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碩(殘疾英語培訓師)

楊碩不幸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絕症)致全身無力、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從12歲就開始了在輪椅上的別樣人生,至今已2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殘疾英語培訓師
身殘志堅,媒體採訪,詩選,

身殘志堅

在這20年裡.....楊碩頑強向病魔挑戰,他鑽研《黃帝內經》、《中藥藥理與臨床套用》、《細胞和分子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有關醫藥書籍,自己給自己開藥方調治,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發展,打破了醫生關於“楊碩只能活到十五、六歲”的斷言,創造了醫學上生命的奇蹟。
楊碩身殘志堅,樂觀進取,他自學英語考取了北京口語高級證書, 並參加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英語大賽,榮獲北京決賽第三名,他完成了自己的詩集《醒來的海》,並被中國詩刊錄用,在有關報刊所發表,他製作了自己的網站,部落格,通過電腦網路把自己和社會和世界緊密聯繫起來,成為青年人刻苦自學的楷模。
楊碩自強自立、敢想敢幹。在同心創業的幫助下,他創辦了自己的“和銳森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勇敢的走出家門,租培訓場地、聘全職外教,辦起了和銳森英語培訓,為迎接奧運培訓人員數千名,同時他還免費為幾名盲童教英語,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服務社會,服務他人,成為當代殘疾人自強創業的典範。
楊碩 楊碩故事,楊碩創業楊碩 楊碩故事,楊碩創業
楊碩的事跡感動了社會,北京電視台“大寶真情互動”、“通向2008”,中央電視台“小崔說事”、“英語雜誌”、“體育英語”等欄目增多次報導了楊碩的事跡。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社會報也刊登了採訪文章,給楊碩以熱情的關注,大力的支持和鼓勵。
楊碩又在同心創業公司的支持幫助下,開闢了一個能為 更多殘疾人提供就業創業的新的平台.

媒體採訪

透明的祝福
楓兒
等待如此孤獨,
期盼如此寂寞。
等你的每分每秒,
月亮已露頭。
一個患先天性“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症”的殘疾男孩,一個雖只上完國小4年級卻完全靠自學通讀了尼采、黑格爾和愛因斯坦、霍金的22歲男孩,一個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時時刻刻在詩歌中袒露心胸的樂觀男孩,楊碩身上煥發出的激情使我的採訪始終洋溢著歡笑。
一上來我就開門見山:“你是怎樣喜歡上詩歌的?”
楊碩笑了,眼睛在鏡片後閃閃發亮:“好多人都問過這個問題,其實理由特簡單——因為有病,四肢無力,不能支撐我長時間地看書寫字。”所以我選擇文字簡短但能讓人不斷思考回味的東西,比如哲學、物理,還有詩歌。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對於我來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遙遠,我渴望與人交流但機會很少。徐志摩說過一句話——詩人的一生都是寂寞的。無法時時與人相處,更無法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風雨,我的世界很寂寞。雖然我還並不是詩人,但很想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內心,觸摸自己的靈魂。”
與楊碩交談,面對他的坦誠你也不得不很坦誠,而且有時坦誠得直言不諱:“你讀了不少詩人的作品,你認為在你一開始的創作中有沒有模仿他們的地方?”
