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球

楊裕球

楊裕球,江蘇海門人。1939年考進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1946年轉赴台灣,從事橋樑設計工作。1956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在50年的建築設計生涯中,楊裕球汲取東西方的建築經驗和風格,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留下了許多不朽的篇章。他創造的價值工程理論研究成果,在運用於建築工程實踐後,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又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被認為是對人類的傑出貢獻,曾獲得美國工業榮譽大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裕球
  • 出生地:江蘇省海門縣
  • 出生日期:1918年
  • 逝世日期:2016年2月20日
  • 畢業院校西南交通大學
世界著名華裔土木工程專家,颶風和強震創造奇蹟,從浦東開發到西水北調,雖在異鄉,心思母校,

世界著名華裔土木工程專家

楊裕球1918年出生於海門壩頭鎮(今德勝),七八歲時讀私塾。讀完高小,楊裕球考上了南通商業學校。1936年進入如皋師範學校學習,如皋師範因戰事關閉後,因他曾投考過海門中學且名列榜首,所以順利插班海門中學高三就讀。當時教育部推出了全國第一次大學聯合招生制度及大學生貸金制度,協助淪陷區學生在大後方繼續念書,楊裕球就是該計畫的受益者。他對朋友說:“我當時想到,戰爭將來結束後,國家的復興建設工作必定需要無數的工程人才,所以我決定報考工科。因此,我就報考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幸獲錄取。”交通大學遷至湖南湘潭,然後遷到貴州平越縣。
在經歷了貴州平越的艱難求學後,優秀畢業生楊裕球跟隨建築工程師林同炎到陝西寶雞工作。1945年10月,林同炎奉調到台灣接收糖業公司的小鐵路小系統,寶雞公司事宜都交給了楊裕球。1946年5月,楊裕球來到台糖公司工作,負責公司與鐵路有關的事項,兼管橋樑的保養維修工作。
1956年,在黃棣先生的指導和吳文熹先生的慷慨資助下,楊裕球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深造,主修結構學,輔修土壤學。楊裕球克服語言障礙,歷時9個多月,讀完了應修課程,獲得土木工程碩士學位,為其後來的事業奠定學術根基。雖然他也想繼續深造,但考慮到家庭的負擔和責任,楊裕球決定儘早工作。他進入Harry Ellington and Day公司擔任工程設計,兩年後,加入新成立的林同炎國際工程顧問公司,任總工程師,共同創業。
西南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颶風和強震創造奇蹟


