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茶(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梁王茶,中藥材名。本品為五加科植物掌葉梁王茶的樹皮或葉。拉丁植物名:Nothopanax delavayl(Franch.)Harms ex Diels[Panax delavayi Franch.]採收和儲藏:叢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片,曬乾。葉多鮮用。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活血舒筋。主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骨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王茶
  • 漢語名稱:Liang Wang Cha
  • 別名:金剛散、山檳榔、良旺茶、寶金剛
  •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涼
來源,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用法用量,相關論述,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掌葉梁王茶的樹皮或葉。拉丁植物名:Nothopanax delavayl(Franch.)Harms ex Diels[Panax delavayi Franch.]採收和儲藏:叢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片,曬乾。葉多鮮用。
別名:金剛散、山檳榔、良旺茶、寶金剛、金剛樹、白雞骨頭樹、香棍、蘭花、小牛角蘭。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舒筋。主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骨折。

形態特徵

掌葉梁王茶,灌木,高1-5m。莖幹灰褐色,有稀疏的皮孔。葉為掌狀複葉,稀單葉;葉柄長4-12cm,小葉柄長1-10mm;小葉片3-5,稀2或7,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1-2.5cm,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疏生鈍齒或近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側脈6-8對。圓錐花序頂生,長約5-18cm,傘形花序直徑約2cm,有花10餘朵;花萼無行,長約1mm,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1.5mm,白以;雄蕊5,花絲長2.5-3mm;子房下位,2室,花2,基部合生,先端離生;花盤微凸。果實近圓球形,側扁,直徑2-5mm,宿存化柱長2.5-3mm,先端外彎,有種子2顆。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分布區域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2500m的森林或灌木叢

藥材性狀

性狀鑑別:多為切碎的枝條和葉。枝條圓柱形,外表面灰棕色。葉柄可見,長4-10cm;完整者披針形,長4-11cm,寬1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疏鋸齒,上面色深,有光澤。葉片革質。氣微,味甘,微苦,涼。以質乾燥、葉色深綠、味甘涼者為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理氣舒筋。
2.《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消炎,生津止瀉。
3.《雲南中草藥選》:止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