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鎮

桐廬鎮

桐廬鎮即桐廬縣城,鎮因縣名。與縣內印渚、方埠等一樣是已經撤銷的鎮,原轄地現分屬桐君街道、城南街道和鳳川街道。

桐廬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地處錢塘江中游,東接諸暨,南連浦江、建德,西鄰淳安,東北界富陽,西北依臨安。全境東西長約77公里,南北寬約55公里。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桐廬鎮
  • 外文名:tong lu  town
  • 所在地:浙江省桐廬縣
  • 名譽:省級文明鎮 省級綠色小城鎮
  • 方言桐廬話
基本概況,地理位置,歷史概況,桐廬解放前,桐廬解放後,區位交通,工業發展,招商引資,經濟事業,農業發展,社會事業,法律普及,計生工作,社會治安,科教文衛,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工業建設,農業經濟,第三產業,

基本概況

桐廬鎮原為桐廬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經過多次的重新規劃,桐廬鎮原轄地現分屬桐君街道城南街道和鳳川街道。
桐廬鎮經濟社會發展迅猛,尤其是進入21世紀,更是呈現出現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基礎設施投入最多、城鎮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明顯的特點,綜合經濟實力已成為杭州市重點鄉鎮第二位,並先後被評為“省級文明鎮”、“省級綠色小城鎮”、“杭州市科技星火示範鎮”、“杭州市衛生城鎮”等。 經濟發展勢頭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是桐廬鎮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基礎設施投入最多、城鎮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明顯的幾年。鎮黨委、鎮政府團結帶領全鎮各級幹部民眾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團結拼搏,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地做好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經濟社會目標,為實現“三年超百億、五年雙百億”的奮鬥目標開了好頭,為超百億目標提前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2年,全鎮共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6元,比2007年淨增長322元,財政收入達到1、88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名列杭州市重點鄉鎮第二位。
以縣城桐廬鎮為中心,東20公里(徑距,下同)至牛峰嶺界富陽,南19公里至羊嶠頂界建德,西39公里至太陽山界淳安,北13公里至陳家山界富陽;東南27公里至火燒灣頂界浦江,西南12公里至大岩山界建德,東北16公里至橫山埠界富陽,西北41公里至高塘界臨安。全縣地勢,西北和東南向富春江沿岸降低,以丘陵山區為主,平原稀少,龍門山主峰牛背脊之觀音尖,海拔1246.5米,為境內最高峰。山的偉岸,石的氣勢,水的靈韻,林的秀色,構成了桐廬山水洞天色彩斑斕的景致與詩畫般的意境。距桐廬縣城23公里的瑤琳仙境,又名瑤琳洞,縱深1000米,遊覽面積28000平方米,她以神奇的地貌和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而享有“全國諸洞冠”之美譽,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地理位置

桐廬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地處錢塘江中游,東接諸暨,南連浦江、建德,西鄰淳安,東北界富陽,西北依臨安。全境東西長約77公里,南北寬約55公里。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全縣地勢,西北和東南向富春江沿岸降低,以丘陵山區為主,平原稀少,龍門山主峰牛背脊之觀音尖,海拔1246.5米,為境內最高峰。
位於中國浙江省西北部。2007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98241人,比上年增加1356人;其中農業人口287673人,非農業人口110545人。全縣人口出生率9.41‰,死亡率6.5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91‰。當年計畫生育率97.49%
漢族為主,有畲、苗、土家、侗、蒙古、壯、滿、回、藏、布依、高山、維吾爾、俄羅斯、瑤、白、佤、仫佬17個少數民族。面積1825平方千米。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桐廬縣轄2個街道、7個鎮、4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桐君街道、舊縣街道;分水鎮、富春江鎮、橫村鎮、鳳川鎮、百江鎮、瑤琳鎮、江南鎮;鐘山鄉、新合鄉、合村鄉、莪山畲族鄉。共有7個社區、14個居民區、186個行政村。

歷史概況

桐廬縣始建於三國吳黃武四年(公元225年),曾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桐廬入錢塘縣,至仁壽二年(602年)復置。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廬西北七鄉置分水縣,同時於桐廬置嚴州。三年後廢嚴州及分水縣。如意元年(692年)復置分水,更縣名為武盛。神龍元年(705年)復名分水縣。寶應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縣,大曆六年(771年)廢昭德還屬分水。天佑三年(906年)劃分水東北五鄉入臨安。1949年4至5月桐、分兩縣解放,1958年11月廢新登、分水兩縣入桐廬。1960年5月又廢富陽入桐廬,並隸屬於杭州市。1961年10月復置富陽縣,今桐廬縣政區,基本上為原桐廬、分水兩縣轄地。