“我一開始很喜歡徐志摩,後來又看了很多朦朧派的作品,喜歡北島、舒婷。他們詩中那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情很觸動我,也是我著意感悟的地方。有時一靜下來,我的腦子裡就會出現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或者是特別迫切想表達出來的情感,於是一揮而就。寫第一首詩《等待》就只用了2分鐘。我的詩歌肯定有許多需要推敲之處,但卻是我那一刻的真情實感。”
這樣的創作速度還是很驚人的,而且他詩歌中的韻味也頗感人。
“我認真讀過你的詩,其中一些句子很是感動我,比如‘黑暗裡無助的渡客/能拉住黎明的纖么’‘天邊有幸福嗎?/無數的人在遠征/城市裡有幸福嗎?/無數的人在此逗留’‘把泥水般的經驗釀成美酒/斟滿歲月的聖杯/來為這夕陽暢飲’等等,你認為詩歌在你的生活里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一談到詩,坐在背光處的他,臉上那抑制不住的興奮仍能從遠處感染我:“這兩天我有一件特別特別高興的事,《詩刊》決定刊登我的一首新詩——《醒來的海》。當聽到這個訊息時,我的內心可以用‘狂喜’二字來形容。父母說我好像比考上清華還高興。是的,這樣一個具有權威性的全國性詩歌刊物能選登我的詩,對我真是極大的鼓舞。其實我學寫詩還只是今年的事兒,也才寫了五、六十首。價值和成就感對我來說很陌生,但這件事卻真真實實是我內心的一個成就。”
我使勁地點點頭,惟恐他會覺得我不夠誠懇。但又分明感到他並不是真的需要我的點頭,他需要的是理解:“這應該說是你的執著成就了你。”
這回輪到他點頭了:“我相信執著。愛因斯坦因為執著發現了相對論,霍金因為執著寫出了黑洞理論。”
“我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對物理這樣理性難懂得的東西,你的興趣來自哪裡?我可能一輩子都想不起來去看相對論,也可能是思維的定式告訴我我不會看懂的,我想像我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其實相對論沒有那么艱澀,你只是沒有翻開它的勇氣罷了。愛因斯坦說自己永遠是一個老小孩。你想一個老小孩寫的東西實際上也是很感性的,他是想讓別人懂而不是想讓別人不懂。之所以是他發現了這個理論也不過僅僅是他比別人多往前走了一步而已。”我不得不驚訝他談到這個話題的輕鬆自如。
“你不會告訴我你的理想是成為一個物理學家吧。”
他哈哈大笑起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小時候相當太空人。但後來我知道這個理想對我來說太難了。於是我又想當法醫。直到今天這也還是我的理想呢。為此我看了很多關於哲學、心理學、偵破學、醫學的書。
看到我逐漸睜圓了的眼睛,他卻表現出不以為然:其實我能看這些書是因為我有時間,如果可能你們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也許吧,但我們的時間都到哪裡去了呢?
在BBS上發表我的詩歌,在聊天室跟別人神侃。我不說,他們根本才不到我是殘疾人。有個網友說跟我聊天還以為我是一個十足的陽光男孩呢。真的,如果我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我肯定挺‘壞’的。哈哈哈……”
朗朗的笑聲打動了我,我相信。
“是不是可以這樣說,雖然你身處逆境,卻毫不悲觀。”
“不。”這個問題讓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我認為每個人都會有悲觀的時候,尤其是像我這樣的殘疾人,心理失衡的狀態肯定會有的,但只是怨天尤人又能怎樣?既然生活是這樣選擇了我,我就有權利把生命進行到底。我想可以說哲學是我人生旅途上很重要的良師益友。從小我媽媽就教育我,戰勝病魔、戰勝自己就是成功。我看書,從中學會了正視一切,包括人生的磨難和人性的優劣;也從中知道了在暫時的悲觀情緒後要永遠保持樂觀。
我一直堅持每天做康復鍛鍊。跟我得同樣病的很多人都臥床了你看我還可以坐在輪椅上跟你聊天,有時一上網就一個下我的每一天都是從死神手裡奪過來的,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永遠這樣坐著跟大家交流。”
“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像你這樣的,這是我的心裡話。”
“不,有很多很多人做得比我好,我也不過是在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罷了。”
生命里那足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是美麗的。
此時,我的心裡充溢著祝福,對楊碩,也對天下所有的人。
——摘自2001年10 月25日《中國社會報》他在與上帝賽跑
年僅22歲的楊碩士個身患絕症的人,但當你聽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談尼采、黑格爾,聊哲學和文學,侃網上交流與《黃帝內經》時,也許你會對眼前這位胖乎乎的、生就一張娃娃臉和一雙笑眼的小伙子產生出幾分欽佩和感動.1987年,楊碩8歲.那一年的春天,在青島上國小的楊碩突然開始莫名其妙地摔跟頭了.細心的媽媽最早發現了兒子有點兒不大對勁:最初是跑步的時候挨摔,很快就變成平地走著走著也摔跟頭;上樓,別的孩子一路小跑,楊碩卻只能一步一階地邁.爸爸媽媽著急了,帶他到當地醫院檢查,倒也沒查出什麼毛病來,只說是缺鈣.
