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棠樾為鮑氏家族的聚居地。該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間遷此定居,綿延了800餘年。這裡擁有沉穩凝重的敦本堂,悟儒家人生哲理和文化內涵,祠內現保存有宗族管理制度的碑刻、立有《嘉慶上諭三道碑》等,是研究宗法制度不可多得的實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 外文名稱:Siu-tong with PaiFangQun BaoGu garden
  • 地理位置:安徽黃山歙縣棠樾村
  • 門票價格:100元
  • 著名景點:樂善好施坊等
  • 所屬城市:安徽省黃山市
  • 所屬國家:中國
介紹,景區地址,等級,風光秀美,牌坊群,旅遊景點,乘車路線,

介紹

黃山歙縣牌坊群鮑家花園景區座落於山青水秀的歙縣棠樾村內,由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鮑家花園組成。此地距古城歙縣10公里,距市府所在地屯溪27公里。棠樾為鮑氏家族的聚居地。該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間遷此定居,綿延了800餘年。以“忠、孝、節、義”核心的石牌坊,由兩頭向中間依次排列,呈半弧形展開,自西向東依次為鮑燦孝行坊、慈孝里坊、鮑文齡妻汪氏節孝坊、樂善好施坊、鮑文淵妻節孝坊、鮑逢昌孝子坊、鮑象賢尚書坊。七座牌坊莊重威嚴,連成一線,魚貫而立。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景區地址

安徽黃山歙縣棠樾村主要任務:鮑氏家族

等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沉穩凝重的敦本堂,俗稱男祠,坐北朝南,三進五開間,五鳳樓門廳,整個祠堂的結構簡潔明了,銀杏為柱,樟木作梁,磚、木、石雕洗鍊不繁,處處透露出儒家人生哲理和文化內涵,顯示著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祠內現保存有宗族管理制度的碑刻、立有《嘉慶上諭三道碑》等,是研究宗法制度不可多得的實例。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慈孝里坊矽表宋未處士鮑宗岩、鮑壽孫父子,建於1501年,1777年重修。坊闊8.57米,進深2.53米,高9.60米。明間額枋較低,平板枋以上為枋木結構的一排斗拱支撐挑檐。明間二柱不通頭。墊拱板樸質無華,加固了挑檐的基礎,厚重相宜。鮑象賢尚書坊雄表兵部左侍郎鮑象賢,建於明天啟年間。四座清坊為鮑文齡妻節孝坊、鮑漱芳父子樂善好施坊、鮑父淵節孝坊、鮑運昌孝子坊。四座坊均為沖天柱式,結構類似,大小枋額都不加紋飾,惟挑檐下的拱板,鏤刻有花紋圖案。月樑上的絛環與雀替也相應雕刻有精緻的紋樣。粗大的樑柱平琢渾磨,不事雕飾。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處,村內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無論從前還是從後看,都以“忠、孝、節、義”為順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繡江南第一鄉”。

風光秀美

獨一無二的清懿堂,俗稱女祠,坐南朝北,五開間,三進,馬頭牆,整個祠堂結構緊湊,造型流暢,內秀而外朴,端莊而不刻板。雕鐫典雅瑰麗,尤以門廳外之八字牆,滿飾磚雕,玲瓏剔透,華采紛呈,被譽為徽地祠宇磚雕之最。因敬述先德,用勉後人而建的世孝祠,門樓磚雕宏麗,四柱三樓,仿木樑枋構件精美,匾額“世孝祠”三字為清大家鄧石如手書上,世孝祠專祀鮑氏宋以下的孝子,祠寢兩階壁嵌有歷代鮑氏孝子名諱、孝行事跡及清名家鐵保書《世孝祠記》碑。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建築風格渾然一體,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形同一氣呵成。歙縣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質結構為主的特點,幾乎全部採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撥、恢宏華麗、氣宇軒昂。到了明清兩代,牌坊建築藝術也日臻完善。建築專家們認為:棠樾牌坊對研究明清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建築藝術和徽商的形成和發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極其重要價值。

