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區

榆林區

榆林區位於今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的楊浦區轄區內。民國34年(1945年)以東沿楊樹浦港,南沿黃浦江,西至大連路、秦皇島路,北至控江路設定榆林區,以榆林路得名,大抵位於原上海公共租界東區。1960年撤銷建制,轄地劃歸楊浦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榆林區
  • 外文名:Yulin District
  • 地理位置: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
  • 撤區時間:1960年
  • 現名:楊浦區
  • 環線:內環內
今世前生,路名探尋,

今世前生

民國34年(1945年)以東沿楊樹浦港,南沿周家嘴路,西至大連西路、秦皇島路,北至控江路設定榆林區。以榆林路得名。1958年劃入江灣區部分地及北郊區的工農鄉,區北界抵西體育會路(今中山北一路)、邯鄲路,1959年將原工農鄉地又劃歸寶山縣。榆林區的地境追根溯源始於上海公共租界東區。1863年,美租界在吳淞江(蘇州河)以北的虹口地帶,其劃定的大約範圍為西起今西藏北路,東至楊樹浦。1862年法租界獨立成立公董局後,英、美兩租界於1863年合併為公共租界,就此逐步擴大面積。至1936年,形成了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和華界(閘北區南市區)三分天下的奇特格局。而榆林區則位於當時的上海公共租界東區,是上海最早植入西方城市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區域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移植現代法治的地方。租界作為實際上的“國中之國”,擁有自己的立法主體和立法權。
上海租界圖上海租界圖
榆林路與江浦路交界口還有著名的原榆林路捕房(又稱韜朋路捕房、威妥瑪捕房,1925~1943年),現為楊浦區政府辦公樓。1925年工部局決定購入美冊3194號,英冊2460號即工部局東區3929號冊地5.78畝建造韜朋路捕房,1926年在齊物蒲路和榆林路購得臨街地段1.007畝,並將韜朋路捕房改作威妥瑪捕房,耗資1636.63兩將這一捕房建成。
1930年又進行擴建,並於5月建成,並於5月15日投入使用,新落成之捕房改稱榆林路捕房,位於華盛路與齊物蒲路間的榆林路707號,轄區為匯山及楊樹浦兩捕房轄區的一部分,西以大連灣路為界,自租界邊境起,至黃浦江止,不包括大連灣路在內,東至黃浦江與華德路間之蘭路,合該路在內,然後沿楊樹浦浜以達租界邊界。1938年對該捕房轄區又作了規定,即北邊:租界線,從大連灣路至楊樹浦港;東邊:楊樹浦港(含),從租界界線往南至黃浦江;南邊:黃浦江,從蘭路至秦皇島路;西邊秦皇島路(不含),從黃浦江至楊樹浦路,至大連灣路(不含),至租界界線。
楊浦區政府大樓(原榆林路捕房,又稱韜朋路捕房、威妥瑪捕房)楊浦區政府大樓(原榆林路捕房,又稱韜朋路捕房、威妥瑪捕房)
1943年收回租界後,榆林路捕房改名榆林路警察署,同年年底改為榆林路警察分局。上海解放後改為上海市公安局榆林分局。1960年1月,楊浦、榆林兩區合併後,公安局榆林分局併入楊浦分局,榆林分局原辦公樓改為楊浦區政府等辦公樓。

路名探尋

曾經榆林區的痕跡,依舊可在榆林路上追溯往昔,它與平涼路平行,從當今來看是一條並不起眼的普通小馬路。但從歷史上看,“榆林”在楊樹浦區地域內卻是聞名的。因為,在上世紀的30年代起的舊中國到解放後的50年代末期,這裡還有一個叫做“榆林區”的行政區。
榆林路上的優秀歷史建築銘牌榆林路上的優秀歷史建築銘牌
如今的榆林路位於市區東北部,橫跨虹口楊浦兩區,西起虹口提籃橋的臨潼路,東至楊樹浦港邊的蘭州路,長約1.6千米左右,寬11.6~12.7米,車行道寬8.0~8.7米。清宣統三年(1911年)始築,初見於民國2年(1913年)滬東區道路規劃圖,民國10年(1921年)延築至蘭州路,以陝西榆林命名,沿路為住宅。現位於上海內環內的黃金地段,且絕大部分隸屬於上海楊浦區境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