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隆

梁伯隆名廷棟,以字行,四川省江安縣底蓬鄉(現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底蓬鎮)人。父梁常甫是具有維新思想的塾師,曾任底蓬高等國小校長。1919年,梁伯隆入江安省立三中學習。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10月31日上午,軍警團的執法官以“共產重要分子”之罪名,判處梁伯隆死刑。罪惡的槍聲響了,梁伯隆從容就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伯隆
  • 籍貫:四川省江安縣底蓬鎮
  • 簡介:1916年,於底蓬高小第一班畢業
  • 職務:曾任底蓬高等國小校長
人物生平,英勇就義,

人物生平

1916年,於底蓬高小第一班畢業。次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學,1921年畢業。同年秋,去上海學習,考入中華職業學校木工科肄業。時值蘇聯十月革命勝利以後,馬列主義迅速在中國傳播。伯隆在校又受到新派教師的教導,接受了“勞工神聖”的觀點。1923年秋畢業,隨即考人震旦大學法政科肄業。常與進步友人及留法的先進青年通信聯繫,並相約赴法勒工儉學,研究革命學說。終因未請準公費,無力湊足學費,未能如願。繼續留校閱讀進步書刊,結交共產黨人,於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秋,伯隆奉黨的派遣,赴廣州黃埔軍校軍需課任職。1925年春,參加了討伐廣東軍閥陳炯明的東征戰役,勝利後因病辭職,於4月1日返回上海震旦大學。“五卅慘案”發生後,伯隆任中華學生聯合總會代表,與劉披雲、李碩勛等擔任宣傳鼓動工作。五卅運動後,轉入中共創辦的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三年級學習,進一步研究馬克思主義學說。
1925年底,奉派再赴廣州,在北伐軍總政治部工作。1926年初,到第六軍(軍長程潛、副黨代表林伯渠)從事政治工作,隨軍北伐。11月在江西殲滅孫傳芳主力,攻占九江後,留九江任江西省黨部宣傳部長,總工會秘書,同時任《國民新聞》總編輯兼代理經理。
1927年3月17口,蔣介石嫡系部隊九江司令部派人搗毀並占領九江國民黨左派黨部、九江總工會及國民革命軍政治部等機關,捕殺多人,製造了震驚全國的“九江慘案”。伯隆易裝化名,脫險到達武漢。撰文揭露“慘案真相”。不久,奉命去南昌,任《貫徹日報》主筆。8月1日,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任十一軍(軍長葉挺、黨代表聶榮臻)軍部秘書。起義部隊南下行軍途中,被調往周士第率領的二十五師,與李碩勛共同擔任師政治部宣傳工作和師部黨務工作。沿途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且戰且走。9月18日,到達廣東大浦三河壩。這時起義軍主力由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率領,立奔湖汕。周士第、李碩勛、梁伯隆等率領的二十五師與第九軍教導團共約三千餘人,留守三河壩,歸朱德指揮,擔任阻敵打援、掩護主力進攻潮汕。10月1日起,敵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向二十五師陣地發起輪番猛攻,經過三天三夜激戰,雙方傷亡慘重。為了保存革命實力,周、李、梁採取次第掩護,逐步撤兵辦法,擺脫敵人。決定“穿山西進,直奔湘南。”又經歷半個多月的行軍戰鬥,經福建的永定、峰市、武平到江西的信豐。這時部隊已和黨中央及地方黨組織失去聯繫。為了找黨,10月底,伯隆奉派回上海匯報和請示工作。他繞道湖北牌州,與中共黨員曾季魯會晤,一同於1928年初,經香港回到上海。在革命暫時失利,處於低潮時期,伯隆仍然信心十足,認為:“革命之花,雖暫為狂風暴雨摧折,然而春芽正發,含苞怒放期當復不遠,革命是經過鬥爭失敗而進展的啊!”
中共中央根據當時形勢和策略的變化,對他布置了新的任務。轉戰文化戰線,撒布革命火種,培養革命骨幹。伯隆化名為梁靖超,有意結識二十—軍(川軍、軍長劉湘)的駐渝代表傅真如和張斯可,為返川工作創造條件。
1928年底,按黨中央回鄉辦學的指示,伯隆回鄉,同訂婚已久的農村姑娘楊德貞結婚。婚後半月,接組織通知,隨即向父母妻子告別,匆匆東下重慶。借傅真如、張斯可及重慶《新蜀報》主筆王伯禹介紹,與十一軍軍長劉湘會晤。利用劉有辦學培養軍政幹部的要求,建議在重慶開辦一所高級中學。得到劉湘的讚許,由軍部撥給經費,並把原巴縣議會舊址撥充校舍。1929年4月7日,重慶高中正式開學,劉湘自任董事長,委伯隆為校長兼二十一軍軍部編譯委員。伯隆趁機集資開辦了“掘新書店”。向青年讀者推薦銷售左派作家的文學作品,及其他進步書刊。
伯隆受中共川東特委的直接領導,在重高建立了黨團支部,形成一個堅強的核心。120多名學生中,黨團員發展到30多人。中共四川省委對重高很重視,劉披雲、項鼎、程子健也經常到校指導工作。學校政治空氣十分活躍,對社會影響日益擴大。同時和部隊聯繫,開展兵運。這些引起劉湘的深度不安,在重高剛辦一期後,即以經費無著為藉口,下令停辦。
重高停辦後,伯隆在省委支持下,與張竟若、曾季魯等中共黨員自籌經費,在重慶南岸胡家祠堂開辦了西南學院。自任院長,共有師生80眾人,多數由重高轉來,師生們仍然保持了重高那種蓬勃的朝氣。
西南學院鄰近,設有二十一軍的軍械製造廠。伯隆為該廠工人開辦了夜校,與學生和工人交往密切。廠方恐工人受其影響,發生罷工事件。便呈報二十—軍軍部,下令巴縣政府飭市屏鄉長迫使業主收回學校祖房,並派出軍警,強行將西南學院解散。
兩次辦學遭到摧殘,伯隆已很難在重慶繼續活動下去。他請示省委決定轉移成都,開辦西南大學。1929年10月,伯隆接中央通知,赴上海匯報。中央同意省委建議,囑伯隆聘請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任西南大學名譽校長。並派楊村人隨梁返川、協助工作。1930年初,梁、楊、張競若、曾季魯等同西南學院部分師生,經過千里跋涉,到達成都。衝破重重阻力,開辦了西南大學。伯隆化名梁興谷任校長。學校黨組織由成華縣委領導。全校有學生四百多人,教職工四十八人,分住三院。設有社會科學、政治經濟學和文學等系。
為了擴大宣傳陣地,在辦學的同時,伯隆還主辦了《西南日報》(後改名《錦江日報》),並在學生中組成“前衛社”和“新興劇社”等進步團體。組織同學進行街頭講演、話劇演出等宣傳活動,以喚起廣大工農民眾的覺醒。臨近暑假,成都發生抗捐罷市鬥爭,以西大學生為骨幹的市學聯,進行了有力的聲援,同時在成都桂王橋街的江防司令部及軍閥部隊中開辦的軍班政治學校中積極推行策反活動。這就觸犯了四川軍閥田頌堯、鄧錫侯、劉文輝等的切身利益。軍閥們加強了對學生運動的鎮壓。伯隆按成華縣委通知,讓一些已暴露的黨員離開成都,自己留下,處理校務。
6月8口,市學聯準備在仁厚街西大二院召開執委會。伯隆聞訊,馬上騎車馳去制止。當執委們正要轉移時,三軍聯合軍警團辦事處的軍誓已經趕到,伯隆和幾名執委當場被捕。四川省府隨即下令西市大學於一用內解散。1929年6月18日,抓走張競若等80多名師生,查封了西南大學。接著岷江、民主等大學也被查封。成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伯隆被監禁的四個多月時間裡,黨組織和他的親友曾多方設法營救。于右任、蔡廷鍇、熊克武等也拍電報給三軍聯合辦事處,要求釋放梁伯隆。軍閥曾以出任四川省教育廳長為誘餌勸降,伯隆當即答道:“我寧為共產鬼,不作民國人!”斬釘截鐵地予以拒絕。
1930年,廣漢兵變發生後,四川軍閥加強了對革命者的殘害。10月28日下午,將伯隆從臨時執法處移到軍警團辦事處,定期處決。他早作了犧牲的準備.在獄中寫了“……為黨為民盡生死,勇斗魔鬼志更堅,要殺吾頭何所俱,共產真理留人間……”的遺詩:在留給家屬的遺書中寫道:“我大概離死期不遠,請你們不要悲傷……我的死是為世界上千百萬勞苦大眾而死,我很感覺光榮,革命一定能成功!人民一定能當家作主人!”

