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帕器

梅帕器(Mario Paci),義大利鋼琴家指揮家被上海工部局聘為“上海工部局交響樂隊”指揮,是李斯特的再傳弟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帕器
  • 外文名:Mario Paci
  • 國籍:義大利
  • 職業鋼琴家
簡介,相關信息,

簡介

現在海內外許多人都知道中國有個名聞遐邇的上海交響樂團,它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古老的交響樂團,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
上海交響樂團最早的前身是上海公共樂隊。在珍藏上海文化史料的徐家匯藏書樓查找,從19世紀在上海出版的英文版《北華捷報》上,可看到該報1879年2月7日登載了如下訊息:“上海公共樂隊在雷慕薩指揮下演奏了幾首序曲和幕間音樂。”這是上海開埠以後出現的最早一支帶有專業特徵的西洋樂隊,雷慕薩是法國音樂家,他領銜的這支樂隊當時20多人,都是管樂演奏員。
以後這支樂隊在上海工部局登記註冊,並獲得上海工部局撥給的經費。1919年義大利鋼琴家指揮家梅帕器巡迴演出到上海。梅帕器在1895年17歲時獲得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獎,任過米蘭歌劇院指揮,到上海舉辦了鋼琴獨奏會後,他就被上海工部局聘為上海公共樂隊的指揮。為了擴大樂隊規模,他到歐洲招聘了一批演奏員加入上海公共樂隊,逐漸把樂隊人數擴大到50人左右。1918年上海公共樂隊正式改稱為上海工部局樂隊。
上海工部局樂隊的建立,不僅是樂隊名稱的改變,而且成員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樂隊里當時都是外籍演奏員,其中較大的演奏員群體,是由猶太音樂家組成的。因為俄國十月革命和1933年後德國希特勒上台,致使俄國和歐洲的一些猶太音樂家紛紛遷往世界各地,上海是他們避難的棲居地之一。
進入上海工部局樂隊的猶太音樂家承擔了樂隊聲部里的重要職務,起了骨幹作用。

