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葉(漢語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指模仿亂真,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後用為模仿亂真的典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楮葉
  • :植物界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運用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楮葉
拼音:chǔ yè

詳細釋義

典源
《韓非子》卷七〈喻老〉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導之,因隨物之容。故靜則建乎德,動則順乎道。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功食祿於宋邦。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資,而載一人之身;不隨道理之數,而學一人之智;此皆一葉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羨也;豐年大禾,臧獲不能惡也。以一人力,則后稷不足;隨自然,則臧獲有餘。故曰:『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也。』
《列子》卷八《說符》
宋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鋒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國。子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故聖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典源譯文
萬物都有常態,應該因勢利導。由於順應了萬物的常態,所以靜止的時候能保持本性,活動的時候能順應規律。有個宋國人,為他的君主用象牙雕刻褚葉,三年刻成了。它的寬狹、筋脈、絨毛、色澤,即使是混雜在真的楮葉中也不能辨別出來。這個人因為這一功勞而在宋國當了官。列子聽到後說;“假使自然界要經過三年才長成一片葉子,那么有葉子的東西也就太少了!”所以不依靠自然條件而僅憑一個人的本事,不順應自然法則而表現一個人的智巧,那就都是用三年時間雕刻一片葉子的行為了。所以冬天裡種出的莊稼,後援也不能使它多產;豐年裡旺盛的莊稼,奴僕也不能使它枯敗。僅憑一人力量,就是后稷也將難以成事;順應自然規律,就是奴僕也會成事有餘。所以《老子》說:“仰仗萬物自然而然地發展而不敢勉強去做。”
釋義
"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後用為模仿亂真的典故。

運用示例

  • 米芾 《硯史·用品》:“楮葉雖工,而無補於 宋 人之用。”
  • 馮夢龍《智囊補·明智·經務序》:“寧為鉛刀,毋為楮葉。”
  • 唐 黃滔 《刑部鄭郎中啟》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虛蕪,榮流咳唾,誨以磨鉛未至,刻楮非工。”
  • 宋 陸游 《別曾學士》詩:“畫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