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針法

棒針法主要用於頸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勞損、扭傷、高血壓、低血壓、面肌麻痹、風濕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棒針法
器具,適應症及主要刺激區,操作方法,注意事項,

器具

目前臨床套用分三類:
一、棒針:民間以木質或鐵質多見,近年臨床上所用為牛角或塑膠製成,長20~25厘米,粗1.5~2.5厘米,一頭較尖,一頭鈍圓。
二、藥棒:為長8寸~1尺2寸(24厘米~36厘米)、寬3~6分(1~2厘米)、厚2~3分(0.6~1厘米)之木棒,表面光滑,略呈弧形,在特製藥液中浸泡數日後套用。
三、棍針:以角質或其他材料製成的,其形狀大小似香菸的一種針具。

適應症及主要刺激區

一、適應症
頸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勞損、扭傷、高血壓、低血壓、面肌麻痹、風濕病等。
二、主要刺激區
體穴、阿是穴及特定體表部位。

操作方法

棒針之操作法,主要是點穴按摩刺激,但具體方法有一定差異。
一、棒針操作:
(一)刮法:以棒針尾部的斜面沿經絡走向進行拉刮,每分鐘刮80~100下。此法可行氣活血,發散風邪;
(二)壓法:以棒針尾部在腧穴區或阿是穴,用力向下擠壓,或移動向下擠壓,壓力由輕到重。此法能軟堅散結化瘀消腫;
(三)點法:以棒針頭部在所選穴位上勻速點按,似鳥啄食般,每分鐘點按80~100下,此法可行氣散結,通關開竅。
二、藥棒操作:
依據不同症候,在所選穴區塗擦不同的中藥液,再行叩擊,並反覆塗藥叩擊,直到皮膚出現斑塊或呈現桔皮狀為度。
三、棍針操作:以左手食、中指,在肩背等部位仔細尋找陽性反應物或壓痛點,右手持棍針直接按壓該點,並行反覆點撥,直至撥到局部發出聲音,再點撥其他穴位。
上述方法每次治療15~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

一、套用棒針法時,手法要求輕巧柔和,不可過於粗魯以防造成損傷。
二、棒針法對運動系統病症效果較好,其他症候多宜配合藥物或其他療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