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古城牆

梅城古城牆

至德縣從唐至德二年(757)建縣,到宋景佑二年(1035)大詩人梅堯臣任建德(五代順義二年改至德為建德)縣令,其間278年據縣誌記載,縣城城牆均為竹籬笆牆。梅堯臣任縣令,開始改籬笆牆為土城牆,梅任縣令五年,工程前後達五、六年,至後任完工。梅堯臣曾作詩“興牆歌”以記之。明嘉靖年間開始修建正規的磚石城牆,開挖護城河,工程前後達一、二十年,經幾任縣令方才完工。我們所見到的梅城古城牆即為明代修建的城牆,至上世紀70年代被毀,已經歷了400多年的風雨。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堅韌不拔的意志與智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城古城牆
  • 類型:古城牆
  • 時期:唐代
  • 隸屬:梅城
簡介,現狀,

簡介

被毀前的梅城古城牆,在全國的古城牆建築中可以說是少有的。它雖然比不上西安、壽縣的兩座城牆(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樣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但是它自有特色。它保留的完整性是西安、壽縣兩座石城牆所沒有的。西安、壽縣兩座古城牆在近、現代都部分地被人們拆毀,而梅城古城牆東西北四面均是完整的,護城河也依然如故,它小巧玲瓏,宛如古城牆建築中的小家碧玉,有其難得的歷史價值。
梅城古城牆為橢圓形,東、南、西三面為規範的磚砌牆,城牆頂部建有炮樓、箭眼,東門名雞嗚、南門名鳳翔、西門名龍化、北門名象馴,四門各有城樓。城牆北面一方建在白象山上,不是磚砌,而是就地取材,由塊石沿山脊壘成,上方未建炮樓、箭眼。東、西、南、北四門雖為對襯,但並不規則。因為城牆北面是白象山,無法開門,所以北門開在偏西北的山腳下,南門為了與北門對稱,亦開在偏西南的部位。正因為如此,東門與其它三門相距較遠,而其它三門相距較近。梅城古城牆原建有5個城門,除南門外,還有一個小南門。清代中葉,有兩位縣令病死在任上。接任的縣令,認為風水有問題,找來地理先生。地理先生說,問題出在小南門,該門正對著南面虎形山的虎頭,老虎必吃人,所以小南門不能開。從那時起,小南門被封堵。
梅城古城從東北面白象山腳開始經東、南、西三面至西北的山腳開挖了護城河,東、南、西三個城門建有吊橋,清末民初改為固定石橋。東門、南門為石板條橋,河中設有一座橋墩,西門為單孔石拱橋。
梅城古城牆周長約3000米,城內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但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城內200餘戶民房及縣衙,為清一色的徽式建築。兩條土街縱橫交錯,大街小巷互為相通。兩條溝渠皆從東門引水,一條從北面沿白象山腳蜿蜒向西北流出北門,此為明渠;一條沿東西大街兩側,自東向西,流出西門,此為暗渠,只是在店鋪、居戶門前開有明口,便於居民盥洗。這種供排水設施與舉世聞名的徽州西遞村和雲南大理古城一樣,不僅方便了居民生活,更襯托出江南小城的秀美。

現狀

然而,這座難得的梅城古城牆,沒有毀於歷史上的戰火,卻毀於和平建設時期的今人之手。1974年,東至縣實施堯渡河中下游治理工程將梅城河下游改道取直,開挖人工撇洪溝,發動梅城村幹部民眾,用一個冬春,把梅城古城牆全部拆掉。這不得不然人嘆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