楊碩(殘疾英語培訓師)
父母帶著楊碩在青島治療了一段時間,卻不見起色.小楊碩的跟頭照摔,而且越來越頻繁,甚至出現了輕微外力作用下的骨折.為了給兒子治病,母親遲淑敏帶著楊碩來到北京,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北京的權威醫院診斷出楊碩患的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這是一種世界性疑難病症,有史以來,還沒有一位得這種病的患者痊癒過.醫生的話充滿同情卻又毫不留情: “這孩子最多只能活到16歲!”
如遭雷擊!如在夢中!年僅8歲未諳世事的孩子竟然被判了死刑!
面對這個不能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楊碩的父母把眼淚吞進了肚子裡.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費盡心力,放棄了在青島安逸舒適的生活,一家人調進北京,毅然踏上了漫漫的求醫之路.西醫無效就吃中藥,吃了多少?已無法計算,反正家裡為此熬壞了6隻藥鍋.給楊碩治病,成了這對年輕夫婦生活乃至生命的全部.他們似茫茫濃霧中一對艱難的跋涉者,哪裡透出一絲光亮就不顧一切地撲過去,滿懷希望亦且永不絕望.楊碩在輾轉反覆的治療中堅持讀書,到了國小四年級,終於難以為繼,休學了.父母的焦慮與關愛,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苦難催育了成熟,十幾歲的孩子,已經懂得了怎樣分擔、稀釋父母的痛苦.遲淑敏說,有一段時間,他們每天帶著孩子往返於北京永安路和八大處之間做電氣功治療,“孩子特懂事,500伏的電刺激治療,開始時楊碩疼得直哭.後來,孩子不哭了,疼成那樣了,居然還唱歌.問他為什麼唱歌,他說:不能哭,一哭,媽媽會著急.”
楊碩說,自從自己得了病,媽媽就從來沒睡過一個整覺,因為楊碩不能動,他夜裡想換個姿勢或者翻個身,只能叫媽媽. “媽媽睡覺特別輕,只要我一叫,她馬上就能醒,給我得感覺是,媽媽好像隨時都是醒著的.”楊碩坐在輪椅上仰起臉對我們說.他的臉上,綻開著一個燦爛的笑,洋溢著幸福、開朗和自信.
在確診後最初的幾年裡,楊碩的父母沒敢對孩子吐露真情.16歲,正該是人生的花季,是人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告訴孩子:你只能活到16歲.這太殘酷,太殘忍,不但說不出口,而且連想都不願這樣想.楊碩15歲那年,父母經過慎重考慮,把這個不忍說也不願承認的殘酷的現實告訴了楊碩: “你這種病,在目前情況下多半是治不好了.而且,得了這種病,估計壽命也會比別人短……”
楊碩聽了,反應很平靜.也許,小小年紀便沉疴即久的楊碩對生命的意義自有一番特殊的感情.總之,他平靜甚至可以說是勇敢地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
碌碌無為地等待死亡,還是扼住命運的咽喉,在奮鬥中體驗生命的美麗和生命的價值?楊碩選擇了後者.