桐廬解放前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分水民勇大敗倭寇。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濮振聲率白布會起義反清,回響者不下萬餘。民國8年(1919),縣城搬運工人、學生上街遊行,抵制日貨。16年2月,軍閥孫傳芳殘部潰竄南鄉,當地農民奮勇追擊。是年,國民革命軍抵達桐廬,發現成立城區職業工會,開展要求增加工資、反對封建霸頭的鬥爭;3、4月間成立縣農民協會,領導農民開展"二五"減租運動;8月,中共浙江省委直屬分水支部成立。17年10月,中共岩塢支部成立。18年夏,中共分水區委建立,有黨員70多人。19年7月,中共永安區委成立,有黨員98人。28年12月,中共桐廬縣政工隊支部、大市支部成立。29年夏,中共印渚、橫村、高梘支部成立。34年6月,中共平湖區委成立。38年,中共江西縣工作委員會成立。1949年5月,中共桐、分兩縣委成立。

桐廬解放後

桐廬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反對國民黨的反對統治和封建剝削的鬥爭。民國17年秋,富家、老塢、何宅塢農民成立“自立社”,向土豪劣紳展開減租鬥爭。18、19年,先後舉行“畢浦農民暴動”、“儒橋農民暴動”、“城下農民暴動”,打擊封建勢力。23年,龍伏村百餘農民發動搞租奪糧鬥爭。抗日戰爭中,深浦、環溪千餘民眾投入饋運食物、護送傷員和作嚮導等抗日工作。桐廬人民為抵抗日本侵略,投入構築國防工事達5萬餘工,運輸軍糧船最多時月達600艘(次)。出征軍人2997名。解放戰爭中,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游擊支隊在縣境邊陲山區開闢根據地,建立四管民主政府,開展征糧、“二五”減租,發動支前等革命活動。潘芝山等一批革命烈士為解放事業貢獻出生命。解放初,桐廬人民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肅清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境內的殘餘武裝力量和20餘股土匪,鞏固人民政權。1950年11月,桐廬人民積極投入鎮壓反革命和土地改革運動,粉碎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和復辟陰謀,取得土地改革的徹底勝利,摧毀封建剝削制度,83%的農戶分得土地及耕牛、家具等生產資料。1951年,1351名青年志願參軍,奔赴“抗美援朝”前線,為保衛祖國作出貢獻。

區位交通

桐廬鎮緊依320國道,到省城杭州只有一小時路程,距杭州國際機場100公里,到上海寧波港也只需3小時的路程,桐廬還建有直升機場,交通極為便利。富春江穿越桐廬鎮,水資源極為豐富,建有桐廬自來水廠。兄弟鄉鎮富春江鎮建有裝機容量30萬千瓦的富春江發電廠,以及桐廬鎮建有220千伏的喬林變電所,保證充足的水電供應。
桐廬鎮桐廬鎮

工業發展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鎮黨委、鎮政府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突出發展主題,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鼓勵生產性投入,加快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使全鎮經濟快速發展,實現大基數快增長。200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5億元,比上年增長47、41%;完成工業銷售產值72億元,同比增長50、22%;實現工業利稅3、92億元,增長31、99%,其中利潤1、87億元,增長28、97%;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16億元,增長45、28%;工業用電量4000萬千瓦時,增長27%。
桐廬鎮桐廬鎮
全鎮主攻工業,發展氛圍進一步濃厚。通過深入開展“學習貫徹‘十六’,創新創業大發展”的大討論活動,出台了對工業企業的獎勵政策,完善了《工業經濟目標考核辦法》,將工業經濟目標獎勵和技改投入、技術創新、招商引資、園區建設等方面納入目標考核內容。各種措施大大地激發了全鎮幹部、企業家的發展熱情,堅定了發展工業經濟的信心,鼓足了做大做強企業的幹勁。如杭州富力紡織有限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技改投入,生產能力大大地提高,產品檔次明顯提升,2002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29、77%;杭州尖端內窺鏡有限公司投資883萬元,在桐廬鎮輕紡科技園區內興建廠房18000平方米,同時從德國費格內窺鏡醫療技術公司引進先進設備,產品質量達到國內一流先進水平,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2500萬元,同比增長72、41%,成為全國最大的內窺鏡生產企業。

