
金家莊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處金登子溝西北角,故名金角莊。後演變為金家莊。53戶。
菜園明嘉靖年間,黃姓遷此定居,以開園種菜為業,故名菜園。262戶。
萬石?清順治年間建村,因村處石硼較多之高?,故名萬石?。92戶。
盧家明正德年間,盧姓建村,因東西各有一山峰,故命名團峰村。後以姓氏更名盧家。242戶。
嘉魚旺明萬曆年間建村,因村處海濱盛產嘉吉魚,故命名嘉魚旺。263戶。
羅山寨明建文年間建村,因村臨羅山寨,故以寨為名。104戶。
樊家莊明崇禎年間,樊姓建村,故名。328戶。
青魚灘明隆慶年間建村,因村臨青魚灘,故以灘為名。511戶。
蔡家莊明萬曆年間建村,因此處原系蔡姓的田莊,故名蔡家莊。284戶。

三,尋山街道辦事處機構職能

街道辦黨政辦公室
負責基層黨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負責組織、人事、宣傳、共青團、保密、機要工作;負責辦事處日常性管理工作,負責黨委、辦事處的文秘、政府信息工作,機關各項制度的落實檢查,機關後勤行政事務管理,辦事處對外協調、接待、聯絡等工作;協調科室完成辦事處的中心和臨時性工作任務。
街道辦計畫生育辦公室
負責轄區內人口和計畫生育的宣傳教育工作,落實人口和計畫生育的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負責轄區內單位計畫生育工作的培訓指導、管理服務和監督考評;負責轄區內育齡人員(包括流動人口)婚、孕、育、避孕節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管理服務及統計上報工作;指導社區居委會做好計畫生育工作;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擬定各項婦女工作計畫,指導基層婦女組織開展工作;組織基層婦女開展各類評優推薦活動,組織宣傳並推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各種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的全面實施,參與社會綜合治理工作。
街道辦民政辦公室
負責做好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服務工作,做好睏難居民低保申請的受理、初審、低保金的發放及低保人員檔案管理;負責特困居民醫療救助的申請、審核;負責轄區救災、捐贈、雙擁等工作。
街道辦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主要負責主要負責轄區農村事務日常管理、新農村建設、農技、林業、果蔬、水利、機管、畜牧工作。具體包括:轄區及各村(居)新農村建設規劃方案的制定與組織實施,不斷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亮點;為轄區農業生產提供日常服務。
街道辦勞動保障事務所
負責下崗失業人員的管理、《再就業優惠證》核發、統計、跟蹤管理;及時發布勞動力市場各類信息,做好就業再就業職業介紹。
街道辦財政所
負責街道財政財務管理,制定並組織實施街道年度財務收支預算(計畫)、決算,對街道各項資產、收入、支出等情況進行核算、管理、監督、檢查,逐步完善內部管理和監控制度;負責單位人員的勞資、社會統籌;適時根據情況提出增加收入、節約開支、加強管理、減少風險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街道辦經管審計站
負責農村民主管理、農村財務的監督檢查、契約簽訂,負責對農村幹部離任進行審計,負責農村財務託管事項。
街道辦司法所
負責調解工作,參與重大疑難民間糾紛調解;代表街道辦事處處理社會矛盾和糾紛;組織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制教育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四,尋山街道辦事處漁業

尋山街道位於榮成經濟開發區東端,海岸線長33.5華里,轄3個大型漁業企業(即尋山集團、蜊江水產有限責任公司、蔡家莊漁業公司)和21個從事漁業生產的村級單位。漁業從業人員逾萬人。2008年完成漁業總收入20.3億元,利稅近4億元,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 尋山街道海上筏養面積3萬多畝,其中海帶2.3萬畝,年產淡乾海帶4萬多噸,貝類4千多畝,其他珍品等養殖4千多畝,從事海上魚類、貝類、藻類繁育的育苗廠12家,動物類育苗水體8000立方米,植物類育苗水體20000平方米,年可繁育魚類200萬尾,貝類10億萬粒,藻類20億株。
尋山街道從事水產品加工的企業30多家,冷藏能力1萬多噸,年加工各種水產品10萬多噸。水貂養殖逐步興起,目前涉及7個村20多家,存養量1萬多頭。

五,尋山街道辦事處工業

近年來,街道在發展工業經濟方面,作出了發揮優勢產業、帶動新興產業的工作部署。各工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1、食品加工行業強勢發展。
尋山街道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海帶加工產業,從海帶半成品出口到海帶精深加工,不斷深挖海帶產業潛力,增收增效。以尋山集團、恆茂食品、蜊江漁業公司為代表的傳統海帶加工企業和以凱普生物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共同帶動了尋山海帶製品及相關產品的發展。 2、配套產業異軍突起。
近年來街道積極調整產業布局,開發和改造了一批機械生產加工企業,配合我市汽車和造船業發展。投資1.2億元的為通用汽車配套的鵬宇橡皮艇項目,年內將投產使用。波海連桿、興海造船、電焊機淘汰落後產品,圍繞區內汽車和市內部分造船企業配套,積極研發汽車和船用連桿等配套產品,峰富橡膠開發中東市場,引進日資裝飾材料項目,盤活閒置資產等。尋山集團鍛壓廠三期擴建工程,設備安裝接近尾聲,將成為山東最大、國內第二的鍛件地下熱處理系統。

六,尋山街道辦事處科教文化

尋山街道辦事處位於榮成市東城區,是山東榮成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辦事機構,街道總面積50.5平方公里,下轄41個村居,總人口35000人。街道成立三年以來,在榮成市委、市政府和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下,不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街道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矚目成就。先後榮獲山東省先進體育社區、威海市優秀街道辦事處、榮成市先進黨組織和落實崗位目標責任制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多年來,街道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千方百計加大教育投入,確保街道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目前,全街道共有一個學區,一所國中,三所國小,四所幼稚園,一處成人教育學校和一處社區教育中心,現有中國小教師203人,其中,國中教師114人,國小教師89人,幼兒教師20人。在校中小學生2615人,其中小學生1375人,國中生1240人,幼兒260人。
街道成立以來,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教育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街道四所中國小均是威海市規範化學校。榮成十二中學先後被授予“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校”“威海市體育衛生先進學校”、“威海市綠色學校”、 “威海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威海市電教示範學校”、“榮成市校本培訓示範學校”、“榮成市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中心完小被授予“威海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威海市規範化學校”、“威海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威海市校園綠化美化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