只有國小四年級文化水平的楊碩開始自學了.哲學、物理學、英語、日語、文學、醫學,甚至還潛心研究<;皇帝內經>.兩年前,他覺得心臟不太好,便根據書上記載的病症和藥方試著給自己開藥方,讓父親到同仁堂坐堂醫生的認可,吃了十幾副後,感覺好多了,直到現在,楊碩每天都給自己診脈,有什麼不舒服,就自己開個藥方,對症下藥,居然屢試不爽.學醫學到這個份兒上,恐怕也不是等閒常人所能企及的,別忘了,他只上過國小四年級.
楊碩絕大部分時間是呆在家裡,可以說是足不出戶.可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對於外面那個“精彩的世界”,他所知頗多.外語和電腦,是當今社會安身立命的兩大法寶,坐在輪椅上的楊碩也不甘落後,自學了英語,已經能用英語與遠隔重洋的美國網友聊天了.當然,他“聊天”的語速快不了,因為他不能在鍵盤上直接打字,只能用滑鼠一個一個地點螢幕上的鍵盤.楊碩告訴筆者,他最崇拜史蒂芬.霍金,霍金是19歲正上大學時患的“進行性側索硬化症”,整個身體的肌肉都萎縮了,卻以頑強的毅力研究物理學,在國際物理學界卓有建樹.當別人問霍金何以取得如此成績時,霍金說,因為我全身都不能動了,只有大腦還在活動.楊碩說,霍金的病和我的一樣,霍金能做到的,我也應該做得到.他買了霍金寫的所有著作,並由此對現代物理學發生了興趣,繼而又學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他想繼續深入研究時才發現,由於沒有受過最基礎的訓練,想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又轉移目標,開始研究徐志摩的現代詩.讀了詩,就忍不住想小試一把.坐在輪椅上,他寫了不少詩,試著給報社投稿,居然就發表了.
除了寫詩,他寫寫過散文,採訪時,我們拿到了其中一篇,題為《媽媽的笑》:
“我的媽媽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她曾經下鄉插過隊,在陝北一呆就是十幾年,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但從我記事以來,她的臉上總掛著微笑,有時我說她是傻笑.其實她的笑很美.有一種堅強和自信的美麗,而且還略帶滄桑.她的笑也間接影響到我,記得我七八歲時被診斷出得了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醫生說我會慢慢地失去走路的能力,最後導致癱瘓,壽命也沒別人長,並且目前尚無治療辦法.但媽媽總說你要面對這一切,你一定要堅強,你永遠不能放棄.我現在才明白媽媽比我更難過,但她總是微笑著面對這一切.也許對每個人來說微笑都是很容易的事,可是媽媽的微笑對我是一種鼓勵,是一種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精神.現在我已長大,更能明白作為父母的那份辛勞和那份愛.也許我永遠不能站起來了,但媽媽的微笑會陪我面對一切,面對人生的苦難與歡樂,幸福與成功.”
這篇散文雖然稚嫩,但它卻是一種真情的流露.可以想像,病榻上孤寂無助的孩子面對媽媽的微笑時,會感到怎樣的溫暖和慰藉.楊碩告訴我們,媽媽的兩個手腕都有傷,那是經常抱他進衛生間、幫他做體操時累傷的.他想給母親減輕負擔,曾試著在網上登了兩次求職啟事,可喜都沒有回音.他還有一個想法:聯絡病友們交流治病的體會.對自己的病,他所知頗多,聊起來,各種術語一串一串的,儼然一位小專家.
楊碩興趣廣泛,愛好挺多,什麼都想知道,都想涉獵一翻.父親建議他認準一門鑽研,爭取學有所專,可他說,到也沒拿定主意呢.他說,我得趕緊定下目標,認準一門苦心鑽研,因為我在和上帝賽跑.
