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文(老炮手)

楊志文 老炮手 1946年在中山縣立中學肄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志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老炮手
楊志文其人,從文工戰士成長為炮位觀測員,敵俘虜技官培養一流炮兵,炮轟敵軍贏得戰鬥主動權,

楊志文其人

1946年在中山縣立中學肄業,解放前參加共青團地下組織,開始革命宣傳與情報工作,時年17歲。1949年10月,他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在炮兵、海軍服役6年,歷任觀察信號員、信號班班長。1950年參加解放萬山群島戰鬥,立三等功兩次。退役後,他長年從事金融會計工作,曾任珠海首屆審計學會理事,1991年離休。而今,楊老居住在香洲,頤養天年。
79歲的楊志文展示軍功章79歲的楊志文展示軍功章
59年前的5月25日,一支唐家炮兵乘風破浪,向萬山群島發起攻擊,見證了解放戰爭史上著名戰役萬山群島海戰的前後經過。這次見諸文獻的大規模戰鬥背後,他們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帶著種種疑問,記者昨日採訪了當年參加戰鬥,據老人介紹,近日他已接到《中共黨史人物傳》編委會信函,稱其已經被收錄進《開國將士風雲錄》,預計最快今年七八月份將出版問世。

從文工戰士成長為炮位觀測員

楊志文,至今珍藏著昔日戰鬥照片及革命軍人證書,“當年我18歲,一晃61年過去,很多事情還歷歷在目。”老人輕翻著歸類整齊的照片簿,不時還會拿出軍功章、各式獎狀給記者觀摩,一副陶醉神情。
“參軍保家衛國,哪個男兒不曾夢想過!”楊老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楊青山過去曾是中共地下黨,著名革命理論家楊匏安的堂弟,受家族影響,他從小就有入伍的心愿。在一次由兩廣縱隊組織的青年政治幹部訓練班培訓中,楊志文通過考試,被部隊徵召。因為讀過書,有些文化,他被安排到文工團擔任排長,負責革命劇務。
“部隊生活豐富多彩,即便是在戰事正酣的時候,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到哪裡去。”不到一個月時間,楊志文就由原部隊調至炮兵團宣傳隊。很快,戰鬥任務就下達了。
“這時已經是1950年春節,年三十晚上,炮兵突然接到上級指示,要求火速集結,解放海南。”當時的炮兵駐紮在深圳寶安一帶,需要急行軍至東莞樟木頭。半夜一點鐘接到命令,簡單吃過飯,1000餘人,擁有48門105毫米口徑山炮的部隊連夜起程了。這次緊急調集秘密進行,經過一天一夜才到達目的地。這時官兵還沒來得及架鍋做飯,新的命令又來了,“天亮前趕往中山,組織解放萬山群島的戰鬥”。
“命令下達很突然,部隊幾乎沒有思考的餘地。”這次緊張調防,讓楊志文意識到了戰役的重要性,在中山就地駐紮後,他所在的宣傳班也發生變化,被調整為炮兵一線戰鬥班,對於楊志文來說,一切都需要重新學起。

敵俘虜技官培養一流炮兵

據楊志文回憶,炮兵團進入中山後分散到大環、東椏、西椏、石岐等區域,而他所在的部分則被調往現在的珠海地界,司令部設定在下柵外沙,另外在唐家、淇澳也有兵力調配。
楊志文(右二)開戰前和戰友在唐家灣合影楊志文(右二)開戰前和戰友在唐家灣合影
“我們在唐家灣山房路附近的三間廟紮營,修整、集訓全在這裡進行。”楊志文被安排進行炮位偵測,這是一項獨立作戰,且至關重要的兵種,“有人說我們是大炮的眼睛,不假,觀測不準確,攻擊不到位,將貽誤戰機。”但當時的駐地恰好弄到了4門口徑150毫米的榴彈炮,相比其他部隊裝備的“105型”射程更遠,精度要求也更高,操作更為專業。“可惜沒人懂得這種炮的參數計算,大家手握利器,心裡卻愁得很。”
為解燃眉之急,上級專門安排一名被俘虜的國民黨技術軍官前往三間廟。“這人挺隨和,像是搞技術的,並且轟擊神準。”楊志文還記得,此人當時換上解放軍的軍服,胸牌印有炮兵字樣,部隊戰士都很敬重他。
和現在遠程炮擊可通過計算機控制不同,過去炮兵測算距離、高度、仰角等參數完全靠紙筆及簡單的光學觀測器件。楊志文和戰友拿到了一套炮對鏡和測距儀,前者用來初步測算炸點與距離,然後用後者進行精確測算,最後再根據落點坐標,通過幾何運算俯仰角度,耗時僅幾分鐘,一套完整的炮位數據就完成了。
“這名教官算是傾囊相授,後來證明這套技術相當有效。”楊志文告訴記者,除了在解放萬山群島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有了一技之長的炮兵在後來的警戒防衛中也當仁不讓。據說,海戰後,常有英、美、葡等國的大型艦隻滋擾萬山海域,進行秘密偵察。我方炮兵發現,用上述方法校準炮位,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就還以顏色:第一炮轟擊艦首,第二炮攻擊艦尾,第三炮打艦身,彈無虛發。“一般情況,吃了前兩炮,敵艦就乖乖溜走,不敢進犯。”

炮轟敵軍贏得戰鬥主動權

很快進入5月,經過一個多月的軍事訓練,楊志文所在的炮兵團開始醞釀對萬山群島國民黨守軍進行最後攻擊,此時還有另一個重要任務,徵集渡海船舶。
“多數是當地百姓提供的漁船、民船,另外還有國民黨起義艦艇。”楊志文說,當時起義艦艇包括解放號、奮鬥號、先鋒號三艘炮艦,以及國楚號、桂山號兩艘中型登入艇。楊志文被安排在解放號上當信號員,隨炮兵一道參與東澳、黃茅、竹洲、大萬山等島嶼的解放戰鬥。
起初,敵眾我寡,曾造成重大傷亡。一次,解放號、先鋒號和搭乘兩三百名官兵的桂山號登入艇因大霧誤入敵軍垃圾尾區域 (後命名為桂山島),登入艇隨後擱淺,遭敵人第二艦隊,以及守島敵軍夾擊,全艇官兵奮死還擊,除兩人生還外,終因寡不敵眾,餘下人員全部陣亡。解放號、先鋒號所幸返回。
5月25日天剛剛亮,接到全面作戰指令後,唐家駐守炮兵兩個營配合步兵從後環乘船發起攻勢,楊志文隨部參戰。此後,萬山海戰一直持續到當年8月份才勝利宣告結束。而在此次戰鬥中,炮兵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有炮兵團配合,解放軍所到之處敵人潰不成軍,很多都是邊打邊退,最後登船逃往外海。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生還人員包括一名部隊副政委和他的警衛員。遭敵人攻擊時,前者身負重傷,不省人事。敵人打掃戰場,警衛員用鮮血塗滿兩人全身,機智地避開了敵人。事後,警衛將副政委背到一處山洞隱蔽、修養。其間,島上槍炮聲不斷。三天后,桂山島上突然響起解放軍嘹亮的晨號聲,警衛奉命偵察,這才知道原來解放軍已經解放竹洲島,兩人獲救。
“他們錯過了後面的漂亮仗,我們已經為死難弟兄們報了仇。”楊志文說,爾後各戰事我軍勢如破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