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中學

楊萬中學於1975年9月自楊萬國小附設國中班獨立出來,首先命名為麻栗坡縣第五中學,後更名為麻栗坡縣楊萬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創建至今已有34年的歷史。學校位於麻栗坡縣東北部,座落在楊萬鄉楊萬村委會犀牛堡村民小組,距縣城75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萬中學
  • 創辦時間:1975年9月
  • 歷史:34年
  • 教職工:44人
歷史沿革,基本情況,地理位置,教職工,學生情況,校舍建設,辦學特色,辦學理念,素質教育,師資力量,教學成果,

歷史沿革

楊萬中學於1975年9月自楊萬國小附設國中班獨立出來,首先命名為麻栗坡縣第五中學,後更名為麻栗坡縣楊萬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創建至今已有34年的歷史。

基本情況

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麻栗坡縣東北部,座落在楊萬鄉楊萬村委會犀牛堡村民小組,距縣城75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這裡群山環抱,綠樹成蔭,交通便利,環境清幽,是學習的理想之地。

教職工

學校現有教職工44人,其中女18人,少數民族17人。學歷結構:本科31人,專科13人;職稱結構:中一(小高)11人,中二(小一)21 人,中三(小二) 5 人,未定級7人。體育、音樂、美術教師配備齊全,均為專業畢業,獲得相應教師資格證書。

學生情況

學校招生覆蓋全鄉7個村委會 1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353人,學校服務半徑22千米。
學校現有教學班16個,在校學生809人。其中女生數346人,占在校生總人數的42.77%,少數民族566人,占在校生總人數的69.96%。

校舍建設

學校占地面積70004平方米(包括耕地及大片的荒山),校舍大部分為鋼混、磚混結構,有少量磚木結構,建築總面積5723平方米。包括2002年上級撥款94.0517萬元,新建楊萬中學教學樓一幢,面積1824平方米。2006年上級撥款130.87萬元,新建學生食堂和學生宿舍各一幢。其中學生宿舍建築面積991.78平方米,學生食堂建築面積414平方米。2007年5月25日動工修建綜合實驗樓一幢(義大利項目),總投資近200萬元,總面積1864.9平方米。2008年6月對校園進行整體規劃,2008年9月竣工。學校現有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光碟播放室、衛星接收室、圖書室、閱覽室各一間,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準備室、儀器保管室各一間,實驗用房總面積457.2平方米。有標準籃球場2塊,200米的環形田徑場1塊,田徑場內設定1個沙坑。教師廚房總面積223平方米。廁所總面積90平方米。門衛值班室12平方米。所有這一切新建設施均已投入使用。
同時,學校按照上級檔案要求,籌措大量資金,相繼購買了壘球、跳箱、軟式排球、籃球、排球架、體操墊、拔河繩、劍、發令搶等器材,製作了單雙槓,進一步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器材配置。

辦學特色

辦學理念

學校自創辦以來,注重人文建設,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辦學理念。以科研為先導,以課改為載體,崇尚關愛,追求卓越。學校風氣正、學風濃,全體師生員工同舟共濟,銳意進取。經過多年的風雨歷程,學校管理工作已走向規範化,正向文明示範性學校邁進。學校的發展變化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首肯,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得到了家長的好評。

素質教育

學校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並堅持以“德育為首位,教學為中心,創新為重點,體藝為特色”的辦學思想,逐漸形成了文化知識與體藝並行的長效培養機制。

師資力量

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為了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學校每學年組織一次課堂教學競賽,讓教師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研究中來,在教育的大海中吸取教法,博採眾長,以不斷促進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教學成果

在教學中,教師們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方法,認真研究教材,大膽地改進教法。通過努力,教學成績令家長滿意,教學方法受學生歡迎。2007年學校九年級學生參加中考,參考率、鞏固率在全縣名列前茅,一名學生以633分的綜合成績榮獲全縣第二名。2008年學生參加中考,綜合成績大幅度提高,其中一名學生中考化學拿到了滿分(100分)。學校還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為推進楊萬鄉“普九”進程,鞏固“普九”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推動了楊萬鄉經濟、社會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