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洛洲桃花源

桑洛洲桃花源

桑洛洲,淵鑒類函卷三十地部八水總載三【流桑】【承瓠】九江口有桑洛洲,昔江水漲,流一桑樹於此。民國二十五年(1936),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孔祥熙到這裡視察,決定以長江為界,把位於江北的江西省德化縣桑洛鄉(今九江縣)劃歸安徽省宿松縣管轄。今天的地址涵蓋以下地方:中國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匯口鎮。晉朝袁宏在其《東征賦》中看到“惟吾生於末運,托一葉於鄧林”這裡的鄧林,原是夸父追日故事中的典故。夸父逐日死,遺杖,化作桃樹林,叫做鄧林。後世多用鄧林比桃花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桑洛洲上確實有很多桃樹。可是真正知道桃花源在什麼地方的人就很少,而且具體地點爭議也很大。桃花源就在一個地方即桑落洲。當初陶淵明就是以桑洛洲為原形寫下《桃花源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洛洲桃花源
  • 外文名:Mulberry Luozhou the Peach Garden
  •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匯口鎮
  • 參考文獻:淵鑒類函卷三十地部
桃花源,桑洛洲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這一“仙境”可能是詩人的理想世界,但是自從《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產生以後,廣大讀者總想知道“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什麼地方。我們來看看古人是怎么記載的,宋“阻風桑落洲,悠然見廬山”,元“泛舟桑落浦,...桃源攜客覓”,明“絕勝雲林清閉閣,宛如淵明桑落洲”,清“桃花岺舊飛紅雨,桑落洲新長綠蕪”,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桃花源地理研究
桃花源在什麼地方,陶淵明在其《桃花源詩》中講得很明白“淳薄既異源”,“淳薄”就是世外桃源。 “淳薄”是什麼地方呢?“淳”者敷也,“薄”者淺也。“淳薄”者,敷淺原也。那敷淺原在什麼地方呢?根據《禹貢》記載,大禹疏九江,至於敷淺原。據《尋陽記》雲“九江在尋陽郡北,五里名曰烏江,遠則百餘里,為大禹所疏,桑落洲上下三百里合流”。這也就是說敷淺原就在桑落洲一帶。《水經注》引《尚書》注曰:“江水過九江,至於東陵,西南流,水積為湖,湖西有青林山,故謂之青林湖,又西南歷尋陽,分為二水,一水東流,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入江”。這也就是說,敷淺原在東陵附近,東陵,陶淵明認為是彭澤,“寧似東陵時”說的就是彭澤;解縉認為是宿松,“皖水青林繞墓田”說的就是青林水在宿松匯口周瑜墓附近,皖水,就是進入皖段的長江。根據我的分析,我比較認同解縉的宿松說,根據《水經注》里的青林水的流向來說,基本可以斷定東陵在宿松,而青林水就可能是後來的雷水,具體有待論證。東陵是宿松還是古彭澤,這點暫且不論。因為牽扯行政
桃花源劃分,一時很難弄清楚。東陵的大概方位也就是在今天宿松洲區和古彭澤(今湖口地區)桑落洲一帶。也就是說敷淺原就在這一塊。我認為敷淺原就是古鄱陽湖平原,他的區域主要包括桑落洲,湖口縣局部地區,沉沒在鄱陽湖中的梟陽縣和海昏縣。這廣袤的古鄱陽湖平原就組成了敷淺原。而到最後,敷淺原只剩下桑落洲獨存至今,湖口局部地區,梟陽和海昏都相繼沉沒在鄱陽湖中。所以桑落洲既敷淺原,但是敷淺原不完全等於桑落洲。 論證完了桑落洲就是敷淺原,下面該分析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了。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榮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桃花源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這裡面明確的講了“往跡浸復湮”,說明這裡是洲島,不然的話講不通,高山是不會被浸沒和湮沒的。《桃花源記》中稱絕境,絕境是與陸地相互隔絕的地方。高山與陸地相連,所以絕境只可能是洲島。從漁人的交通工具來看,通往桃花源的只有船,別無他路。所以再次證明桃花源是洲島。“桑竹垂餘蔭”從植被來看,有柳樹,桑樹,竹子都說明是南方。“菽稷隨時藝”,豆類麥類隨便什麼時候都可以種植,更說明是南方。從陶淵明《飲酒》詩來看,“且當從黃綺”,“漂流逮狂秦”與《桃花源詩》所反映的事實是一致的。所以桃花源的創造應該是在其隱居時期。他隱居地在桑落洲,也就是說桃花源的原型是以桑落洲為藍本。換句話來說,桃花源既桑落洲。 桃花源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匯口鎮古桑落洲上,安徽,江西,湖北三省在此交界,長江,鄱陽湖,古雷水在此交匯,故有一日三省,一統江湖之說。