英勇就義

1930年10月31日早上,軍警團執法官以“共產黨重要分子”罪名,判處伯隆死刑。上午十點,大隊武裝軍警,將伯隆押赴東門外下蓮池刑場。他身著西服,神態自若地坐在黃包車上。沿途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勞動人民團結起來!”“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鄧、田、劉軍閥!”
刑場上,監斬官讓伯隆作最後的講話。他昂首挺立,以刑場作戰場,向民眾深入淺出地講述共產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道理。用江西革命的具體事例,指出“中國的勞苦大眾,只有團結起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軍閥,人民才能吃飽穿暖,過幸福的生活。”許多聽眾感動得涕淚橫流,低聲飲泣。最後他說:“我是為千百萬勞苦大眾而死,我死得光榮。過去我在江西殺土豪,今天軍閥殺我,階級鬥爭,就是如此。但勝利是我們的,革命一定能成功!”伯隆講完,從容不迫地坐在家屬為他準備的大紅氈上,回頭對劊子手說:“請執行吧!”行刑兵士也為伯隆刑場講話所感動,雙手顫抖,無法瞄準。旁一排長拾起手槍,擊中伯隆胸部,遂飲彈犧性。時年僅二十六歲。當天夜裡,西南大學的部分師生秘密為梁伯隆舉行追悼會。成都街上出現了悼念梁伯隆的標語。人們永遠懷念這位不屈的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