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論熒惑

《楊嗣昌論熒惑》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楊嗣昌論熒惑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計六奇
  • 作品出處:《明季北略》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楊嗣昌論熒惑
戊寅四月己酉醜刻,熒惑去月僅七八寸,退至尾初度,漸入心宿,兵部尚書楊嗣昌上言:古今變異月食五星,史不絕書,然亦觀其時。昔漢元帝建武二十三年,月食火星,明年呼韓單于款五原塞。明帝永平二年,日食火星,皇后馬氏德貫後宮。明帝圖畫功臣於雲台。唐憲宗元和七年,月食熒惑,其年田興以魏博來降。宋太祖太平興國三年,月掩熒惑,明年興師滅北漢,遂征契丹,連年兵敗。今者月食火星,猶幸在尾,內則陰官,外則陰國,皇上修德召和,必有災而不害者。給事中何偕糾之,古人謂月變修刑,又言禮虧則罰見,熒惑;誠欲修刑,莫如右禮。誠欲右禮,莫若修刑。楊嗣昌縷縷援引,出何典記。其言款塞者,欲藉以伸通市之說也。其言元和者,欲藉以伸招撫之說也。其言太平興國連年兵敗者,欲藉以伸不敢用兵之說也。附會誠巧,矯誣實甚。至所述永平皇后等語,一篇之中,三致意焉。臣更不知其所指斥矣。嗣昌復疏自理,但言科臣以危機中臣。不復及通市招撫事。戶部主事李鳳鳴,亦言火星逆行,常而非變。給事中解學尹糾其諂,然實考嗣昌所引年月俱謬。
按紀略四月十六日己酉夜,熒惑去月僅七八寸,至曉逆行尾八度,掩於月。至五月初五日丁卯夜,熒惑退至尾初度,漸入心宿雲。予少時每夕見月角一星烺而赤,相距五寸許。竊疑何若是之近,越三月仰觀如故。或語予云:此星在月上大不佳,當主天下亂,予心志之。

作者簡介

計六奇(1622~約1687年),字用賓,號天節子,別號九峰居士。江蘇無錫縣興道鄉(今前洲、玉祁一帶)人,明末清初史學家。從小家境貧困,早年寄讀塾館。十九歲隨岳父杭濟之就讀於洛社,二十一歲在母舅胡時忠家讀書,為邑諸生。入清後,曾於順治六年(1649)、順治十一年(1654)兩次鄉試,不舉。從此無意科舉仕進,在無錫、蘇州、江陰等地,以坐館教書終其一生。著有《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二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