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有線廣播電視台

梧州市有線廣播電視台1993年6月1日,自治區廣播電視廳關於梧州建立有線電視台的意見呈報廣播電影電視部:梧州市是廣西內河港口城市,1984年國務院批准該市是廣西內河港口城市,1984年國務院批准該市為對外經濟開放城市,全市 (2個城區、1個郊區和蒼梧縣) 面積4577平方公里,人口86.9萬人, 擁有電視機7萬多台,有線電視已建成300兆鄰頻轉輸系統,聯網用戶2.5萬戶,建立有線電視台的

人員、經費、地址均已落實。同年6月26日,廣播電影電視部地方司批覆,同意梧州市籌建有線電視台,呼號為“梧州有線電視台”,該台必須完整轉播中央、廣西電視台節目和國家教委辦的教育電視節目。 同年10月1日,梧州有線電視台開始試播,並播出自辦一套節目。 1994年9月22日,自治區廣播電視廳工程技術人員按照現行標準對梧州市有線電視系統進行驗收。驗收結果:梧州有線電視台批准籌建以來,已擁有用戶4萬戶,基本覆蓋整個市區;有線電視系統是嚴格按照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的方案精心設計和施工的,前端暫採用德國富巴300兆赫鄰頻傳輸, 啟用增補頻道傳輸14套電視節目,通過主觀評審和數據測試,一致認為設計合理,施工規範,幹線電平比較穩定,輸出電平控制在98±1dB(加拿大三皇冠放大器)內,用戶電平大部分都控制在70±5dBMW;系統無重影,無交調、互調,圖像清晰,音質較好,用戶滿意;前端機房、演播室和采編播設備和系統器件符合部頒標準;全台人員80人(正式職工52人,臨時工28人),其中具有大專文化的43人;試播期間,節目播出能嚴格遵守《有線電視節目管理暫行規定》 和其他有關規定; 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1994年9月29日, 自治區廣播電視廳將驗收合格的意見呈報廣播電影電視部。1994年12月20日,廣播電影電視部社會管理司批覆,經過批准籌建的梧州市有線電視台(籌),經過試播並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廳對該有線電視系統驗收合格,同意梧州市有線電視台正式開播,呼號為“梧州市有廣播電視台”。 1995年,梧州市有線廣播電視台前端系統建成傳輸主支幹線100多公里,450兆鄰頻雙向傳輸, 擁有50多個頻道節目容量的網路系統,開通19個頻道節目和4路調頻立體聲廣播,全天24小時播出。 自辦1套節目,平均每周播出120小時40分鐘,其中轉播中央電視台節目3小時30分鐘, 占2.9%,自辦節目117小時10分鐘,占97.1%。自辦節目時間中,新聞節目3小時20分鐘,占2.85%;其他節目113小時50分鐘,占97.16%。1994年12月正式播出至1995年,陸續開辦的節目有:《鴛江新聞》、《有線立交橋》、(節目內設《鴛江風情》、《人與法》、《紅綠燈》) 、《連續劇壇》、《每日綜藝》、《周末影院》、《星期日文藝》、《兒童樂園》、《廣廈樂萬家》、《每日金曲》、《每周一歌》、《有線點歌台》以及《新華縱橫》、《世界軍事》、《動物精選》、《一周螢屏》等。 。 梧州市有線廣播電視台機構設新聞部、專題部、總編室、總工室、技術部、經濟信息部、辦公室、河東辦事處、河西辦事處、服務部等。全台開播時58人,1995年69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18人 (包括經濟管理人員),采編播人員24人,技術人員27人,已評聘專業技術職稱的37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0人。 台址:梧州市蝶山一路48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