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祖殿祭春

立春祭祀作為華夏農耕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俗信長壽安康、風調雨順、吉祥如意,是民俗文化的永恆主題,已傳承千年。梧桐祖殿的祭祀春神、迎春接福的習俗,是華夏農耕文明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遺產。從2004年開始,每年的立春祭祀活動都是村民龔卸龍一手操辦、村民相助,去年年底龔卸龍因病去世,村兩委挑起了這個擔子。村兩委組成了10人的祭春活動工作班子,專門組織每年的祭春儀式,為使今年的祭春活動順利進行,村兩委從去年12月24日就開始安排祭春事項,把這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梧桐祖殿祭春
  • 時間:12月
  • 類別:習俗
  • 地點:梧桐峰
地域,內容,價值,

地域

梧桐祖殿後的山巒就是梧桐峰。梧桐峰海拔1091米,山間盈長梧桐樹,山峰險峻鑽天,飛瀑如練,舊時紅英寺、梧桐寺、三王殿等寺現藏於山麓,晨鐘暮鼓,聲傳雲外,引來萬壑共鳴。山中多種梧桐樹,寺和山以“梧桐”命名,仍為衢州九華山特色。梧桐峰區域山水秀麗,佛、道、儒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梧桐峰上的梧桐祖殿,是供奉梧桐神的一種特有寺廟與祀壇結合的公共活動場所。整座建築分主殿、東本殿和西本殿,前殿還有一座近百平方米的大戲台,主殿為前後衍梁結構,面積達五百多平方米,現存大殿屬清早期建築,主樑上繪有本神駕馭的兩條飛龍。
梧桐祖殿中,供奉的是中周的木神春神)句(讀gōu)芒。句芒原是天帝少昊的兒子伏羲的屬神。他,人臉、鳥身、穿白衣、駕兩條飛龍,手裡拿著一個圓規,管理春天萬物的生長。春秋時,秦穆公有德行,天帝句芒給他添了十九年的壽命。
梧桐祖殿作為供奉木神(春神)的專門寺廟,在浙西及至全國仍屬罕見。衢州民間將祭祀木神(春神)的場所和儀式,以天文節氣為計時方法保存下來,這是衢州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立春為梧桐祖殿祀春神句芒的廟會。迎春廟會舉行得極為隆重,敲鑼打鼓,熱鬧尋常。

內容

立春為梧桐祖殿祭春神句芒的廟會,民間俗稱“年大不如春大”,所以迎春廟會舉行的極為隆重,迎春廟會習俗有迎春、探春、插春、迎春牛等。
迎春儀式:在交春時刻前,主殿開門迎春,殿前置桌,桌披寫有“迎春接福”字樣的紅紙(錦),桌子中間放一飯甑,盛得尖滿,甑後置一杯清茶,左右放置香爐,燭台,青菜,梅花,松柏,竹枝,象徵潔淨、長青和富足。交春時刻,鳴放鞭炮(三眼統)梵香行祭禮迎春。
舊時衢州有立春踏春之習俗,市民趕到廟源梧桐祖殿,祭拜春神,感受春光,謂之“探春”。採集冬青樹枝、松柏及野菜,謂之“采春”。將採集的松枝、翠竹、各種樹枝插在門上,謂之“插春”。早餐和午餐必須吃青菜,謂之“嘗青”。將柳枝、竹枝編成環狀帶在小孩頭上,以為能保四季清健,謂之“帶春”。
廟會儀式中還有迎春牛之俗。取竹篾紮成牛形,糊以彩紙,腳下裝小輪,謂之“春牛”,人們給春牛披紅掛綠,一乞丐扮成牧牛太歲,迎春祭畢,牽著牛遊行。執旗者敲鑼打鼓,熱鬧尋常。
對於春天,人們都喜歡用最美的語句來讚美她,用最樸素的活動來迎接她。趕春牛,又叫鞭春,是接春儀式上一項重要內容。花甲老漢王六古穿著蓑衣,戴著草帽,牽著披紅戴花的老黃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牛象徵春耕”。小伙子上前摸摸牛頭,婦女把小孩抱上牛背,人群中不時發出歡聲笑語。“開犁了”,伴著陣陣鞭炮聲,舉鞭提韁,王老漢在春神殿前的田裡春耕。立春日迎春大典告訴農民兄弟,冬閒已過,農事開始,要積極備耕,千萬不要誤了農時。

價值

梧桐祖殿作為供奉木神(春神)的專門寺廟,在浙西乃至全國仍屬罕見。他主殿供奉木神句芒,西殿供奉觀音,這一獨特的供奉格式,可充分體現衢州古代民俗愛護林木、保護自然環境的傳統美德,也為梧桐峰留下豐富的文化底蘊。社會從農耕時代向現代工業文明發展。衢州民間用梧桐祖殿作為載體,將祭祀木神(春神)的場所和儀式,以天文節氣為計時方法保存下來,至今生生不息,這是衢州的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隨著城市化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將越顯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