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正

梁詩正

梁詩正(1697—1763),字養仲,號薌林,又號文濂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員、書法家。

擅詩文,同杭世駿、陳兆嵛等六人結“月課詩社”。二十七歲,從院長萬(太史)經讀書敷文書院雍正四年(1726年)中舉,雍正八年(1730年)一甲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旋充《大清一統志》纂修官。雍正十二年(1734年)選入上書房。乾隆初為南書房行走,遷戶部侍郎。建議八旗應行邊屯,停止募補綠營,以補國用。乾隆十年(1745年)擢戶部尚書。上疏皇帝要以節儉為要。乾隆十三年(1748年),調兵部尚書。次年,為刑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協辦大學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調吏部尚書。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丁父憂,召署工部尚書,調署兵部尚書。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協辦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東閣大學士,尋卒,諡文莊。

梁詩正常隨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任內有尋奏“八旗閒散人丁宜分置邊戈,以資生產;緣營兵丁,宜量停募補以減冗額”之策疏;又有“每歲天下租賦,以供官兵俸餉各項經費,皇上宜以節儉為要,勿興土木之工,黷武之師,庶以持盈保泰”之安國政論。工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晚年師顏真卿,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基本介紹

  • 本名:梁詩正
  • 字號:字養仲
    號薌林,又號文濂子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錢塘(今浙江杭州)
  • 出生時間:1697年
  • 去世時間:1763年
  • 主要作品:《石渠寶笈》、《三希堂法帖》、《矢音集》等
  • 職業:官員、書法家
  • 官職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傅
  • 諡號:文莊
人物生平,人物軼事,人物成就,家庭成員,史籍記載,後世紀念,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梁詩正,幼有異稟,五歲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詩,略上口,即能誦。長擅文學,偕同杭世駿陳兆等六人結“月課詩社”,有《質韋集》行世。二十七歲,從院長萬經讀書敷文書院雍正八年(1730)中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兩年後梁詩正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任會試同考官。第二年充上書房師傅,教授皇子,尚書房行走,日講起居注官。不久任侍讀。雍正十三年,梁詩正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年底,丁母憂。
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讓梁詩正在京修書,南書房行走。乾隆三年(1738)任侍讀學士,乾隆帝賜梁詩正在京宅邸。任順天武舉鄉試正考官,又任內閣學士、經筵講官。乾隆四年(1639)梁詩正歷任刑部、戶部右侍郎。次年,升為左侍郎。
乾隆六年(1741),梁詩正升任《皇清文穎》館副總裁,戶部侍郎。梁詩正上奏:“皇上雖然盡力為旗人生計著想,然而仍然免不了旗人窮困貧乏。原因是旗人增添人丁,與日俱增,而如果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想常靠官養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屯田耕種是不行了。一方面,將閒散人等妥善安置在周邊,使他們獲得能自養的謀生之業,如:近京五百里地面及各省駐防地。另一方面,內地已無閒田,原來就有在黑龍江寧古塔等地,分駐旗人用來耕種的成議,只是未曾施行。而今尚可維持,若不早日施實,若干年後,戶口達十倍,想憑有數的錢糧,是不夠不斷增長的糧餉需要的。想靠增加老百姓賦稅,而國家也有財務需要,無多餘錢財養這么多吃白食的閒人。京師無空餘地。看來,只有將戶口散列邊屯,可享耕牧的便利。另外,綠營兵丁也可適當停止招募、減少冗員。現在各營、鎮已數千、百名而不僅人多,而且多用名額每年持續不下,數十百萬銀兩,大多充作兵餉。在雍正元年曾徹底清除這種弊病,近年來,份份增設,有虛有實,差別很大。現在應當酌定數量、去除空缺、停止募補。”乾隆帝十分讚賞並採納了他的意見。
石渠寶笈石渠寶笈
乾隆九年,梁詩正以侍郎,應賦御製詩。乾隆十年,梁詩正升為戶部尚書。他奏陳:“每年天下租賦只餘二百餘萬兩,應當節儉。慎勿興土木之功、黷武之師,以維持盈餘,保障國泰民安。”乾隆十二年,梁詩正任《續文獻通考》總裁。翌年,任兵部尚書。乾隆十四年,梁詩正晉升太子少師刑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協辦大學士
乾隆十五年,充任吏部尚書、教習庶吉士。御史歐堪善上奏,彈劾梁詩正徇私包庇,說他徇師生情份,又說他包庇同鄉,經查此二項,均無徇私實跡。還涉及他為兩名京察人員引薦不當。乾隆帝認為這種小小徇情,非獨梁詩正,舉朝大臣恐怕也未盡絕。梁詩正被參劾,已經引為警惕,就可以了。同年,乾隆帝訊問四川學政朱荃情況,因為梁詩正答覆為不清楚,而受累革職留任。乾隆十七年,因為父親年邁,梁詩正乞歸杭州,奉養老父,留在老父身邊侍候。他返鄉期間,潛心治學。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南巡,梁詩正迎接聖駕,恩準他在家食俸祿。次年,他的父親去世,丁憂在籍。不久,他先後代理工部兵部尚書。乾隆二十四年,梁詩正充任順天鄉試正考官。翰林院掌院學士。乾隆二十八年,為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加太子太傅,一時朝廷巨篇,都出自他的手筆,他總裁《國史》、《文穎》、《續文獻通考》各館,相關文章體例大多由他確定。乾隆皇帝再一次在皇宮附近,賜他寓所。年底,梁詩正去世,年67歲。乾隆帝親諭皇子祭奠,並賞銀千兩。贈太保,入賢良祠。賜祭葬,諡號文莊。乾隆二十九年,梁詩正靈柩歸里。乾隆帝下諭旨,令沿途文武官弁在二十里內的親赴治奠,並派人護送,直到平安抵達江南,以此表示優恤。乾隆三十二年,葬於浙江象山。
乾隆四十五年,梁詩正去世多年之後,皇帝還念念不忘梁詩正,御製詩懷舊時,將梁詩正作為“五詞臣”之首。後來,梁詩正的長子梁同書,中舉人,賜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次子梁敦書,官至兵部右侍郎。