創業難,在國外創業難上加難。1959年,楊裕球到洛杉磯公司和兩位同事一起工作。公司成立之初只有4個人,加入一位秘書後也才5個人。楊裕球擔任總工程師,負責到外面開會、洽辦工程案件以及接受案件後的設計繪圖等內部工作。因為人手有限,他的工作忙碌更勝往常,但他憑著對公司的信心和自身的韌勁,倍加努力。公司規模雖小,他和董事長林同炎、總經理柯華理念一致、通力合作,業務開展得相當順利。
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業務擴展迅速,不久便在美國8個州和中美洲成立分支機構,繼而在香港、新加坡、台灣等地成立分公司,工作夥伴逐漸增加到700餘人,成為國際性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建築工程設計公司,為美國華裔增光。楊裕球在回憶錄中寫道:“對每個我所經手的工程,皆比一般工程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想方設法,使其在安全、經濟和美觀等方面能跟上時代,更希望能有所創新。”
當時他和拍檔林同炎秉持一個信念,就是工程設計要考慮經濟、輕巧和美觀三個方面,而這一觀念日漸獲得業界的重視和效仿。有些發展商委託其他建築師設計好的工程計畫不能推行,上門來求助。經林氏公司變更設計後,節省造價、使業者如期完成計畫。由於林氏公司在多次競爭中屢屢獲勝,引起部分同行的不滿和嫉妒,他們聯合起來向加州政府主管核發工程師執照的委員會提出控訴,指控林氏公司的設計在安全係數上有問題,將經不起地震、颶風的考驗等。委員會根據由反對林氏公司成員擔任的複審者的報告,將情況呈報加州檢察長,想撤銷林氏公司執照。
危急關頭楊裕球站了出來。他據理力爭,打了5年官司。時至20世紀70年代初,世界發生多處大地震,阿拉斯加、洛杉磯、委內瑞拉等地皆成災區,洛杉磯的榮民醫院全部震倒,而相鄰的由林氏公司設計的一家新醫院則毫髮無損。在阿拉斯加和委內瑞拉等處,林氏公司所設計的建築物均無問題。當時全世界各報章雜誌均有大量報導,引起轟動。不久,公司律師就接到了對方來函,表示願意撤回控告和解。
這樁工程界訟案結束後,美國最權威的《工程周刊》曾大幅刊登經過詳情,並頒發卓越工程師獎,楊裕球受邀領取獎狀,多年來的“冤屈”終於澄清。
在美國舊金山,林同炎和楊裕球兩位以橋樑建築工程揚名國際的華裔傑出人物,在高樓大廈建築工程方面也享有同等的聲譽。
林氏公司主持設計了美國許多重要建設,推廣了許多新技術的套用,成為一家有活力、有影響的公司。舊金山灣區多地震,許多重大建築,如莫斯科尼會議及展覽中心、舊金山機場工程都請楊裕球參與設計。灣區地震測試站的儀器也特意安裝在楊裕球設計的一幢公寓建築內。
舊金山中國城30層高的“假日旅館”的設計,為業主節省了大筆造價。假日旅館公司總部獲知後,要求全市待建的4家假日旅館的結構全部交給林氏公司設計。隨後,楊裕球承接了蘿拔山高級公寓大廈、舊金山第一家30層樓的老人院、舊金山日本城的寶塔等大工程的設計。在亞太地區,林氏公司的服務建築項目連連不斷。重大項目有香港紅磡體育館屋頂、新加坡40層高的摩天大樓、尼加拉瓜首都美國銀行大樓、菲律賓高級住宅群、台北市忠孝橋、台北高速公路圓山大橋、台北市捷運工程、台北市捷運高架工程、台灣國際機場航站大廈等。
值得一提的是尼加拉瓜美國銀行大樓,1972年12月23日發生6.8級大地震,無數高樓大廈倒塌毀壞,獨有林氏公司設計的19層高的美國銀行仍立於廢墟中,堪稱當時世界工程界的奇蹟。楊裕球說:“我們設計的美國銀行大樓,除了樓梯間門上的次梁裂開外,沒有損傷。此大樓在大地震中未倒塌一事,給公司帶來極大的宣傳效果,歐洲許多工程師結隊來訪,詢問設計時的考慮。因為大樓平面是方形,中間為樓梯與電梯間等也成方形,所以垂直方面的地震頻率約略相等。基本是剪刀牆設計,因其本身的剛度大,所以頻率也接近地震之頻率,而地震力大,導致剪刀牆間的次梁裂開,變成4個抗震單元,其頻率大增,而總地震力反而減小,也等於說有了第二道防線。”這一設計思路讓楊裕球蜚聲海外。
2004年,楊裕球榮獲全美傑出亞裔工程師獎。

從浦東開發到西水北調


楊裕球離開故鄉時才21歲。改革開放後,他回到大陸考察,決定要為祖國做些事情。林同炎首次提出“浦東開發區”構想,楊裕球對其也有重大貢獻。上世紀80年代初期,浦東開發區構想由鄧小平拍板定案。林同炎和楊裕球提出在黃浦江上建造橋樑的建議。他們為建議造的第一座橋南浦大橋提供了3套方案,其中第一方案被採用,決定建成斜拉橋。
南浦大橋建成後,朱鎔基基到林氏公司參觀時,看到他們為美國俄亥俄州設計的一座橋樑,覺得很好,決定採用這一設計建造楊浦大橋。此外,黃浦江上的盧浦大橋號稱全世界最大跨度的鋼拱橋,設計時採用了他們提出的一系列最佳化建議,使造價節省了約2億元人民幣,並且提高了大橋的安全度,延長了盧浦大橋的使用壽命。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林同炎中國公司及北京、上海等數家合資合作公司相繼成立。1999年8月,楊裕球應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邀請,專程參加由中國建設部、國家計委主持召開的有關各省、市領導及有關部門參加的“國家基礎設施質量管理研討會”,做了題為“業主至上、質量第一、健全制度、創新局面”的專題演講,就當前基礎設施建設中有關設計、施工、監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科學、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和建議,引起強烈反響。
2000年,年逾八旬的楊裕球頻繁往來於舊金山與中國大陸之間,這一年內,他所乘的國際航班達9次之多,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每到一個目的地,他比年輕同行的精神還要好,下了飛機不顧休息,馬上投入工作,為交通建設項目作業務諮詢。三峽大壩完成蓄水後,楊裕球參加了三峽大壩工程問題的初期討論,他提出的關於三峽大壩五級船閘邊坡安全的建議獲得採納。
2005年,有關西水北調的構想也引起了中國高層領導的重視,他還為北京的城市建設和奧運場館的設計建設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朱鎔基總理與楊裕球親切交談朱鎔基總理與楊裕球親切交談