“和上帝賽跑”!多么豪邁而又充滿自信.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對生命科學的認知程度遠遠落後於其他自然科學領域,這不能不說是人類的一大缺憾.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彌補這一缺憾,把當今世界上所有的疑難病症統統征服.牛漢真言提攜後輩殘疾詩人楊碩受人關注
日前,北京宣武區文化文物局、北京市宣武區作家協會在宣武區社區服務中心主持召開了殘疾人楊碩詩歌作品研討會。詩人食指、韓憶萍、崔墨卿、任洪淵、王恩宇、陳萬鵬、張慶和,作家曉白、劉孝存,北京作協副主席、《北京文學》主編趙金九等與宣武區關心楊碩的領導和區作家協會的詩人、作家40餘人參加了研討。
會上,李金龍宣讀了現年78歲的著名老詩人牛漢看過楊碩詩歌后的評論:楊碩雖是個不幸的年輕人,但他發現了詩、發現了人生的詩意……很美的情感。他很堅定,完全不同於的世俗市場上的那些人的感情,他不是一個專業的詩人,文化不如別人,但他的追求不能用文化高低去衡量,他已經超越了文化,超越了世俗,我非常感動。有些詩雖不完整,但情感非常動人,自言自語,純粹的發自內心的感情,他在不幸的命運面前很平靜,尤寫到對生命的感悟,有他自己的獨特的人生思考,對大自然的奧秘有很新鮮的感覺,我喜歡他寫的《等待》,很完美。我眼睛不好,是用放大鏡看的,這首詩很完整。一個人寫一輩子詩,也許他完美的詩只有三首五首,也許有的詩人一輩子一首好詩都沒寫出來。但這個年輕的詩人,這么不幸,他用全部生命來執著地追求生命的意義,寫出了完整的詩。如果沒有詩,他也許更為不幸,這一點跟我相同。我與詩相依為命,詩拯救了我牛漢,讓我活得堅強,我覺得他有了詩,可以和詩相依為命,這是當今年輕人不具備的,我很感動,有的詩我看了好幾遍。你們宣武區作家協會召開這個研討會很好,很有眼力,我雖然去不了研討會,但我的心到會了。你們寄來的這個沒有發表過的詩集,我看超過了好多有名的詩人出版的詩集,為此我十分珍惜。我希望他長命,希望他不斷地寫下去,我相信:詩會讓他長命的。
詩研會上,作家、詩人們情緒激動,各暢已見,侃侃而談,對楊碩的詩歌進行了充分而切實際的研討。憨厚的詩意、熱烈的氣氛感染著每個人,楊碩自強不息的品格,以微笑面對人生不斷努力學習的拼搏的精神,使每個在場的人都深受感動。
楊碩,現年22歲,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屬世界性疑難病症。但他堅強不屈,對未來充滿希望,以微笑面對人生,和上帝賽跑,正如他在詩中寫的那樣:
蒼天啊/你鎖住我的肉體/鎖不住我的歌……
李金龍在發言中說:著名詩人艾青曾寫過這樣一句話:為什麼我的眼裡滿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在當今詩壇上,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激進,有的恬靜,有的閒適,有的令人感動,有的發人深省。楊碩的詩對我們是一種激勵,對廣大青少年更是一種激勵,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雖有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命運,但有共同的目標,我們都深愛這我們的土地,都深愛著我們的母親,所以,才有了這次詩的盛會,詩的意義。因為,詩是精神的需求,詩是生命的觀照,詩是心靈的慰藉。希望楊碩能更多的地了解我們這個偉大而美好的時代,因為,詩更是時代的歌唱。
研討會開了整整三個小時,始終氣氛熱烈、感人。
——摘自2001年9月2日《北京日報》靠一根食指敲出別樣人生
