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田雞

棕背田雞

棕背田雞(學名:Zapornia bicolor):體重72克;體長197-250毫米。額、頭頂、枕、頸側以及胸均暗石板灰色,後頸、背、翅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亮棕褐色,初級飛羽和外側次級飛羽暗褐色。腰暗灰褐色,尾黑褐色。頦、喉棕白色,腹暗灰褐色,具暗橄欖褐色橫斑紋。體側與背同色,尾下覆羽黑褐色,腋羽棕褐色。虹膜紅色;嘴偏綠,嘴基有紅色斑,腳和趾為暗紅色或磚紅色。

通常棲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溪流、灌叢、濕草地及稻田附近地帶。躲躲閃閃,常黃昏活動。主要以各種水生昆蟲為食。幼鳥在出雛後不久即能步行並隨親鳥離巢覓食,此後不再回巢。繁殖期為5-8月。分布於印度東北部、緬甸、越南北部、尼泊爾、寮國和中國。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棕背田雞是一種中等體型並具明顯栗色和近黑色的田雞。雄雌同色。頭頸和下體深菸灰色,頂和枕部顏色較暗,頭側顏色較淡。上體自額部至尾部,包括兩翼的表面、內側飛羽均為橄欖色。尾上覆羽綴有白斑,飛羽為黑褐色。頦部和喉部為白色,胸部及腹部中央呈暗灰色,並具有暗橄欖褐色的橫斑。虹膜紅色;嘴偏綠,嘴基有紅色斑,到繁殖期時這個紅斑更為鮮艷;腳和趾為暗紅色或磚紅色。
幼鳥與成鳥相似,但虹膜褐色而不是血紅色。
紅胸田雞相似,但此鳥上體棕褐色與頭、頸及下體暗灰色形成鮮明對比,與紅胸田雞明顯不同。
大小量度:體重72克;體長197-250毫米;嘴峰19-27毫米;翅96-119毫米;尾52-60毫米;跗蹠35-39毫米。

棲息環境

棕背田雞是高地物種,生活在海拔1000-3600米處,也可生活在較低地帶,在中國雲南為海拔400-2500米,在中國西藏為海拔2500米以下。棲息於水稻田中或其周圍的小片樹林、小片的沼澤地和林中小溪,有樹遮蔭的岸邊和有草的池塘,通常在植物濃密處隱蔽,在開曠地覓食。
主要棲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林緣地帶,有時也出現在林中草地和河流兩岸的沼澤及草地上。在水稻田、溪流沼澤、草地、葦塘及其附近草叢、灌叢、濕草地附近地帶活動。

生活習性

留鳥。喜歡在一邊有植物覆蓋,另一邊有開闊草地的溪流活動,其生活習性很像紅腳苦惡鳥。常在早晨和傍晚出來到開闊的草地上活動,晨昏從隱蔽處出來在草地上覓食,遇到危險時則急速往草叢或水邊奔跑,到水邊後或是進入水中游泳或潛水,或是飛到水域的對岸隱蔽,有時在受到威脅時常常壓低頭部和尾部在地面上奔跑,或躲藏於草叢或灌叢中。平時則為顛簸慢行。叫聲由粗啞的喘息聲引出拖長聲的下降顫音。
不善鳴叫,即使在繁殖季節也是如此。雜食性,吃蠕蟲、軟體動物、昆蟲和沼澤地植物的種子,主要以各種水生昆蟲為食。啄食時動作迅速,雙翅下垂,尾豎立並頻繁擺動,也能在人類生活區附近的開闊地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棕背田雞分布圖棕背田雞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8月。5月中旬至8月底在印度繁殖,8月上旬在泰國西北部。營巢於稻田地和附近水域岸邊草叢與灌木叢中的地面上,也在離水域不遠的森林中的林下灌木周圍的潮濕地面上,或建在灌木上、樹上,離地面1-2米,最高為7米,也建在被水稻田包圍的、或水稻田與水稻田之間的小片沼澤地中。單配製,兩性共同築巢。巢粗放,用細樹枝和雜草鬆散搭成。每窩產卵5-8枚,雌雄輪流孵卵。卵很像紅腳苦惡鳥的,但顏色更鮮艷。卵的大小平均為33.9毫米×26.1毫米,最大36.3毫米×25.3毫米和35.3毫米×27.0毫米,最小31.3毫米×26.1毫米和32.3毫米×25.1毫米。雌雄輪流孵卵。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棲息地破壞包括工業、水利、捕魚、放牧、開荒、放水養葦與割葦等,破壞了其棲息地。天敵吃掉其卵和幼雛,如猛禽、渡鴉、黃鼬、艾虎、狼、赤狐等。因棕背田雞的珍稀價值,不法分子圖利而大量捕獵。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