招商引資

全鎮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鎮黨委、鎮政府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的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專門的招商引資機構,出台招商引資考核獎勵目標責任制,落實招商引資經費,採取外出招商和請進來招商相結合的辦法。2002年共引進企業15家,引進到位資金3億元,比上年增長322、54%,其中引進的項目超億元的就有四個,三獅集團、西子集團、華元置業投資的遊艇項目、蘭州國芳百盛集團投資的大奇山文化旅遊項目等大項目一個接著一個前來投資創業。浙江三獅集團來鎮投資5個億興建日產2500噸水泥熟料的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是21世紀初全縣最大的工業企業投入項目;全國知名企業—一杭州西子集團投資10個億到剪溪塢興建的國際休閒會所及CEO培訓中心是全縣有史以來投資額度最大的一個項目。
桐廬鎮桐廬鎮
工業生產性投入增勢明顯。2002年全鎮工業生產性投入4、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91%,創歷史新高。工業生產性投入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投資項目的數量和投資總額均創歷史新高。僅200萬元以上的項目達38個,投資總額4億元,同比增長73、91%;500萬元以上的項目12個,投資總額上20億元,同比增長138、81%;二是投資方向多元化。受國際經濟發展減緩的影響,桐廬鎮2002年輕紡行業的投入比上年有所下降,而醫療、化工、建材等行業的投入則有大幅度提高,成為2002年年生產性投入的主體。其中建材行業投入1、59億元,同比增長131、28%;醫療化工行業生產性投入5100萬元,增長45、57%。

經濟事業

工業園區初具規模,集聚效應不斷增強。投入2000餘萬元,總長1238、9米,寬18米的思源路已於2002年8月初竣工;總長1500米,寬30米的城南西路,也已在2002年年內完工;工業園區的水、電、通信等硬體設施正在加快建設中。基礎條件的改善,入園門檻的降低,引來了眾多的中小企業投資者,其中工業園區一期園區建成投產企業14家,總投資1億元,2002年實現工業產值2億元;園區內現有入園企業30家,投資額超過2億元。通過努力,桐廬鎮工業園區已被國務院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園區。工業園區已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今後5年內工業園區經濟總量達到50億奠定了基礎。
桐廬鎮桐廬鎮

農業發展

農業經濟穩步增長。鎮黨委、鎮政府積極引導農民大膽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農業經濟獲得穩步增長。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基地建設得以進一步深化。僅2002年全鎮大田結構調整新增面積3643.4畝,其中水果、花卉經濟作物1644.9畝,蔬菜西瓜等季節性經濟作物1645.5畝,珍珠甲魚等水產面積352畝。新增效益農業示範基地8個:灣里村引進的艾青種植基地總投資220萬元,面積200畝;金山村引進的桐廬昌裕奶牛養殖場總投資200萬元,面積150畝;閬里村引進資金150萬元,開發農業觀光旅遊115畝;岩橋村引進的桐廬山水農莊有限公司;閬苑的生豬養殖場;橋外村和蔣陸家村引進的花卉苗木基地;尹家村引進的銀杏花卉苗木示範基地等為全鎮的經濟結構調整作出了示範和推動。
桐廬鎮桐廬鎮
全鎮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快速,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全鎮最大的農業龍頭企業杭州天地保健品有限公司,2002年實現產值1、2億元,創利690萬元。到2002年為止,全鎮已有農業龍頭企業9家,其中市級5家,縣級4家。2002年桐廬鎮的桐廬雲山銀峰茶業貿易部還榮獲了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金獎,另獲省級農業名牌農產品展銷會優勝獎的有3隻,獲得市級農業名牌農產品展銷會優勝獎的有9隻。
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2002年來,全鎮共投入585萬餘元完成了五大重點水利設施建設和土地整理項目。投資70萬元保質保量對溪旁水庫l號副壩進行了加固;洋洲至桐廬一橋第二期城防工程,總長4059米,總投資2856萬元,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梅蓉段堤塘工程,全長4、6公里,投資400萬元,工已基本完工;梅蓉、濮家莊、金山、范家邊四個村3000餘畝土地整理改造完畢,經過改造後,淨增土地488畝;另全年維修排澇站16座,機埠42台,新村砌渠道11、9公里,新澆三面光渠道6800米,完成土石方56、64萬方,新建機耕路6公里,修復水毀工程13處。林業工作不斷得到加強,全年封山育林81062畝,加大了林業生態建設力度。

社會事業

法律普及

以“三個代表”、“十六大”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教育、大討論活動在全鎮所有鎮、村幹部中開展,幹部的責任感、危機感明顯增強,學習的氛圍日漸濃厚。
桐廬鎮桐廬鎮
堅持宣傳、貫徹執行依法治鎮,依法治村工作。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召開學校現場審判會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四五”普法活動,民眾的法制意識和法律觀念明顯增強。

