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第四十六中學

棗莊四十六中一般指本詞條

棗莊市第四十六中學(原棗莊礦業集團公司第一中學),建校多年來,學校憑藉嚴格的教學管理和優異的教學質量,一直受到集團公司的高度重視,得到礦區民眾的廣泛認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棗莊市第四十六中學
  • 簡稱:棗莊四十六中
  • 類別:公立中學
  • 所屬地區:山東棗莊
簡介,歷史沿革,學校建設,學校管理,

簡介

為了把棗莊礦業集團公司第一中學做大做強,2002年礦區進行教育資源整合,將原棗局職業中專校舍全部劃歸一中,並將陶莊中學高中部合併到一中,學校分南、北兩個校區(北校:1958年建校,南校: 1983年建校,1986年改建為高級中學)。2005年,學校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經評估驗收,被山東省教育廳命名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

歷史沿革

2007年因解放路向北延伸,南校三分之一土地被徵用,已不能正常辦學,南校與北校合併一校辦學。2008年12月學校正式移交到棗莊市市中區管理,成為區直屬學校,2009年3月更名為棗莊市第四十六中學,並在同年8月經棗莊市人民政府批准保留副縣級級次不變,屬市中區管理。

學校建設

建校以來,學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經幾屆班子和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辦學理念不斷更新,已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05、06年,在校生曾達到2500人。
我們始終堅持一個培養目標,就是讓每一個進學校的孩子享受到優質的高中教育,讓95%以上的學生圓上大學的夢。為此,老師們勤奮努力、默默耕耘,我校共向高校和社會輸送了一萬三千餘名優秀高中畢業生,其中大多數被各高校錄取,近五百人先後考入上海交大、哈工大、山大等國家“211”重點大學,現在他們有的成為碩士、博士,飄洋過海,情系母校,心繫祖國;有的成為領導幹部、勞動模範、企業家、教師等,踏踏實實工作、勞動在祖國的各條戰線上,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奉獻著青春與才華。
學校匯集了百里礦區眾多優秀的教育人才,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教師,曾有二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十五人被評為國家級、山東省、山東省煤管局、棗莊市、棗礦集團公司的勞動模範,四十多人被評為山東省煤管局、棗莊市優秀教師,五十多人次榮獲棗莊市、山東煤炭系統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稱號;他們以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精神,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春蠶精神,勤勤懇懇、默默奉獻,以高尚的師德,為我校高考升學連創佳績、本科上線人數逐年攀升,作出了巨大貢獻。
學校現在占地65畝,可容納40個教學班,建有齊備的教育教學設施:多媒體教室、校園網、電子備課中心、理、化、生實驗室及全空調教室、師生閱覽室、圖書室、音樂室、美術室、勞技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學校建有3100平方米的餐廳,可容納1500人同時就餐;還建有1600平方米的室內體育館,300米標準跑道的操場和籃球場、排球場,體育設施、器材齊全;如今學校能夠根據山東省教育廳《基本規範》的要求開足開齊各類課程,提高學生的動腦與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鍛鍊,滿足身心全面發展的需求,積極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
學校現有在崗教職工116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含高級教師36人,中學一級教師29人,中學二級教師6人,學歷合格率為100%;另有行政人員22人,教輔人員7人,工勤人員16人。

學校管理

學校正式納入市中區政府管理後,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快速駛入教育發展的常規車道。市領導和區委、區政府領導先後多次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為學校的發展大計規劃藍圖。區教育局領導作為學校的主管上級,更是對學校的各項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對師生員工的生活學習給予關心和愛護,為此我們倍受感動、倍感溫暖、倍受鼓舞。廣大教職工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以“規範管理,科學育人”為主題,以上級領導的殷切期望為動力,以人民大眾的社會需求為目標,秉承“卓立尚善”為校訓,積極建設“和諧有序,昂揚向上”的校風,踐行“真愛學生,精誠工作”的教風,打造“自信樂學,自主合作”的學風,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鼓舞全體師生,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用我們的實際行動,推動學校又好又快發展,為培養出更好更多的人才而努力奮鬥,讓家長放心,讓領導放心,讓人民滿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