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圩鎮

榜圩鎮

榜圩鎮位於平果縣東北部,距縣城74公里。北與大化縣接壤,東和風梧鎮相連,跟黎明鄉緊接,南同海城鄉交界。轄14個行政村(社區),190個自然屯,2003年末總人口4萬人。總面積150.8平方公里,耕地27037畝(水田19245畝、地7792畝)。東北屬石山地區,西南部屬土嶺,中部地勢較平坦,呈不規則的長方形。農田集中在達洪江水庫、福吉水利工程灌區,是平果縣水稻、香蕉主要產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榜圩鎮
  • 行政區類別:城鎮
  • 下轄地區:轄14個行政村(社區),190個自然屯
  • 面積:150.8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桂L
歷史沿革,基礎建設,鄉鎮經濟,人口數據,

歷史沿革

唐朝至明朝置恩城州。
清初在州府外圍的坡敦屯立棚為圩,當時有廣東、玉林、賓陽等地來的客商常駐,後形成圩場,州府頒布的榜文,經常拿到圩場張貼,取名“榜圩”。
民國23年(1934年),思林縣更名平治縣,縣治移至榜圩街。榜圩街屬敦厚鄉所轄,築有四個小城門,分成東陽、新興、融華、永寧四條街。解放前,榜圩街有410戶1860人,房屋450間,面積約14650平方米,部分屬於打桑木結構的居民住房。1949年10月23日,平治縣城解放,是廣西境內解放最早的縣,設敦厚區轄敦厚、樂育鄉,區駐榜圩街。,1953年改鄉設區,榜圩成為第七區公所管委會。
民國三年,即公元1914年,榜圩創辦第一所學校,名為思林縣第三區榜圩高等國小校,是平果縣最早的國小。
常星、長安、福吉和樂圩等村是革命老根據地,著名革命歷史事件有“七壯士捐軀七星山”,著名革命歷史人物有黃顯金、黃明高、黃國祥等人。
1949年10月23日,當地中共領導的平治縣獨立團、八十五團一營解放了平治縣城,是廣西第一個解放的縣城(1949年11月南下大軍分數路進軍廣西, 11月22日解放桂林,12月4日解放南寧)。
1949年10月下旬,平治縣城榜圩解放後,中共廣西省委決定在榜圩成立武鳴人民行政專員公署,下轄平治、果德、那馬、隆山、都安、武鳴等6個縣,專員姚冕光,是廣西最早成立的專區。

基礎建設

達洪江水庫是一座中型水庫,為平果縣最大的蓄水工程。達洪江水庫,位於西北部的同老、黎明、榜圩等鄉鎮境內,壩首在榜圩鎮駐地西部約10公里處的春德村。東經107۫۫۫۫°32´,北緯23°45´。1957年勘探設計,1958年開始興建,1960年3月建成。壩高42.74米,長167米,頂寬5.4米,為粘土心牆土壩。這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綜合利用的水庫。總庫容656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771萬立方米。灌溉榜圩、鳳梧兩個鄉鎮16個村的農田,灌溉面積23300畝。水庫可養魚等水產養殖。建有一、二級發電站。水庫區域內是良好的旅遊資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榜圩街道逐年擴大,建成鎮府、百貨公司、醫院、獸醫站、郵電分局、地稅分局、國稅分局、中心法庭、派出所、農行營業所等大樓,還有300多戶居民起了新式樓房,整個街道重新安排,蔬菜、糧油、畜禽等分別擺攤買賣,1983年國家撥給經費23萬元,把原街道從5米擴大到10米,街道鋪上混凝土路面。1984年縣撥專款12.5萬元建成自來水廠。2000年集資40萬元改建十字街至中心衛生院水泥路面195米,2003年拓寬榜圩中心國小至榜圩國中街道共1.1公里,寬16米,鋪設兩邊各3米人行道,架設路燈。另外,引進廣西馳程公司投入資金300萬元,重建榜圩汽車站,該站已建成投入使用,日均容納客流量達3000人次。
為了豐富人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加快推進榜圩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新農村,將在榜圩村徵用土地7畝,作為民眾業餘文化場所用地,建設球場、戲台和公廁等公共設施。鎮內交通便利,都(陽)鳳(山)省路穿鎮而過,屬四級公路,1998年重新修建舊城至榜圩油路,已全面竣工通車,榜圩至巴馬油路也全線貫通。1999年全鎮實現村村通公路。
2000年新修屯級公路37條44.5公里。鎮內有榜圩國小(前身為1914年思林縣立榜圩高等國小)、縣辦榜圩中學(前身為1941年設立的平治縣立國中)和榜圩初級中學。2006年實施教育資源整合以後,現有村完小8所,鎮中心國小1所,國小教學點4個,中心衛生院一所,病床38張,1999年被衛生部授予“一甲醫院”稱號,現衛生院配置CT10台,彩超1台。1993年開始建立衛星地面收轉站,可收視衛視節目19台。1999年實現村村通電、通廣播電視,13個村全部通程控電話,境內開通移動通訊。

鄉鎮經濟

2007年全鎮糧食生產總量15808萬噸;共推廣甘蔗種植8178畝,進廠原料蔗3萬噸;種桑養蠶1035畝,農民種桑養蠶總收入達310.5萬元。龍眼、沙糖桔等其他各特優水果430畝;種草養鵝2500羽,生豬存欄2.8萬頭;養牛3060頭;劍麻種植1429畝。 2007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74億元;其中工業生產總值3100萬元,比2006年同期增15.2%;農業生產總值10465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3900萬元;財政收入313.19萬元;全鎮共有私營企業8家,個體工商戶1018戶,全鎮企業總收入157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9元。
榜圩鎮有悠久商脈淵源,自古就有經商貿易的傳統,連線百色市與河池市的省道208線穿鎮而過,榜圩街融集了本縣和河池市都安縣、大化縣等“三縣七鄉”的客戶進行商品交流,圩日人流量達2萬多人,商品交易額達300多萬元,形成了現代商業重鎮。榜圩鎮藉助傳統商區,利用現代區域優勢,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鄉鎮經濟為出發點,以提高鄉鎮商業配套為主題,充分發揮人緣、地緣、業緣優勢,著力打造名鎮、名街,精心建設一條融商貿、休閒和民眾文化娛樂於一體的商業步行街
2007年,百匯超市榜圩分店順利開業。該超市的開業將對榜圩鎮的商貿流通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廣大農民民眾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榜圩百匯超市是平果鄉級最大的綜合性超市,是百匯超市在鄉鎮開的第一家分店,總投資250萬元,是該鎮2006年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該超市位於榜圩鎮區的中心位置,經營面積有500平方米,超市內潔淨明亮,設備齊全,經營品種達8000多種。
2004年7月,平果縣榜圩鎮黨委、政府把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和扶貧工作結合起來,在較貧困的村屯退耕還林9200畝,其中種植麻竹6300畝。該鎮已有2500畝的麻竹開始長筍,預計產量達2500噸,鮮筍零售價格為1元/公斤。種植麻竹的退耕還林戶除了享受國家退耕還林糧食補貼(150公斤/畝)外,通過賣麻竹鮮筍,每畝地還可以增收1000元左右。

人口數據

總人口
29920
15010
14910
家庭戶戶數
8768
家庭戶總人口(總)
29822
家庭戶男
14957
家庭戶女
14865
0-14歲(總)
7390
0-14歲男
3935
0-14歲女
3455
15-64歲(總)
19568
15-64歲男
9927
15-64歲女
9641
65歲及以上(總)
2962
65歲及以上男
1148
65歲及以上女
181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896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