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保效應

棄保效應

棄保效應是台灣選舉中耳熟能詳的一個詞。所謂“棄保效應”,通常指某政黨或候選人為擔憂同質性的其他政黨候選人瓜分選票,就會喊出“棄保”的口號,希望選民選票集中在有機會勝出的候選人身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棄保效應
  • 簡介台灣選舉中耳熟能詳的一個詞
  • 源自於:中國象棋術語
  • 台灣例子:多出現在泛藍陣營當中
起源,各地例子,

起源

棄保效應,源自於中國象棋術語“棄車保帥”,放棄次要的棋子以保主要棋子的安全。棄保是一種選舉策略,為配票的變種。例如有甲、乙兩位A黨的候選人出馬參選,A黨選民把票投給甲或乙,選票被瓜分,導致甲乙兩人都落選,反而使敵對陣營B黨的丙當選。
該策略的目的是,避免類似立場或性質的候選人瓜分選票,以致兩敗俱傷,因此要求選民,將選票集中在有機會勝出的候選人身上。

各地例子

1、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的選舉中,棄保效應多出現在泛藍陣營當中,但多以失敗告終。
1994年,在台北市的市長選舉中,當時新黨的候選人趙少康為免被中國國民黨的候選人黃大洲瓜分自己的選票,喊出“棄黃保趙”口號,另外,投票前趙少康亦指控時任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主導“棄黃保陳”,欲讓趙少康落選。結果趙少康以第二高票落敗於民主進步黨的候選人陳水扁。此次選舉乃是“棄保效應”此一辭彙首次出現於台灣政壇。
到了2000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營再一次分為兩派。當時親民黨的候選人宋楚瑜希望從國民黨的候選人連戰取得票源,高呼“棄連保宋”的口號;而馬英九則以錯誤的民調要求“棄宋保連”。結果再一次被民進黨的候選人陳水扁,在得票不到四成的情況之下勝出。
早期立法委員選舉是運用最多棄保效應之處,但在2008年起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已經不復見。
2、 香港
香港的選舉中,因親建制派較易進行協調的工作,棄保效應多出現在泛民主派陣營當中。
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發生在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香港島選區。泛民主派當時分兩張名單參選。當時有傳民主黨名單大幅落後,於是民主黨便動員泛民主派選民集中投民主黨名單。在過度棄保效應之下,另一張名單中原本預期當選的何秀蘭不幸落選,但民主黨多出來的票又未足以令其名單多一人當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