桃花源的由來
一千五百多年前,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記》(為其詩《桃花源》之序)。說是武陵地方的一個漁夫,沿著一條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個缺口,就丟下船從這缺口裡走進去,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土地平曠,房屋整齊,人民生活古樸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為樂,看到漁人大吃一驚,紛紛請他回家吃飯飲酒,自稱祖先是為了逃避秦時的戰亂,逃進桃花源來生活。這些人不知道秦以後有過漢朝,漢朝以後又有晉朝。漁人在這桃花源里住了好幾天,想家了,就與他們告別。出了桃花源,以後再去尋找,就找不到了。 有人說在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有人說在安徽古徽州的黟縣。說是這裡有一座武陵嶺,有武陵村,還有一塊九十一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它的地理環境極像文章中描寫的桃花源,而且這裡還有姓陶的人家,從他們的家譜來看,他們的始祖就是陶淵明的子孫。目前比較有名的“桃花源”有如下這些地方。

桑洛洲桃花源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之原形為桑洛洲,這樣講是有根據的。
圖片圖片
晉朝袁宏在其《東征賦》中看到“惟吾生於末運,托一葉於鄧林”這裡的鄧林,原是夸父追日故事中的典故。夸父逐日死,遺杖,化作桃樹林,叫做鄧林。後世多用鄧林比桃花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桑洛洲上確實有很多桃樹。直到清朝末年,洲上還是桃花依舊。有詩為證:《肅清江西全省》彭玉麟,“ 桃花岑舊飛紅雨,桑落洲新長綠蕪。”桃花岑指的就是桑洛洲清時曾國藩與太平平作戰的故壘。彭玉麟是曾國藩之幕僚清時在桑洛洲紮營相當長的時間。對當地人文相當了解。桃花岑這個名稱現在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提到桃花源,恐怕無人不知。可是真正知道桃花源在什麼地方的人就很少了,而且具體地點爭議也很大。其實桃花岑與桃花源是同一個地方即桑落洲。當初陶淵明就是以桑洛洲為原形寫下《桃花源記》。
公元400年,陶潛因為上京(指去南京)遞奏摺遇風,在桑洛洲的規林避風(規林就是桑落洲的周瑜九柳八卦陣的別稱,陶潛當時避風地點為今天安徽省宿松縣匯口鎮歸林村),寫了兩首詩,《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在此表明了其歸隱的志向。後來人們因為陶在此有歸隱山林之意,所以又稱此地為歸林。這裡也是其桃花源的原形。陶淵明在洲上觀望,當年周瑜練兵點將處,如今桃花依舊,可是九柳只剩下五柳,眼見百年殘柳,陶見其滄桑,想起世道和自己的身世,正若這五棵百年柳樹一樣飄搖,逐號五柳先生。
公元404年,劉毅與桓玄戰於桑落洲。戰火紛飛。劉毅大勝。桑落洲卻在血火的洗禮,依然屹立於江上。殘陽如血幾人歸,岸邊老樹發新柳。硝煙繚繞隨風去,大江默默向東流。
公元405年,陶潛出任彭澤令,也就是古澎澤包括今天江西省彭澤縣部分和今天的江西省湖口縣。史書記載,這年宮亭湖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宮亭湖水南侵,鄡陽縣(古鄡陽在今天的江西省都昌大部分地區和鄱陽湖附近地區)包括武林在內海昏等的儲多城邑沉沒於當時形成的鄱陽湖湖中,流民擁擠到彭澤。據1986年《都昌縣地名志》記:由於都陽湖盆發生多次陷落,古鄡陽縣、海昏縣、鄡陽城、昌邑城和白沙、武林、武陽、黃金采等軍事、經濟、交通重鎮,均先後淪人湖中。陶淵明把流民安置在他當年避風的那個桑落洲上。陶淵明在桑洛洲上安置流民,建歸林莊,種植桑樹。這些陶淵明都在其《擬古》這首詩中有簡略記載“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又因為這些移民都是鄡陽縣武林人,所以後人把當初那個安置點叫做武林洲。