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楞伽山
  • 地理位置:南天竺南界
  • 意譯:難往山
【 楞伽山 】 《 佛學大詞典 》
山中有無量花園香樹,微風吹拂,枝葉搖曳,百千妙香一時流布,百千妙音一時俱發。重岩屈曲,處處仙境,無數眾寶共成靈堂、龕窟,內外明徹,不能復現日月之光暉,此山乃古昔諸仙賢聖得道入化之處。另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所載,此山位於南海之濱。慧苑音義卷下亦謂其位於南天竺南界之海岸。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與續高僧傳卷四均謂楞伽山系位於錫蘭之山名;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i.)則以楞伽為錫蘭之別名,然現代學者大多反對此一說法。[新華嚴經卷六十二、華嚴經疏卷五十六、玄應音義卷七、東南印度諸國の研究]
清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1655-1685)曾號楞伽山人
【 楞伽山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地名)見楞伽條。
【 楞伽山(梵Lan%ka^,巴Lan%ka^) 】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位於南海之一山名,亦是一城之稱。又作楞迦山、■迦山、■喔山、棱伽山、楞求羅伽山。意譯難往山、不可往山、險絕山、可畏山、莊嚴山。依《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所載,佛嘗住南海濱楞伽山頂。《入楞伽經》卷一〈請佛品〉記載,婆伽婆住於楞伽城中,此山由種種寶性所成,諸寶光明赫炎,且有無量花園香樹,皆是寶香林,微風搖枝動葉,則百千妙香一時流布,百千妙音一時俱發,又重岩屈曲,處處皆有眾寶所成之仙堂、靈室、龕窟,為古昔諸仙賢聖思如實得道之處。相傳此山即《楞伽經》之說處,山頂有佛足石。又《華嚴經》卷六十二謂五十三善知識之一之善住比丘,嘗住於楞伽道邊之海岸聚落。
《華嚴經疏》卷五十六解釋‘楞伽’之義,謂楞伽意譯‘難往’,又包含四義,即(1)種種寶性所成莊嚴殊妙故,(2)有大光和日月故,(3)高顯寬廣故,(4)伽王等居此,佛又於此開化群生,作勝益事故;此山居海之中,四面無門,非得通者莫往,故稱難往。
關於楞伽山之位置,《慧苑音義》卷下謂楞伽山在南天竺南界,近海岸。《大唐西域記》卷十一〈僧伽羅國〉(即錫蘭)條載,國之東南隅有■迦山,岩谷幽峻,為神鬼之游舍,昔如來於此說《■迦經》。《續高僧傳》卷四〈那提傳〉亦載,那提曾往執師子國,又上東南楞伽山,隨緣達化。此等所說,皆以楞伽山為錫蘭島內之一山。此外,巴利文《大史》(Maha^vam!sa)等,以楞伽為錫蘭之別名;梵文《羅摩衍那》(Rama^yan!a),則以羅婆那(Ravan!a)所住之楞伽城,系錫蘭之地名。然而,學者N. L. Dey以楞伽與錫蘭為不同地方。
[參考資料]《玄應音義》卷七;《希麟音義》卷二;《入楞伽心玄義》;《注大乘入楞伽經》卷一;《東南印度諸國の研究》;J. Dowson《Hindu ClassicalDictionary》;N. L. Dey《The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ancient and mediacval Indi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