人物軼事

據說,有梁詩正慧眼識侯嘉繙之事。侯嘉繙,台州(今浙江臨海縣)人,有才學,五十歲時,才拔貢,任縣丞。一次,押解軍餉到戶部,管庫的人有意勒索,不馬上給他回執。侯嘉繙一時不知怎么辦,正巧戶部侍郎梁詩正見到了他的名字,說:“夷門也。”梁詩正的意思是說,侯嘉繙才如虢國時魏國的大梁夷門監侯嬴。說完,看看其他官員,又說:“尚書的祭文,諸君謙讓不寫,何不讓侯嘉繙試試?“侯嘉繙到戶部後堂拿起筆,鋪好紙,不一會兒,寫了一篇莊重美麗的駢體祭文。這時又有人讓他再為諸司曹寫一篇。侯嘉繙也不推辭,磨墨沾筆,又寫了一篇四言韻文。堂上堂下的人嘖嘖稱讚。那個管庫的人見到此情況,已袖帶回執,在門外等候侯嘉繙,準備把批文交給他。第二天,侯嘉繙便啟程而歸。清人戴璐記述此事時說:“今之解餉受累者多矣,有夷門之才則可以解餉,然賴文莊(梁詩正諡號)素知其人耳。”

人物成就

梁詩正的文章近南豐(曾鞏),詩骨蒼秀。他也擅長書法。清人吳修在《昭代尺牘小傳》稱“詩正工書。”清人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書中說到梁詩正的書法:“公書初學柳成宮(柳公權),繼參文(征明)、趙(孟頫),晚師顏(真卿)、李(北海)。”清人王昶在《春融堂集》中評梁詩正書法:“公常言,往在上書房為高宗作擘窠大字,適憲皇駕至,諸臣鵠立以俟,憲皇命作書,墨漬於袖,又命高宗拽之。”另據傳,梁詩正與張照曾共同為乾隆帝聯句《澄海樓聯句》。《詩話》稱讚梁詩正的應制詩“莊雅雍容,自然合節,情文相生之妙。專家苦吟不過如是。”“公(梁詩正)則以穩愜勝。枚速馬工,各擅能事。”
梁詩正長期修撰官書。乾隆十五年主修《欽定叶韻彙輯》十卷。乾隆十六年,主修《西清古鑒》四十卷,附《錢錄》十六卷。後續《西清續鑒》二編,各二十卷。乾隆十七年,奉命修《西湖志纂》十五卷,還曾參與編撰《石渠寶籍》、《秘殿珠林》。此外,梁詩正將與乾隆帝奉和的詩作集,《恭和御製太液冰嬉元韻》。

家庭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子輩
長子
著名書法家,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等齊名。
次子
梁敦書
官至兵部右侍郎。工詩文,擅書法。
孫輩
孫女
梁敦書女,續寫陳端生遺作《再生緣》。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三百三·列傳九十》

後世紀念

梁詩正故居
梁詩正故居,建於清末,屬中式宅院,原為清代大學士梁詩正私宅,乾隆皇帝御賜。梁宅為多進大院,有廳堂十幾個,房百餘間。建築占地兩千多平方米,分東西兩條軸線,建築用材講究。是杭州現存規模較大的宅邸建築。尤其是宅子裡的磚雕古刻精美雅致,保存完好,為杭城古宅之一。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2017
電視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