根據《通典·州郡典·州郡七古揚州》的記載,宿松漢皖縣地。梁置高塘。有雷水。江水自鄂陵分為九派,會於此縣界洲上,三百餘里合流,謂之九江口。東得武林洲,即桑落洲之下尾。唐·杜佑曰:桑落洲在江州都昌縣,漢之彭澤縣也。陶潛的祖籍也是鄡陽。這次安置移民,為後來他寫出《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創造了心理和現實背景。只是古人喜歡假字,重音不重形,陶淵明亦是如此,武林人被他寫成了武陵人,以致才有今人的誤讀,武陵人實乃武林人。可以想像,當年地震後的武林人及陶淵明從老家鄡陽縣沿江而下,在水上行至到鄱陽湖口的桑洛洲眼晴應該是為之一亮,這水上之綠洲桑洛洲不正可以作為安置之所嗎。流民在桑洛洲安置後,好景不長,最終戰爭又在桑洛洲爆發。桑落洲成了軍事的角斗場。
公元410年,又是劉毅,只不過對手換成了五斗米教教主盧循了。這次劉毅大敗。桑落洲到處血光。也就是這年,劉裕兵至桑落洲。遇上戰爭,更為嚴重的是這隨後的幾年,鄡陽縣大部分地區完全沉入鄱陽湖中。這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文尾埋下的伏筆:後遂無問津者。陶淵明都在其《擬古》這首詩中有簡略記載“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後來陶淵明根據這一經歷借古喻今寫出了《桃花源記》。其實桃花源就在桑洛洲上。另外陶淵明不為五斗路折腰的典故亦來於此。
讓我們來具體分析解讀一下陶潛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之源義:古代的源不僅僅有水源的意思,也有水中平原之意。我們可以從“塬”字就看得到提示,這個字就是指高原。而源也有水中是洲島這意。這點我們可以從《桃花源記》中看出,土地平闊,為什麼在本已平的土地上加上一個闊字,順江而下看到露出水面的平闊一洲,而陶潛的活動鄱陽湖地域及其附近大多是這樣的景致。因此桃花源就是水上的桃花洲桃花島。)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江西鄡陽的武林人(武陵人之陵通假林)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鄱陽湖)溪水划船走,(不知不覺出了鄱陽湖)就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出鄱陽湖口後)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著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不是野生吧有人種植管理過吧),地上香草鮮艷美麗,墜落的花瓣繁多交雜。漁人很驚異這種美景(難道有人)。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看見一座山(積土成山,山只是一道堤壩或者土堆,若是真天然的山隨便一座山都應高過桃樹很多吧為何到近前才看見一山),土山上有個小口(山有小口並不是十足的洞口,只是水源流出的的缺口,口者缺口為口,路口為口,可為閘口,口只是個可以出入的方便之處),可以出入的口裡面好像有光亮(是燈光還是天光水光不得而知反正有光)。漁人就丟下小船,從出入口進去。開始出入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走,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越過出入口這後,發現)這裡土地平坦開闊(土地平坦開闊只有洲地平原才可以這樣稱,山地大多狹窄怎么說也說不過去),房屋整整齊齊,有良好肥沃的田地(何謂良田,當然農作物高產才可以稱為良田,山地多低產怎么可稱為良田何況那是農耕的東晉),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這是洲地常有之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裡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不是這個地方的人的穿著。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其樂。村裡面的人看見漁人(很陌生),於是很驚奇,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他們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裡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江中絕島)與外人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從這裡出去過,於是和洲島外的人隔絕了。