牌坊群

在封建社會裡,為了表彰在“忠孝節義”等各方面“功勳顯赫”的官員,為朝庭興旺作出的“傑出貢獻”,當朝政府常常批准在這些人的故里村頭,修建“功德牌坊”,藉以號召人們以此為榜樣報效朝庭。明坊3座是:慈孝里坊,鮑燦孝子坊,鮑象賢尚書坊。前二坊為卷草型紋頭脊式,後一坊為沖天柱式,3坊都是4柱3間3樓。慈孝里坊上面鐫刻“御製”、“慈孝里”字樣,是旌表棠樾人鮑壽孫和他的父親,即“父慈子孝”的牌坊。該坊通面闊8.57米,進深2.53米,高9.60米。整個牌坊典雅古樸而厚重。明3坊其結構、規格基本相同,只是雕刻內容從粗獷簡單的花卉到精緻繁縟的鳥獸,有所不同。
清坊4座是:鮑文齡妻節孝坊,鮑漱芳樂善好施坊,鮑文淵妻節孝坊,鮑逢昌孝子坊,4坊都是沖天柱式,結構類似,但雕刻比明坊精緻。內容有婀娜多姿的花卉蟲魚,栩栩如生的獅子、仙鶴,以及牡丹瑞雲等吉祥喜慶之類。如通面闊11.82米,進深2.58米,高11.70米,最遲建造的“樂善好施”坊,其額枋、拱板、月梁等也都相應雕刻花紋圖案,粗大的樑柱,精美的紋飾,氣勢益顯軒昂。  棠樾牌坊群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會“忠孝節義”倫理道理的概貌。其中一座明代牌坊,橫匾上鐫刻“御製慈孝里”幾個大字,為皇帝表彰徽商鮑壽遜父子而建。據史書記載,元代歙縣守將李達率部叛亂,燒殺擄掠。棠樾鮑氏父子被亂軍所獲,並要二人殺一,請他們決定誰死誰生。孰料父子爭死,以求他生,感天動地、連亂軍也不忍下刀。後朝廷為旌表他們,賜建此坊。清乾隆皇帝也曾為鮑氏宗祠題聯曰:“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秀江南第一鄉。”又據傳,棠樾鮑氏家族當時已有“忠”“孝”“節”牌坊,獨缺“義”字坊。其村鮑氏世家,至鮑漱芳時,官至兩淮鹽運使司,掌握江南鹽業命脈。他欲求皇帝恩準賜建“義”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糧十萬擔,輸銀三萬兩,修築河堤八百里,發放三省軍餉,此舉獲得朝廷恩準。於是,在棠樾村頭又多了一座“好善樂施”的義字牌坊。在歙縣眾多的牌坊之中,這種“以商入仕,以仕保商”,政治與經濟互為融貫的密切關係屢屢可見。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第一座麻石牌坊: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距今已有450餘年。牌坊四柱落墩,古樸雄偉,在挑檐下的“龍鳳板”上,“聖旨”兩字鑲在其中,橫樑正反各有浮雕雄獅一對,英武異常。據介紹,被皇帝表彰的鮑燦,一生並未做過官,因教育子孫有方,其孫又在捍衛明室江山的戰鬥中,屢建奇功,被皇帝“榮封三代”,特為其祖立坊。
第二座牌坊: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慈孝里”牌坊,乃皇帝親批“御製”,其政治待遇之高,可見一斑。牌坊上銘刻的“慈孝詩”記載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第三、四、五座牌坊:分別是“立節完孤”牌坊、“樂善好施”牌坊、“節勁三冬”牌坊等,一座一座都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節勁三冬”坊是為一位繼母所建。據說這位繼母在夫亡之後,歷盡婦道,把前妻之子重於親生,年老之後傾其家產,為亡夫維修祖墳。這一舉動感動了當地官員,打破“孔孟之道”繼妻不準立坊的常規,破例為她建造了一座規模與其他相等的牌坊。儘管得此厚愛,在牌坊額上“節勁三冬”的節字上,還是留下了伏筆。把節字的草頭與下面的“卩”錯位雕刻其上,以示繼室與原配在地位上是永遠不能平等的。。歙縣棠樾青石牌坊群,既不用釘,又不用鉚,石與石之間巧妙結合,可歷千百年不倒不敗,一座一座直衝雲霄,一座座精心設計和施工,一座又一座經官批御審,歷代統治者用這一特殊方式來表彰那些在社會中有“貢獻”的人,這足以證明歷代都極為重視“精神文明”的建設。這些不僅給後人留下精神財富,也留下了文化藝術和建築技術等許多方面的財富。棠樾牌坊群雄偉壯觀,全國罕見,1981年9月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棠樾牌坊群旁有兩座祠堂,一為鮑氏敦本堂祠,俗稱男祠,另一為鮑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稱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歷史的生動教材,其中女祠一破“女人不進祠堂”的舊例,為國內罕見。皖南歙縣,被譽為“牌坊之鄉”,據史料記載,歙縣歷代共建牌坊250多座,現存牌坊82座。它們或跨街而立,或矗立於村頭,或建於祠堂、民宅之前,作為門坊。棠樾牌坊群,是安徽省現存最大、保存完好的一處牌坊群。古人建造它,其作用無非是維護封建社會的“忠孝節義”思想。由於這些牌坊建築氣勢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又與相鄰的鮑氏男祠、女祠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旅遊景區,且與黃山風景區自然景觀形成珠聯璧合的人文旅遊格局,因此,前往觀光遊覽的賓客,無不讚美叫絕,流連忘返。
1996年11月,棠樾牌坊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寶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景點

