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水川

黎州·梁水·量水川 對於唐貞觀年間所置之黎州和梁水的治所,到底居何處,眾說不一。

《舊唐書·地理志卷四》黎州下載:“武德七年,析南寧州置西寧州。唐貞觀八年改為黎州,領縣二,二縣本屬南寧,梁水、絳。”從引文可以看出,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4年)從南寧州分出二縣置西寧州。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將西寧州改為黎州。黎州領梁水縣和絳縣。絳縣為原兩漢時期的俞元縣,縣治在今江川龍街,這似已成定論,在此不贅述。而梁水縣治駐地,則無一致看法。《唐書》卷二載:“量水川在滇池南兩日程,漢(唐)舊黎州也”。從滇池(今晉寧),往南第一個壩子是絳縣(今江川龍街),距滇池約四十公里,可作一日程。第二個壩子即現江川縣城所居之處,距滇池約六、七十公里,可作兩日程。因此,“滇池南兩日程”之“量水川”,應是今江川縣城所居之壩子。“量水川”之特徵,緊接上列《唐書》引文還有一段文字:“川中有大池,其水東泄流處,出一石竇中,流水甚廣,石竇甚狹。”這裡指出,“量水川”中有“大池”。從地形情況來看,這個大池應是今星雲湖。星雲湖東面有海門,為湖水出口。這裡獅子山和野牛山兩座大山對峙,中有一狹窄的石河道,名隔河(現玉帶河、界魚石景區所在),應是引文中之“石竇”。當然,滇池以南,還有今之通海,也有大池(今杞麓湖),但通海城距滇池約百公里,古時交通不便,似乎不止兩日程。更重要的是杞麓湖東無“石竇”泄水,只有一落水洞,和《唐書》所載不符。顯然,“量水川”不是今通海。至於今澄江壩,也有大池撫仙湖,但並不是在滇池南,也不是“兩日程”。因此,“量水川”應是今江川縣城所居之壩子。《元史·地理志》載:“寧州……唐置黎州,天寶末沒於蠻,地號浪曠,夷語謂旱龍也”。雍正《臨安府志》也載:“唐武德七年,析南寧州置西寧州,貞觀八年改黎州。天寶後沒於蠻,號浪曠。”《元史》和《臨安府志》所載,認定了《唐書》關於黎州的記載,且更進一步指出,黎州所在地,“地號浪曠”。今江川縣城所在地習稱“浪廣”。筆者認為“浪廣”即“浪曠”,系年代久遠,傳走樣了,或是由夷語譯為漢語時譯走樣了。由於同樣的理由,“量水”即“梁水”,“量水川”即“梁水川”,這只不過音同字別罷了。可以得出結論:黎州、梁水是同居一地,所居之“浪曠”,即今江川縣城所居之“浪廣壩”。又據《元史·地理志》載:“至元十三年,改寧海府為寧州,立西沙籠為西沙縣,隸臨安路,州領通海、峨、西沙三縣……。至正二年,由浪曠遷至此地。”這說明,今浪廣壩曾有寧海之名,後改寧州(寧州名看來也系由黎州而來),州治是至正年間才由今浪廣壩遷至今華寧縣城所居之地的。這就旁證了浪廣壩內曾有黎州、寧州之州治。今華寧縣,民國初年曾名黎縣,這應與原名黎州有關,後因同名重出,改華寧。今江川縣城大街鎮和附近的大莊、伏家營一帶,解放前隸華寧,一九五零年劃歸江川。這一帶地方,民國國中期,曾設寧海分縣,直到解放前,還名寧海鎮和維新鎮。寧海一名,應系由原設過寧海府而得名。在原寧海鎮內,有一村名舊州,地處浪廣壩西南部,背靠山,旁有大雄寺。在滇池南約六十多公里,可作“兩日程”。《寧州志》古蹟載:“寧海府故城在城西五十里大雄寺旁,今名舊州”。今江川縣伏家營之舊州村,在今華寧西約五十里,解放前屬華寧之寧海鎮,村西北有大雄寺,今尚在,為伏家營中心學校校址。這些和《寧州志》所載相符。另外,我們在編修《江川縣誌》收集資料採訪時,舊州村盛傳以前曾作過州治的說法。可以看出,江川縣伏家營舊州村曾作過州治,而且是黎州州治,黎州和梁水均設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