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頭蟲

棘頭蟲

棘頭蟲,屬於無脊椎動物、棘頭動物門,在世界上分布廣泛,均為寄生生活,大多數具有致病性,成蟲寄生在脊椎動物體內,幼蟲寄生在節肢動物體內,在腸內脫出,用吻鑽入腸壁,並發育成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棘頭蟲
  • 外文名:spiny-headed worm
  • 亦稱:棘頭動物
  • 種類:約600種
  • 外形:嘴上有鉤
  • 分布:世界性分布
簡介,形態,特殊的繁殖現象,實驗診斷,流行,防治,

簡介

spiny-headed worm
亦稱棘頭動物(acanthocephalan)
棘頭動物門(Acanthocephala)無脊椎動物,約600種。嘴上有鉤。世界性分布,體長從不足1公分(0.4寸)到50公分(約20寸)以上。均為寄生,成蟲寄生在脊椎動物(通常為魚),幼蟲寄生在節肢動物(昆蟲、蛛形類、甲殼類),稱棘頭蚴。穿過腸壁進入血腔,外長一囊,發育成像小型成蟲的棘頭體。縮入吻,進入休眠期,稱囊棘蚴。被終末宿生(脊椎動物)吞入後,棘頭動物在腸內脫出,用嘴鑽入腸壁,並發育成熟。如囊棘蚴被其他宿主吞吃,則它穿過腸壁進入體腔,形成包囊,但仍有侵染性,如此一宿主被終末宿主吞吃,它仍可發育成熟。
豬巨吻棘頭蟲又稱棘頭蟲, 屬棘頭動物門後棘頭蟲綱. 成蟲寄生於豬的小腸, 偶爾寄生於人, 引起人體棘頭蟲病.

形態

成蟲 蟲體乳白色或淡紅色, 活體時背腹略扁平, 固定後為圓柱形. 體表有明顯的橫皺紋, 尤以體前部為甚. 體前部略粗大, 向後逐漸變細,尾端鈍圓. 蟲體由吻突、頸部和軀幹三部分組成. 吻突呈球形, 可伸縮, 周圍有5~6排尖銳透明的吻鉤, 每排6個, 呈螺旋形排列. 頸部短, 圓柱形, 與吻鞘相連, 肌肉的活動, 可使吻突收縮入鞘內, 吻鞘收縮時, 吻突則神出. 軀體具假體腔, 無消化道, 靠體壁吸收營養. 雌雄異體.
念珠棘頭蟲形態念珠棘頭蟲形態

特殊的繁殖現象

在棘頭蟲(thorny-headed worm)那裡,這種普通的雄性寄生蟲通過“黏腺”將防戴綠帽子的策略發展成為一種接近藝術的形式。交配之後,它們不會守在配偶身旁,甚至不花一點時間守護雌性。它們沒必要這么做,而只是用黏液封住了雌性的陰道。

實驗診斷

糞便中很少能查見蟲卵, 診斷性驅蟲治療或急腹症手術檢獲蟲體, 作蟲種堅定可確診.
念珠棘頭蟲念珠棘頭蟲

流行

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我國有9科35種鞘翅目昆蟲可作中間宿主, 其中以天牛、金龜子感染率最高.豬巨吻棘頭蟲的成蟲主要寄生於豬的小腸,偶爾可寄生於人體,引起人體棘頭蟲病。
人感染棘頭蟲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 生食或半生食天牛、金龜子往往導致感染. 感染的人群以學齡前兒童和青少年為主.
豬巨吻棘頭蟲生活史豬巨吻棘頭蟲生活史

防治

本病流行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區域性,應加強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兒童不捕食甲蟲. 提倡豬圈養.熟飼料養豬. 治療藥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等. 出現併發症時, 應及時手術取出蟲體.
豬巨吻棘頭蟲成蟲豬巨吻棘頭蟲成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