樂善好施坊
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1年)。據傳,棠樾鮑氏家族當時已有“忠”、“孝”、“節”牌坊,獨缺“義”字坊。其村鮑氏世家至鮑瀨芳時,官至兩淮鹽運使司,掌握江南鹽業命脈。他想求皇帝恩準賜建“義”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糧十萬擔、捐銀三萬兩,修築河堤八百里、發放三省軍餉。此舉獲得朝廷恩準。於是,在棠樾村頭便又多了一座“好善樂施”的義字牌坊。
鮑文淵繼妻吳氏節孝坊
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因旌表鮑文淵繼妻吳氏“節勁三冬”、“脈存一線”而建。據縣誌記載:吳氏,嘉定人,22歲嫁入棠樾,時小姑生病,她晝夜護理。29歲時丈夫去世,她立節守志,對前室的孤子元標視如親生,盡心撫養,直至其成家立業。鮑元標也不負母恩,終於成為清季著名的書法家。年老之後,吳氏又傾其家產,為亡夫修了九世以下的祖墓,安葬好丈夫和族屬中沒有錢安葬的人。“厚葬”也是對祖宗的孝順,當然也值得頌揚。吳氏還盡心侍奉患病的婆婆到壽終。她在60歲時辭世。  吳氏的舉動感動了地的官員,遂打破繼妻不準立坊的常規,破例為她建造了一座規模與其他相等的牌坊。儘管得此厚愛,但在牌坊額上“節勁三立”的“節”字上,還是留下了伏筆——把節字的草頭與下面的“卩”錯位雕刻其上,以示繼室與原配在地位上是永遠不能平等的。
鮑逢昌孝子坊
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為旌表孝子鮑逢昌而建。據記載,逢昌的父親在明末離亂時外出多年,杳無音信。清順治三年(1646年),才14歲的逢昌便沿路乞討,千里尋父,最後終於在甘肅的雁門古寺找到了生病的父親。他為父親的背疽吮膿療瘡,並扶持父親回到家中。一進家門又見母新病危在床,需要浙江富春山的真乳香醫治。母親服用後果然痊癒,族人便說這是他“天鑒精誠”、“孝愈其親”。
鮑象賢尚書坊
明天啟二年(1622年)建,旌表他鎮守雲南、山東有功。據縣誌記載:鮑象賢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初授御史,後任兵部右侍郎。他曾經遠赴雲南邊防,使邊境得以安定,當地百姓還為他建了生祠以示感恩。由於秉性亢直卑視權貴,鮑象賢多次遭到奸臣的中傷,政治生涯幾起幾落。但他一直抱持“官不擇位”的思想,廉智自持,不計個人毀譽得失,一如既往地效忠社稷,在死後才被追贈加封為工部尚書。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
鮑燦孝行坊
建於明嘉靖(1552—1567)初年。牌坊挑檐下的“龍鳳板”上鑲著“聖旨”二字,橫樑正反各有一對浮雕雄獅,顯得頗為英武。額題“旌表孝行贈兵部右侍郎鮑燦”。據《歙縣誌》記載:鮑燦讀書通達,不求仕進。其母兩腳病疽,延醫多年無效。鮑燦事母,持續吮吸老母雙腳血膿,終至痊癒。他的孝行感動了鄉里,經請旨建造此坊。又因為他教育子孫有方、被皇帝“榮封三代”,並特地為其祖父立坊。由於鮑燦的曾孫鮑象賢是工部尚書,所以皇帝贈鮑燦“兵部左侍郎銜”。  據說棠樾的孝子特別多,甚至可以說鮑氏家族是靠“孝”繁衍壯大起來的。這與歷代帝王都把“孝道”當作修身齊家治國的根本思想分不開。
慈孝里坊
為旌表宋末處士鮑余岩、鮑壽遜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製”的。據史書記載,元代歙縣守將李達率部叛亂,燒殺擄掠。棠樾鮑氏父子被亂軍所獲,並要二人殺一,讓他們決定誰死誰生,孰料父子爭死,以求他生,感天動地,連亂軍也不忍下刀。後來朝廷為了旌表他們,賜建此坊。牌坊上還銘刻了明永樂皇帝的《慈孝詩》日:“父遭盜縛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時。……鮑家父母全仁孝,留取聲名照古今。”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聽到這個事後,欣然寫下了“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繡江南第一鄉”的對聯,並撥銀將“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繕,又刻御題對聯於其上。一座牌坊被幾朝皇帝加封,這在我國歷史上也不多見。
鮑文齡妻江氏節孝坊
建成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額刻“矢貞全孝”、“立節完孤”。據縣誌記載,江氏為棠樾人,26歲守寡後,“立節完孤”,把兒子集成培養成歙縣的名醫。寡婦守節,培養後嗣,被宗法社會認為是最大的孝行,因為宗族是依靠血統來維繫的。所以在江氏80歲高齡時,族人為她請旌,建起了這座宛如其化身的牌坊。  所謂“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在徽州這個程朱理學的故鄉,女性受封建的節烈觀念殘害尤深,出現過一大批像《儒林外史》中的王三姑娘那樣、“自願”殉夫的節婦烈女

乘車路線

1、從縣城往屯溪的中巴到鄭村路口下車,然後搭乘“三輪車”再走5分鐘即到。從縣城直接叫“三輪車”去,單程10-15元。
2、在歙縣乘公車4路直接到達,底站即為牌坊群,車票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