每天脫衣服都是靠助手完成的,但開班以後,楊碩每天風雨無阻,準點上班。攝/記者 黑克
只上到國小四年級,卻取得英語口語的高級證書;在輪椅上坐了11年,卻資助並輔導兩名盲童進行英語學習;被預言生命會終止在16歲,但已經25歲整了;自己開藥方治病,自修物理、哲學,寫詩並結集成冊……他叫楊碩,一個只有肩部以上部位能活動的男孩兒。曾經有人問楊碩:“如果給你一天的時間做一個健康的人,你會做什麼?”他毫不猶豫地說:“我要跑,不停地奔跑……”
楊碩,楊碩的故事,楊碩創業楊碩,楊碩的故事,楊碩創業
“奔跑,不停地奔跑。”這在常人看來隨時都可以實現的事情,對於楊碩,也許就是一個永遠也實現不了的夢想。
自己研習《黃帝內經》 16歲闖過了生死關
第一次見到楊碩,是在他的辦公室里,這個不大的房間被一扇玻璃門隔成兩部分,裡面是教學區,而外面就是他和助手的辦公室。電腦後面探出一張胖胖的娃娃臉,鼻樑上的眼鏡鏡片很厚。見到有人來,他笑得像個孩子:“他們都叫我小屁孩兒,估計我是長不大了。”他憨憨地笑。
一隻手放在滑鼠上,由於肢體不能運動自如,他只能靠食指來點擊網路,而就是這隻手,也要助手的幫助才能順利地放到滑鼠上,楊碩就是這么學習和工作的。除了點擊滑鼠,他的手已經再也騰不出一絲的力量來乾其他的事情。
6歲時,一次偶然的跌倒,楊碩腿骨骨折並留下後遺症,以後,稍有不慎,骨折就成了楊碩的家常便飯。8歲時,楊碩的病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醫生預言:“這個孩子只能活到16歲。”
知道自己的病情後,楊碩也偷偷地哭過,在夜裡也常常被噩夢驚醒,“我不想死。”楊碩總這樣在心裡默念著。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他自己研習《黃帝內經》嘗試著給自己開藥方,父親拿去同仁堂抓藥時,這個藥方得到了老中醫的肯定。“這孩子很有毅力,醫生說他只能活到16歲,如今他已經25歲了,還開創了自己的一番事業。”母親覺得欣慰。
為出國治病學英語 得了口語高級證書
楊碩臥室的牆上貼著大量的英語單詞表,“當初的動機是不純的,因為想要出國去看病,就必須先過語言關。”楊碩自言,那個時候天還沒亮,就爬起來聽廣播,後來有了電腦,就開始和外國人視頻聊天,“我的網友基本是外國人。身體的不適我無法左右,但語言又為我開啟了另一扇窗,口語水平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急速上升的。”英語讓楊碩找回了自信,取得了英語口語的高級證書。
最崇拜霍金 幫盲童學英語
楊碩最崇拜史蒂芬·霍金,他說霍金的病和自己一樣,身體肌肉都萎縮了,只有大腦還好使,但他卻寫出了《時間簡史》這樣影響全世界的著作。“我經常會有莫名的衝動,我知道我得趕緊定下目標,因為我在和上帝賽跑。”身體上的痛楚給了楊碩莫大的動力。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讓那些和我一樣身體有殘疾的孩子能走出自卑的陰霾。在父母的支持下,楊碩的英語培訓班在甘家口的一間小寫字樓里悄悄地開班了。“在設計正常班的同時,我特意為一些殘疾孩子開出了免費的課堂,教他們學習英語。”楊碩說。
每個周末,兩名盲童便成了這裡最特殊的學員。在這裡他們除了享受著正常孩子的學習資源外,還感受著這裡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呵護和關愛。
愛心引來志願者 最大願望出“磁帶”