雖在異鄉,心思母校

2009年9月21日,西南交通大學原副校長白家棣教授向陳春陽校長轉交了一封來自大洋彼岸的信。此信為老校友楊裕球學長懷念同門校友林同炎先生之口述筆錄。陸恂如學長為此專程致信陳春陽校長,述說原委,並對母校發展寄予殷殷期盼。校友真情,感人至深。現將白家棣教授、陸恂如學長和楊裕球學長的來信向讀者呈現,以利於我們循著老學長們的足跡,更好地為母校的發展、振興做出貢獻。
陸恂如學長致校長陳春陽的信
尊敬的校長先生:
現將老校友楊裕球學長口述“懷念林同炎學長”的筆錄複印件隨信寄上,並簡略說明如下:
我們這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畢業於唐山交大,後來移居美國的老校友,在美數十年來,無論是在生活上、事業上還是在社會關係等各個方面,都離不開校友之間的扶持、照顧與互相幫助。而林同棪、楊裕球兩位學長六十餘年風雨同舟、親如骨肉、戮力同心、艱苦創業取得的輝煌成就的事跡,更是老校友之間互相合作的典範,也可以說是母校校史上的一段佳話。
裕球學長1943年在母校土木系畢業後即赴陝西應聘到同炎學長(母校1931屆)創建的工程公司工作,以後一直得到同棪學長的關愛、提攜。1959年兩位學長在美國合力創建了“林同棪國際公司”(T.Y.LIN INTERNATIONAL),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從只有4個人的小公司迅速成長為業績遍布美國、中南美洲、東南亞以及台灣、香港,擁有多家分公司、員工達700餘人的大型顧問公司,蜚聲世界土木工程界,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有數十位交大校友先後在公司擔任重要職位。兩位學長一直共事到二十一世紀初才相繼退休。
裕球學長在1999年寫的小傳中回憶他當初投身祖國大西北,應聘到同炎學長處工作的情景時說:“此一去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事業的方向,一直到現在仍舊與林同棪老前輩朝夕相處,可說是吾終生的導師。”今年裕球學長已92歲高齡,3年前患記憶力喪失的老年病,許多往事都已失憶,唯有同棪學長對他的深厚情誼仍然一直拳拳於懷。在他病情緩解的時刻,他就懷念六十餘年來同棪學長對他的提攜之情,並一再囑咐他的三兒、兒媳把他的口述筆錄下來,要公諸於眾,讓後代永遠不要忘記。裕球學長這樣真誠的、終生不渝的高尚情懷,感動著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希望母校老師和同學們也從中得到啟示與鼓勵,更加珍惜同窗、校友情誼,更加珍惜母校榮譽,在前進的征途上,團結友愛、互助共勉、不斷取得更好的成績,爭取更大的光榮!
專此,謹祝
教安
1943屆校友 陸恂如手啟
懷念林同棪先生
近年年歲大了,常常思念往事。念及我一生得到林同棪學長事業、生活等各方面的幫助,常想為文記之,但有力不從心之感。林同棪先生逝世轉眼已六年,我對他的提攜之情,永伴我生。
楊裕球
2009年7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