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實驗技術教程:組織培養、細胞化學和染色體技術

植物學實驗技術教程:組織培養、細胞化學和染色體技術

《植物學實驗技術教程:組織培養、細胞化學和染色體技術》是2008年北京大學出版的圖書,作者尤瑞麟。

《植物學實驗技術教程:組織培養、細胞化學和染色體技術》系統地介紹了組織培養、細胞化學、染色體技術的基本知識,內容包括:培養基,植物組織培養程式,植物成分的細胞化學,酶細胞化學,免疫細胞化學,分帶技術,銀染色技術,染色體原位雜交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植物學實驗技術教程:組織培養、細胞化學和染色體技術
  • 作者:尤瑞麟
  • 出版社: 北京大學;
  • 出版時間:2008年1月1日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叢書名: 高等院校生命科學實驗系列教材
作者:尤瑞麟
出版社: 北京大學; 第1版 (2008年1月1日)
平裝: 20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21177
條形碼: 9787301121177
商品尺寸: 25.6 x 18 x 1 cm
商品重量: 340 g
ASIN: B0012VE3YA

內容簡介

《植物學實驗技術教程:組織培養、細胞化學和染色體技術》系統地介紹了組織培養、細胞化學、染色體技術的基本知識,內容包括:培養基,植物組織培養程式,植物成分的細胞化學,酶細胞化學,免疫細胞化學,分帶技術,銀染色技術,染色體原位雜交等。

作者簡介

尤瑞麟,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1955年8月10日出生,江蘇揚州人。1953年在江蘇省立揚州中學高中畢業,同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系1957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北大生物系植物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分子及發育生物學系副主任。1979年底至82年初。1989年9月至90年9月兩次去美國Berdeey加州大學進修和從事科學研究。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植物胚胎學》、《現代植物學實驗技術》、《植物學近代進展》等課程。現為植物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專長植物生殖生物學和植物形態發生。

目錄

第一篇 植物組織培養
1 引言
1.1 什麼是植物組織培養?
1.2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發展簡史
1.3 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依據及有關現象
1.4 植物組織培養的類別和意義
2 組織培養實驗室及儀器設備和器具的洗滌、滅菌
2.1 組織培養實驗室
2.2 器具滅菌
3 培養基
3.1 培養基的成分
3.2 某些生長調節物質的性質和溶解方法
3.3 幾種常用培養基的配方和比較
3.4 培養基配製
4 植物組織培養程式
4.1 植物材料的選取與清洗
4.2 植物材料的消毒滅菌
4.3 接種
4.4 培養條件
4.5 及早發現和清除污染
4.6 及時進行繼代培養
5 植物組織培養實驗
5.1 愈傷組織的誘導和維持
5.2 愈傷組織的分化和形態發生
5.3 誘導單倍體細胞再生植株
5.4 從葉性器官衍生的愈傷組織的分化與植株再生
5.5 莖尖培養
5.6 菸草原生質體的酶解分離和培養
5.7 種質的超低溫保存
第二篇 植物細胞化學
6 植物細胞化學引言
6.1 細胞化學發展簡史
6.2 什麼是細胞化學
6.3 細胞化學的研究內容
6.4 細胞化學方法的特點
7 植物成分的細胞化學
7.1 不溶性多糖(纖維素、澱粉)類物質的檢測法
7.2 顯示胼胝質的苯胺藍染色法
7.3 果膠類物質顯示法
7.4 顯示蛋白質的染色法
7.5 顯示脂類物質的染色法
7.6 同時顯示多糖、蛋白質和脂類物質的方法
7.7 顯示DNA的細胞化學方法
7.8 同時顯示DNA和RNA的染色法
8 酶細胞化學
8.1 背景知識
8.2 酶細胞化學反應及影響因素
8.3 樣品製備技術
8.4 酶細胞化學方法
9 免疫細胞化學
9.1 免疫細胞化學的建立
9.2 免疫細胞化學的發展簡史
9.3 免疫細胞化學中幾種標記抗體技術的比較
9.4 免疫細胞化學的兩種標記抗體技術及其在酶定位方面的套用.
10 放射自顯影術
10.1 放射自顯影術簡介
10.2 實驗操作
第三篇 植物染色體技術
11 植物染色體製備的基本技術
11.1 前言
11.2 植物染色體製備的基本技術
11.3 去壁低滲一火焰乾燥法
11.4 減數分裂製片
11.5 關於植物核型分析的標準化問題
12 分帶技術
12.1 歷史背景
12.2 顯帶機制
12.3 分帶流程
13 銀染色技術
13.1 歷史背景
13.2 銀染原理
13.3 銀染和核糖體基因的活動
13.4 銀染的套用
13.5 銀染技術流程
14 染色體原位雜交
14.1 歷史與現狀
14.2 原位雜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式
14.3 染色體製備
14.4 探針的製備
14.5 染色體原位雜交
14.6 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