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碑

雲南梵文碑,較早的是南沼漢文碑中所雜梵文石刻。嗣後是大理國時建造的昆明古幢公園地藏寺古經幢石刻,有梵文經《陀羅尼經》。其次是1977年在大理五華樓發現的大理國碑刻《楊俊升碑》,其陰刻有大型梵文5個,橫列刻有梵文明行。其餘還有:麗江九河發現的白王碑,有梵文;牟定《雙塔寺塔碑》是梵文;洱源《紅山塔碑》是梵文;楚雄龍川江畔發現明代宣德三年梵文碑及大姚碧錘塔,也刻有梵漢之文;大理地區梵文碑刻特多,靠近賓川的南村一帶遍山皆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梵文碑
  • 地區:雲南
  • 年代:漢代
  • 語言:梵文
梵文遠在漢代明帝時就傳入中國,唐代則廣為流傳,唐王朝與南詔關係密切,可能彼時由中原傳入南沼。另西藏與印度毗鄰,兩地文化交流甚早,或梵文隨佛教傳人西藏,復由西藏傳人云南(自古滇藏地理、人文相連,經濟、交通互惠,南詔大理時代尤盛)。這一點可從南記、大理之世梵文碑甚多,以及與西藏較近的麗江、大理地區梵文碑刻遺存較多見出。除佛教經典用梵文刻出外,民間墓碑也大量使用梵文,有些漢字墓碑中也夾有梵咒符號,如大理《大阿涉哩楊篙碑》碑題是梵文,墓誌為漢字。又如安寧縣虎丘山也有不少梵文碑。梵文入碑,似乎朝野之間曾成為時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