楊碩的故事通過電視傳遞給了很多志願者,張然楊小娟就是其中的兩個。張然,這個曾榮獲英語辯論賽冠軍的大學畢業生,來到楊碩的培訓班義務教兩個盲童學英語。楊小娟,這個準大學畢業生,在邁進外企公司前一直在楊碩的培訓班裡幫忙,工作後,周末也時常來這裡忙裡忙外,“一個殘疾人的自強讓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在這裡有一份沉甸甸的感動和激情。”楊小娟談起在這裡的每一個時刻,記憶仍十分清晰。
“如果能將書里的內容都用聲音來傳遞,我想這些盲童可能接受得更快,”楊碩談起這兩個孩子學習的吃力突然變得很凝重,“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出一套專門的磁帶,現在也正在策劃和操作當中。”
“小屁孩兒”贏得眾人寵愛
熟悉楊碩的鄰居們都知道,這個胖胖的小伙子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在他所居住的甘家口社區,楊碩知名度很高。“瞧人家楊碩。”這句話成了小區里媽媽們教育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有時候,家裡人這樣說,自己心裡挺彆扭的,憑什麼自己身體健康卻被一個身體殘疾的人落在後面呢?”一名剛剛上高中的男孩說,“但事實證明楊碩的毅力和鬥志遠遠超過了我的想像,他現在成了我學習的榜樣。”
——記者手記
楊碩是快樂的,儘管在常人的邏輯里,他應該悲苦。
誠然,他的生命有缺憾,“奔跑”這個動作對他來說,這輩子都注定是奢望,但這個懷揣奔跑夢想的大男孩兒注定沒有孤獨,他的熱情在陽光中盡情演繹。
楊碩在支撐著讓自己的英語夢想延續,讓那兩個殘疾孩子的夢想延續。“我不知道這條路究竟能走多遠,但我會選擇堅持到底。”楊碩說。
他只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奔跑。
——文/記者 李巍巍

詩選

我不願在白髮給的理由里死去
這是唯一的答案
請給我榮耀
人群在跳躍 在我大腦的禮堂里演出
陰雲 這是今天的天氣
人群 淹沒我目光的墳場
——摘自楊碩的詩集《醒來的海》
“過了很久,我再次光顧我的文字。我很寂寞,沒人聆聽我的聲音。我很孤獨,我深愛著身邊的人,我想要一種證明,在我的內心裡激盪。我時時被限制著,像屋頂擋住了風雨。我在生活里埋下許多秘密,在沒有晚餐的傍晚釋放。我不願在別人的讚許中死亡,但我需要陽光,不願在悄悄的陰影里隱去。我在掙扎,在思索里擁有了,這讓我安靜。”
——摘自楊碩的詩集
醒來的海
雲翻滾著托起海的眼睛
目光頓時把天地映紅
鮮血般的儀式
伴著你靜靜醒來
遠處的地平線
開始變得更遠
腳下的海浪
瘋狂拍打著沙灘
海的心跳動了
仿佛要越出大地
越向藍天
告訴每顆被束縛的心
與我一起跳吧
一起去追求吧
一起讓我延續億萬年的夢
在每一次
海的吶喊里升華
你從不放棄
偶爾的退卻
也會使你更美
你用浪花去擊碎
想阻止你的岩石
告訴每一粒沙屑
我勝利了等待
等待如此孤獨,
期盼如此寂寞。
等你的每分每秒,
月亮已經露頭。
你如月,我如星,
你那高傲的目光,
可曾理會,
我這顆孤獨的星。
也許
我只是你寂寞時,
想起的一棵草。
孤獨等待著,
那麽靜,那麽輕……
風從我身邊吹過,
你從我眼前消失。
我無悔,
只願你在寂寞時,
低下頭,
聽風從你耳邊掠過,
那風是我的祝福生命列車
生命列車駛出人生的起點
只有單程旅行
這過客
好奇 單純 無邪
窗外景色在不經意間成為記憶
只恨迷茫的眼眸
沒留住一絲美景
這過客
企盼 吶喊 彷徨
那滾過黑夜的車輪
帶著黎明的勇氣
這過客
堅強 沉默 憔悴
那已滑過秋風的汽笛聲
仍不懂窗外景色的眼神
這過客
沉淪 放縱 無奈
那冬初的進站牌
在無雪的季節矗立
這過客
悔恨 嘆息 安詳
——楊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