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黑斑病

榆樹黑斑病

榆樹黑斑病發生在葉上,從早春新葉開放期起,直到晚秋都有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榆樹黑斑病
  • 類別:植物病
  • 疾病病原:病原菌為榆盾孢殼菌
  • 危害:引起過早落葉,嚴重至死
分布危害,疾病症狀,疾病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危害

榆樹黑斑病國內已知北京市及黑龍江、遼寧、吉林、陝西、河南、山西、山東、內蒙古、新疆、江蘇、安徽等省(區)均有發生;國外如日、英、美等國亦有其分布。當病害發生早且嚴重時,則引起過早落葉,甚至導致小枝枯死,因而影響樹木正常生長。本病在我國危害榆(Ulmus)、榔榆(U.parvifolia)、大果榆(U.macrocarpa)、春榆(U.propinqua)等榆屬樹種,並能侵染刺榆(Hemiptelea davidii)、大葉櫸(Zelkova schnoideriana)。在蘇皖地區,以榔榆罹病最為常見。受害也較嚴重。

疾病症狀

蘇、皖地區,多於初夏發病,最初在葉子表面形成近圓形乃至不規則形的褪色或黃色小斑,以後病斑擴大,直徑3~10mm,邊緣不整齊,並在斑內產生略呈輪狀排列的黑色小突起,如同蠅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雨後或經露水濕潤,從盤中排出淡黃色乳酪狀的分生孢子堆。10~11月間,病斑上出現圓形黑色小粒點,為病原菌的子囊殼,病斑呈瘡痂狀。每一病葉上的病斑數,由幾個到十幾個不等,有時幾個病斑聯合在一起呈不規則形的大斑。

疾病病原

病原菌為榆盾孢殼菌[Stegophora oharana(Nishikado et Matsumoto)Petrak,Syn,Gnomonia oharana Nishik.et Matsum.]。子囊殼球形至扁球形,埋生於基物中,直徑180~380μm,高120~280μm,黑色,有比較發達的喙狀孔口,多偏於子囊殼的一側。子囊在殼內底部叢生,棍棒形,直或稍彎曲,40~60μm×10~20μm,無色,壁薄,頂端壁厚,中央有溝槽通至孔口,下端有細長的柄,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在子囊內呈不規則雙行排列,雙胞,無色,長倒卵形,10×16μm×3.6~6μm。子囊孢子的兩個細胞大小不等,下部細胞很小。分生孢子盤群生於黑色子座組織上,覆蓋於角質層下,最後裂開露於葉片上表皮。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長橢圓形至卵形,4.5~8μm×1.5~2.5μm。
本病的另一種病原菌為S.ulmea,其與上一種區別,即子囊孢子一般地比較大,孔口頸部常突破葉表皮露出。

發生規律

病原菌的子囊殼於10~11月發育成雛形,而後即以其在落葉中越冬,來年春季子囊和子囊孢子成熟,約在5~6月,由此放散子囊孢子,借風、雨水傳播而侵染新葉。7~8月並又形成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繼續為害葉片。有人認為病菌也可以菌絲在寄主的休眠芽內越冬,並作為初侵染來源。
本病一般發生於春末夏初。外界溫,濕度條件與病害發生有很大的關係,通常平均氣溫在20℃以上,降雨量多,濕度大的條件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

1.晚秋或初冬時,收集並燒毀落地病葉,消滅越冬病原。在發病初期,結合林木撫育管理,及時剪除發病較重的枝葉,以減少病菌的再次侵染。
2.在多雨的春季,可實行噴藥防治。即於榆樹放葉後、子囊孢子飛散前,可用1%波爾多液或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防病,每兩周一次,連續2~3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施用65%可濕性福美鐵500倍液,防病效果亦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