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這漁人一件件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嘆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住了幾天,告辭離去。這裡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情況不要對洲島以外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作了標記。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江水淹了?還是標記做得不夠,以致不足以找準方位),竟迷失了方向,沒有再找到原來的路。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畫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後來就沒有探訪的人。
另外陶淵明同期還寫了一首《桃花源詩》: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榮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此詩中之商山即指今天廬山根據慧遠《廬山記》中則謂匡俗為殷周之際人,與奚道仙人同游廬山,隱居修煉。所以廬山又被稱作匡山。因其出自殷商之季,所以也可能被稱作商山。後世多把商山指作隱居的地方.而此詩中“往跡浸復湮”足以說明桃花源的環境了,乃水中之洲也。)  
桑落洲就是桃花源,裡面的很多場景大多是陶的憧憬。桑落洲的移民並沒有這樣安生過,也就是這年之前的一年,何無忌兵至桑落洲抗擊桓玄軍。不到6年,也就是公元410年,劉道規,和劉裕先後在桑落洲大戰,桃花源累受戰火洗禮。也就是這年,陶懷著極其憂憤的心情借古喻今寫下了《桃花源記》。這也就是陶在文後留下的伏筆:後無問津者。人們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主要原因。  關於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的歷史背景除了大時代戰爭因素、當時陶的故鄉發生強烈地震物是人非:  鄡陽,始建於公元前201年(漢高祖6年)縣址在周溪泗山,因一代梟雄九江王英布造反被擒,在些梟首示眾,故名鄡陽,是豫章十八縣之一。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因彭蠡湖盆地發生地震,湖水南侵,鄡陽縣大部分沉入湖中,鄡陽縣撤消。境域入彭澤縣,隸江洲。唐高祖武德五年,改為都昌縣。鄡陽縣自建成到被撤,有600多年的歷史,經兩漢、三國、兩晉,在歷史上是一個有名的縣域。鄡陽水陸交通便利,與南昌、鄱陽、九江、永修、餘干等地往來甚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國時,東吳名將黃蓋曾在此鎮守。  
《晉書》稱:“陶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吳平,徙家廬江之尋陽。”陶侃既然是“鄱陽人”,又“徙家尋陽”,為何成為都昌人呢?原來陶侃故里,就在都昌縣蘇山鄉的十里陶家沖,也稱“都昌稈林”。都昌西北邊界的十里陶家沖和星子縣隔湖相望,這一小塊地方在吳末晉初曾隸屬廬江郡之尋陽縣管轄。在當時的中國版圖尚無都昌縣,都昌縣的前身是鄡陽縣,據《縣誌》沿革載:晉永興元年,公元304年,鄡陽縣由鄱陽郡劃歸潯陽郡管轄。陶侃(259-334),永興元年侃45歲。陶侃徙家廬江郡尋陽縣,時在“吳平”,即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同一年,尋陽縣即屬廬江郡,至永興元年再改屬潯陽郡。尋陽縣隸屬廬江郡只有24年。陶侃徙家後的家庭地址,初屬廬江郡的尋陽縣,隨著郡縣變更,改屬潯陽郡鄡陽縣(即今都昌縣)。彭蠡澤和鄱陽湖的演變。鄱陽湖在地質時代湖盆地區的地質地貌幾經滄桑,變化很大。全新世開始湖盆雖逐漸下沉,由於泥沙沉積量和湖盆下沉量基本均衡,故仍呈現為河網割切的景觀。新石器時代這一地區就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01 (漢高祖六年)~公元421年(劉宋永初二年)在令鄱陽湖中心設定了鄡陽縣,古城已經考古發現在今鄱陽湖中心的四山。其周圍有彭澤、鄱陽、海昏等縣,所轄土地也有部分在鄱陽湖中。可見在公元5世紀20年代以前,鄱陽南湖地區並不存在龐大水體,而為地勢低平、河網割切的湖積平原,而鄡陽縣為河網支匯的中心。  
