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營養診斷

植物營養診斷,是指根據植物形態、生理、生化等指標並結合土壤分析判斷植物營養元素豐缺狀況的方法(技術)。最早的診斷方法是根據植物的葉色、植株發育程度及缺素和元素毒害的症狀等形態方法判斷植物的營養狀況,隨後,外形診斷與土壤、植物養分含量分析相結合,逐步奠定了由定性走向定量診斷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植物營養診斷形成一門獨立的技術科學並用於生產。70年代以來,隨著植物營養診斷手段的多樣化及分析技術日趨成熟,出現了診斷施肥綜合法(簡稱DRIS),使營養診斷由原來單一元素的診斷走向多元素的綜合診斷,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酶學診斷的套用也使診斷時期提早,從而提高營養診斷的價值。營養診斷的出發點是確定植物產量形成與植物體或某一器官、組織內營養元素含量之間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營養診斷
  • 外文名:Plant nutrition diagnosis
  • 拼音:zhiwuyingyangzhenduan
  • 類型:診斷
正文,

正文

植物組織內某種營養元素處於缺乏狀況,即含量低於養分臨界值(植物正常生長時體內必須保持的養分數量)時,植物產量隨營養元素的增加而迅速上升;當植物體內養分含量達到養分臨界值時,植物產量即達最高點;超過臨界值時,植物產量可以維持在最高水平上,但超過臨界值的那部分營養元素對產量不起作用,這部分養料的吸收為奢侈吸收;而當作物體內養分含量大大超過養分臨界值時,植物產量非但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即發生營養元素的過量毒害。為了診斷植物體內營養元素的含量狀況,通常採用下列方法:  ①形態診斷法。通過觀察植物外部形態的某些異常特徵以判斷其體內營養元素不足或過剩的方法(見植物缺素症)。主要憑視覺進行判斷,較簡單方便。但植物因營養失調而表現出的外部形態症狀並不都具有特異性,同一類型的症狀可能由幾種不同元素失調引起;因缺乏同種元素而在不同植物體上表現出的症狀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工作者,也難免誤診。此法不能用作診斷的主要手段(見非侵染性病害)。
②化學診斷法。此法藉助化學分析對植株、葉片及其組織液中營養元素的含量進行測定,並與由試驗確定的養分臨界值相比較(見表),從而判斷營養元素的豐缺情況。成敗的關鍵取決於養分臨界值的精確性和取樣的代表性。由於同一植物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化學成分及含量差異較大,套用此法時必須對採樣時期和採樣部位作出統一規定,以資比較。  ③酶診斷法。又稱生物化學診斷法。通過對植物體內某些酶活性的測定,間接地判斷植物體內某營養元素的豐缺情況。例如,對碳酸酐酶活性的測定,能判斷植物是否缺鋅,鋅含量不足時這種酶的活性將明顯減弱。此法靈敏度高,且酶作用引起的變化早於外表形態的變化,用以診斷早期的潛在營養缺乏,尤為適宜。
此外,顯微化學法、組織解剖方法以及電子探針方法等也開始套用於植物營養診斷。(見彩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