相關信息

梅帕器到歐洲招聘演奏員,在義大利招聘了年輕的小提琴家富華,他是義大利籍猶太人,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1921年進入上海工部局樂隊後,即被梅帕器任為樂隊首席和獨奏家,以後又成為梅帕器的助手,任副指揮。富華技術全面,修養甚高,既在樂隊里發揮首席的表率作用,又擔任獨奏,演出不少協奏曲,還參加室內樂演奏,並在中國當時唯一高等音樂學府——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擔任小提琴教授和小提琴組主任。1942年他接替梅帕器任上海工部局樂隊指揮,之前和之後他都指揮演出了許多交響樂作品,他在指揮上同樣顯示了高超的技藝,為這個樂隊的發展做了很多的工作。1948年1月和2月,他指揮上海工部局樂隊和上海“雅樂社”聯合首演了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在上海轟動一時,至今還為人稱道。1952年富華離滬到香港,繼續從事教學、演奏和指揮,仍然為香港、中國大陸的音樂事業奉獻心血,直至1981年去世,享年80歲。
翻開上海工部局樂隊的歷史,可見1942年的成員名單,在52名樂隊成員中,共有10名猶太音樂家,除富華外,尚有第一小提琴泰保斯基、阿德勒;第二小提琴黎夫雪、弗蘭克爾、赫爾特曼-巴拉茲、斯赫佐夫、里斯金、斯坦納;大提琴恭勒等。他們多年在上海工部局樂隊里工作,有些還兼任教學工作,為樂隊發展和培養中國的音樂人才,盡責盡力,在中國的音樂史上留下了光彩的記錄。
泰保斯基曾任上海工部局樂隊首席,是從俄羅斯到上海的猶太音樂家,他在彼德堡音樂學院擔任過教授。阿德勒是德國籍猶太音樂家,在德國獲過伊巴赫獎,他擔任工部局樂隊首席時,又經常以獨奏者身份,與樂隊演出小提琴協奏曲,深受上海聽眾的歡迎。擔任樂隊首席的還有原在第二小提琴聲部的里斯金,1948年1月15日他與富華指揮的樂隊合作演出了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顯示了全面的音樂才能。第二小提琴首席黎夫雪,亦是樂隊中的骨幹,同樣是從歐洲到上海避難的猶太音樂家。
弗蘭克爾儘管在第二小提琴聲部任演奏員,但他卻是個有多方面才能的德國籍猶太音樂家。他在德國擔任過法官,希特勒上台後,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而遷居上海,被吸收進上海工部局樂隊,在樂隊里還拉過中提琴。他擅於演奏中小提琴和鋼琴,還長於作曲、指揮和教學,而且各個專業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光是在教學上,他就曾經教授過多位以後在中國樂壇起過重大作用的元老級的音樂家,比如在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上海交響樂團團長、首席指揮的黃貽鈞,還有丁善德(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桑桐(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瞿希賢(中國著名女作曲家)等學習作曲。
20世紀40年代,俄羅斯籍猶太指揮家瑪戈林斯基在梅帕器辭去上海工部局樂隊指揮後,繼任這個樂隊的常任指揮。他在劇場舉辦了許多交響音樂會,同時還在公園舉辦露天音樂會。他的指揮藝術受到了上海各界聽眾的高度讚賞。
在上海工部局樂隊工作和有過合作關係的猶太音樂家尚有多位傑出人物。約阿希姆一門三傑是其中的佼佼者。德國籍猶太人奧托·約阿希姆1934年流亡到遠東,先在新加坡,後到上海,組織了一支猶太樂隊,親任指揮,開過琴行出售樂譜,與上海工部局樂隊有密切的業務往來。他的弟弟瓦爾特·約阿希姆擅拉大提琴,曾任科隆室內樂團大提琴首席,1940年初他來到上海,富華賞識他的才華,延聘他到工部局樂隊任演奏員,他還應邀在上海國立音專任教。1949年其兄移居加拿大,1952年他也到加拿大從事演奏和教學。其兄在蒙特婁交響樂團任中提琴首席,他則在此團任大提琴首席。約阿希姆一門三傑的最後一位是奧托的兒子戴維斯·約阿希姆,他生於上海,1949年7月隨父親奧托同往加拿大,長大後成了優秀的吉它演奏家、作曲家和音樂編輯。瓦爾特·約阿希姆1987年底曾應邀到上海,參加上海音樂學院(前身為上海國立音專)60周年校慶,又抽時間與當年同在上海工部局樂隊(現為上海交響樂團)工作過的中國諸多著名音樂家歡聚,大家回憶往事,談到猶太音樂家當年在上海作過的貢獻,都向瓦爾特·約阿希姆表達了敬意和謝意。
在上海工部局樂隊的歷史中,不能不提到俄羅斯籍猶太作曲家、音樂活動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他畢生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創作貢獻力量。他生於中俄邊境的尼古拉耶夫斯克,當地有許多中國居民,其中有一位會唱京戲和民歌的中國老人使他從小就迷上了京戲。1910年他到瑞士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1916年來到中國,先後在北京、天津、青島從事音樂創作和收集中國音樂素材的工作,並從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創作具有中國風味、借鑑中國民歌和京戲素材的作品。1932年他到上海,擔任百代唱片公司樂隊指揮和上海工部局圖書館館長。阿甫夏洛穆夫一生寫了幾十部以中國為題材的作品,大部分寫於1917年至1947年居於中國的期間。他1948年底到美國,創作的作品仍帶有鮮明的中國風格。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不僅在中國創作,而且在中國首演,上海工部局樂隊就首演過他的交響詩《北京胡同》、歌舞劇《孟姜女》、G大調鋼琴協奏曲等,工部局樂隊演他的作品時,往往由他本人指揮。阿甫夏洛穆夫與中國人民和中國音樂家結下了深厚友誼,他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配器,此歌是中國人民音樂家聶耳創作的。1985年,為紀念阿甫夏洛穆夫誕生90周年,北京、上海分別舉行了他的作品專場音樂會,他的兒子雅各·阿甫夏洛穆夫特地從美國趕來,參加紀念演出活動,還擔任了部分樂曲的指揮。上海的專場音樂會由上海交響樂團擔任,上海音樂界十分隆重地紀念了這位以世界為舞台的傑出的猶太音樂家。
上海工部局樂隊里的猶太音樂家和當時居住在上海,並與樂隊發生過密切聯繫的猶太音樂家,為這個樂隊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作出了顯著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梅帕器任樂隊指揮的時候,上海工部局樂隊演奏水平不斷提高,在上海獲得了“遠東第一”之譽。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工部局樂隊有了新的發展,1956年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響樂團,它繼承了上海工部局樂隊的優良傳統,接受了當年一系列猶太音樂家在樂隊里留下來的優良影響,把上海交響樂團不斷提高到新的藝術境界。
在1949年前後從上海工部局樂隊陸續離滬的猶太音樂家,無論是到北美洲,還是回歐洲,或者到世界其他國家,他們都深深銘記當年遭到納粹法西斯迫害時,是上海接納了他們,是上海工部局樂隊繼續給他們做人的尊嚴和發揮音樂才能的機會。20世紀30年代前後,大批猶太人從歐洲到上海避難,主要聚居在上海虹口,上海各界人士和來滬的猶太人友好相處,和平相待,得以使來滬的猶太人有了一個庇護所,儘管以後在不同的時期離開了上海,但他們對中國人民、對上海始終懷有深厚的友情,不少在上海居住過和出生的猶太人,至今還會帶領家人到上海尋找故居。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不少曾在上海生活過的猶太音樂家。
從上海公共樂隊到上海工部局樂隊,再到上海交響樂團,上交在122年內走過了不平凡的道路,其間經過數代中國和包括猶太音樂家在內的外籍音樂家的努力。上交現已成為國內第一流的交響樂團,在海內外享有廣泛的聲譽,在赴日本、泰國、韓國、朝鮮、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德國、瑞士、義大利、美國以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出訪演出中,都獲得當地聽眾的高度評價。不管走到哪裡,上海交響樂團都將永遠銘記當年在上海工部局樂隊和上海其他行業中起過重要作用、作過許多貢獻的猶太音樂家,並且不斷努力在世界範圍內,加強與各國猶太音樂家的聯繫,共同為人類的音樂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