鄱陽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澤之稱,因而認為古代彭蠡澤即今鄱陽湖。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彭蠡古澤的形成與古長江在九江盆地的變化有密切關係。更新世中期,長江出武穴(今廣濟縣)後,主泓經太白湖、龍感湖、下倉浦至望江縣與從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緣的長江汊道會合。更新世後期,長江主泓南移至今長江道上,而原來被廢棄古河道因全新世以來傾掀下陷作用,逐漸擴展並與九江盆地南緣的寬闊的長江水面合併,形成一個大面積的湖泊,即先秦《禹貢》中所載的彭蠡澤。當時長江出武穴擺脫兩岸山地的約束,形成了以武穴為頂點,北至黃梅,南至九江,東至鄂皖邊界的沖積扇,江水在沖積扇上分為多支,即《禹貢》中所謂“九江”,東至扇前窪地匯入彭蠡澤,可見古彭蠡澤主體部分在江北,相當今龍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區。江南僅為今鄱陽湖的頸部。  由於古彭蠡澤是長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九江瀦匯而成的湖泊,水下新老河段之間脊線分明。以後由於劉禹錫草堂長江泥沙經九江段時,受到贛江的頂托在主泓北側堆積起來,日久新老主泓道之間自然堤逐漸高出水面,九江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澤即被分割開來。時間約在西漢後期,距今2000年。以後,每逢長江泛濫泥沙溢出,彭蠡古澤逐漸縮小,形成了幾個由水流連通的湖泊,史稱雷水和雷池,即今龍感湖、大官湖的前身。江北彭蠡澤之名逐漸消失。  
自全新世開始本區第四次斷塊差異運動,在南昌一湖口一線有較大的相對下陷,尤以湖口斷陷為強烈。西漢後期,湖口斷陷的古贛江區已擴展成較大的水域,即今鄱陽北湖的前身。因為江北彭蠡澤之名出於經典《禹貢》,班固在《漢書·地理志》里就附會江南的鄱陽湖為古彭蠡澤。但在記載到湖漢水和豫章水(均指令贛江)時,卻又說注入長江,而不是注入彭蠡澤。估計當時江南新彭蠡澤枯洪水位變率大,枯水時束狹如江之故。
漢晉時代的新彭蠡澤(晉時又稱宮亭湖)南界不超過今星子縣南嬰子口一線,而嬰子口則是贛水入湖口,也稱彭蠡湖口。江南彭蠡澤形成後,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比較穩定。其後隨南昌—湖口斷層下陷自北而南的發展,河網交錯的平原逐漸向沼澤化發展。劉宋永初二年(421)鄡陽縣的撤銷當與此有關。唐末五代至 花影池北宋初年彭蠡澤迅速向東南方向擴展。宋初彭蠡湖區已超過嬰子口、松門山,迫近鄱陽(今波陽)縣城,彭蠡湖開始有鄱陽湖之稱。這種擴大的結果使原在湖邊上的山峰先後淪為湖中小島,附近的小湖也相繼和鄱陽湖連成一片,古鄡陽縣周圍平原幾平淪沒殆盡。但其時鄱陽南湖仍為吞吐型湖,洪水時茫茫一片,枯水期水束如帶。  
明清時期鄱陽湖演變的特點是汊湖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鄱陽湖南部地區,如今軍山湖、青嵐湖都形成於此時。而清代以來,吳城以北鄱陽湖逐漸淤淺,由於贛江、撫河、信江的口外沙洲向東北延伸,鄱陽南湖西南部湖面逐漸縮小。 漢別將擊英布軍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蘇林曰:洮,音兆。徐廣曰:洮,音道,在江、淮間。余據布軍既敗走江南,則洮水當在江南。羅含湘中記:零陵有洮水。水經註:洮水出洮陽縣西南,東流注於湘桃川宮水。如淳註:洮陽之洮,音韜。蓋布舊與長沙王婚,其敗也,往從之,而洮水又在長沙境內,疑近是也。杜佑曰:漢洮陽縣城在永州湘源縣西北。按今全州,漢洮陽縣地,有洮水,在清湘縣北。〕布故與番君婚,以故長沙成王臣使人誘布,偽欲與亡走越,布信而隨之。番陽人殺布茲鄉民田舍。〔番,音婆。師古曰:茲鄉,鄡陽縣之鄉也。班志,鄡陽縣屬豫章郡。鄡,古么翻。余據史記及漢書高紀,皆言“追斬布番陽”,竊意茲鄉當在番陽界,非鄡陽。〕  
陶屬道家文化的繼承者,在當時《桃花源記》中的晉太元中,也就是公元386年。這一年恰巧是慧遠在廬山上建成了東林寺,其是否有隱喻此事呢。慧遠也是順江而下,值得懷疑的是,佛教的聖花是蓮花而非桃花,桃花是道教的聖花。在廬山上,是否是道家和佛家為了一個理想的國度在爭執呢?慧遠在廬山上傳教,到《桃花源記》文中其最後的後無問津者,有可能是隱預道教被佛教取代的過程。了解《桃花源記》的寫作背景可以通過《陶淵明年譜》加以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