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斌(日本留學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梁曉斌,男,27歲(2011),日本留學生,中國大連人。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地震前6分鐘成功乘飛機回國,被稱為最幸運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曉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大連
簡介,人物經歷,與死神擦肩而過,

簡介

梁曉斌,男,27歲(2011),日本留學生,中國大連人。
2010年10月份,梁曉斌作為大連理工大學公派的留學生,在日本東北大學攻讀化學專業博士學位,時間為3年。校區位於仙台市中心青枼區,到仙台機場乘捷運需要20分左右。
日本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4點40分,他乘坐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924號航班從日本仙台機場起飛,14點46分,日本發生9級特大地震,隨後,地震引發的海嘯襲擊了仙台機場,一片汪洋。幸運的6分鐘,梁曉斌搭乘最後一班回國的飛機從仙台機場起飛了,網友稱他為“最幸運的人”。

人物經歷

在日本5個月時間內,他已先後經歷了3次地震,2011年3月9日,日本北部發生芮氏7.2級地震,當時他在實驗樓內的食堂吃飯,震撼強烈,第一次經歷地震他有些驚慌,但同學們沒有鑽到桌子下面的,相對鎮靜,他隨後也安靜下來,隨後警報解除,當地媒體播報說他所在區域地震震級為“5級弱”。
他還經歷兩次地震演習,一次是在所居住的國際交流會館,此次演習每人必須親自體驗,用假人操作,內容包括受傷呼救、人工呼吸、脫衣服、使用心臟起搏器急救等,每人5——6分鐘。一次是學校實驗樓的演習,演習步驟包括從發布地震預告、佩戴安全帽、沿著外樓梯撤離、停車場的臨時避難所、清點人數、最後逐級上報等程式,每個人都極其認真。
地震之後,梁曉斌說他更加理解日本人所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在日本大部分的公共設施里,都配有一個裝著電擊起搏器等的簡易急救裝置;比如實驗室里的每個人,都發一頂安全帽;比如每個人的辦公桌底下,都有一個救急袋,裡面有手電筒、餅乾、礦泉水等食物以及能夠說明自己身份的字條等。

與死神擦肩而過

梁曉斌
2011年3月11日17點前後,周水子機場迎來最後一班國際航班,梁曉斌是第二個走出機場出口的,他被周圍祝福的掌聲弄得暈乎了,爸爸媽媽紅腫的雙眼更讓他不知所以。媽媽緊緊抱著他,仿佛失而復得。此刻地他還不知道,就在他乘坐飛機的這段時間,他的爸爸、媽媽、女朋友正焦急地等待著,聽說日本發生地震後,爸爸媽媽發瘋似的拜託他的大姨打電話到處查詢,他乘坐的飛機到底有沒有成功起飛,他媽媽以為再也看不到他了。
梁曉斌有多幸運?本來,因為到日本的時間並不長,他不應該請假回國的,但因為與婚紗店預訂拍婚紗照時間,又是終身大事,他才決定回國。
本來,他跟導師請假的時間是3月15日——3月29日,但因為辦理正式的入學手續時間是4月1日,他才決定把假期改為3月11日——3月25日。
本來,他乘坐的飛機,正常應是當地時間3月11日14:25分從仙台起飛,但飛機晚了15分鐘,14:40分飛機才起飛。
但在飛機上的梁曉斌非常平靜,“當天陰天,起飛之前還曾下過小雪,起飛後約5、6分鐘就進入雲層了,我都沒往外看,我啥訊息都不知道。”
6分鐘,梁曉斌與死神擦肩而過,事後,他看了相關報導,越看越害怕,手心裡都是汗:“如果當時飛機沒有起飛或者正在起飛,恐怕都不能倖免了,最好的構想就是被困在二樓的候機大廳,但在飛機上的我們沒有機會逃生。”
3月11日到家後,梁曉斌就開始通過網路或者電話聯繫仙台的同學和其他人,但一直沒有回音。有一位研究室的大姐,電話只通了一聲就斷了。
3月13日晚,在仙台的留學生同學終於給他回電,說人是安全的,市區的教學樓沒有坍塌,但有裂痕,已不能入住,他現在暫時避難在朋友家。學校通知,入學手續辦理至少延期1個月的時間。
3月14日中午,梁曉斌的日本導師西敏夫教授給他回覆郵件,告訴他地震發生時他在東京,安然無恙,副教授中島教授在北海道也無大礙,但仙台的通訊中斷,他們至今未聯繫上仙台學校的學生,他們打算回仙台,但不確定新幹線通不通車。
梁曉斌說,如果不是當事人親身講述,感覺所述的仿佛還是遙遠的故事,他祝福,接收他為家庭訪視生的日本家庭能夠平安,“或許我不知深淺,但死亡曾經就在我身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