計生工作

堅決執行三大基本國策。計生工作按照“一個中心、二個加強、三個提高”的思路,2002年共出生675人,計生率達到98、37%,各項計生工作指標均達到縣政府考核要求,桐廬鎮計生及流動人口工作還代表全縣接受市計生委考核驗收,考核成績優秀。環保宣傳深入人心,各所學校積極開設環保知識課堂,繼鎮新區國小、鎮二小分別被授予省、市綠色學校後,桐君中心國小又被命名為縣綠色學校。土管工作嚴格依法辦事,確保“三無鄉鎮“稱號。

社會治安

綜治工作緊緊圍繞“11月底前重點整治地區突出治安問題基本消除,治安狀況明顯進步”的日標。通過深化“嚴打”鬥爭和“創安”活動,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範體系,鎮、村共出資36萬元組建義務巡邏隊,對防範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起到了明顯作用。2002年,不僅摘掉了杭州市社會治安重點整治地區的子,還被評為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桐廬鎮桐廬鎮
民政、殘聯工作紮實開展。2002年全鎮共發放慰問金及物資款6萬餘元,對430餘戶困難戶進行慰問和救濟;落實困難民眾最低生活保障234戶,441人;火化率、婚姻登記合格率均保持100%;農村“雙整治”活動成效明顯;可容納120餘人的鎮光榮院、敬老院正式落成使用;村民自治模範鄉鎮經市政府考核驗收已達標;殘疾人聯合會順利進行了換屆,殘疾人權益得到進一步落實和保障。

科教文衛

科教文衛工作長足發展。教育事業投入進一步加大,總投入約3500萬元的三合中學遷建工程啟動,並已完成基礎性工程;總投入150萬元的金東國小重建工程,已竣工使用;金西國小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一小、二小、三小新建或改建了師生食堂,解決了師生的午餐問題。金中、中聯國小的撤併已擺上了議事日程。大病醫療保險初步取得成效,無償獻血活動深入到農村。科普工作落實到位,2002年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35次。現有社區文體骨幹隊伍28支。2002年共舉辦各種文體活動81場次,深受居民民眾歡迎。鎮文體骨幹隊伍還積極參加了西博會狂歡節、富春山水節、杭州龍井開茶節。“周周有節目,月月有大戲”的社區文化紅紅火火。

基礎設施

重點建設項目和交通事業順利開展。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點工程進展順利;桐中南遷後80餘戶拆遷戶得到妥善安置;嚴格依法做好三合中學搬遷和鎮政府南遷的方案設計、土地徵用、審批招標等各項工作;及時動員了72戶農戶動遷,確保16省道擴改建工程的順利進行;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速,童家、岩橋、麻蓬等村想辦法集中財力,修築水泥路。進行電網線路標準化改造,改裝自來水等,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桐廬鎮桐廬鎮
社區建設成效明顯。我縣是浙江省社區建設實驗縣和杭州市社區建設試點縣,作為開局之年,社區建設工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並取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省委副書記李金明,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省民政廳副廳長童禪福,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於躍敏曾先後蒞臨我鎮視察指導社區建設。並給予了高度評價。縣四套班子領導更是多次到社區親自指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使桐廬鎮的社區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7個社區除國通、迎春社區外,都已基本落實或解決了“五室、兩站、一校、一場所”等辦公和服務用戶,社區服務日受好評。迎賓社區被命名為省級示範社區居委會、市級文明社區,洋塘社區被命名為市級文明社區,迎賓、洋塘、南門、東門、迎春五個社區被命名為縣級文明社區。

新農村建設

工業建設

1、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擴大投資規模。2003年在汲取200年招商引資良好成效的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和宣傳力度,兌現了2002年制定的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充分調動了企業和幹部民眾招商引資的熱情,營造出一個政府誠招商、全民熱招商的良好氛圍。同時充分發揮鎮招商引資服務項目部等招商機構作用,千方百計最佳化投資環境,降低投資門檻,提供用地、審批、技術、信息等全程代理服務,並加大了對縣外、省外、境外資金及大項目的引進和高新企業、工業企業投資項目的引進。鼓勵民間資金投入,引導民間資金創業,實現個私經濟快速發展。在加大工業企業引資的同時,還做好農業、旅遊業等產業的招商引資工作。
2、加快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一是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做好園區標準廠房的建設和招租工作,降低入園企業投資成本,滿足部分外來企業欲低成本進園辦企業的要求,使工業園區成為對外宣傳的又一新視窗,並增加建成標準廠房行政村的投資收益;三是探索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新融資渠道;四是調整園區土地出讓辦法,化整為零,使徵用5至10畝土地建廠的中小企業能夠入園辦廠。
3、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一是鼓勵支持醫藥化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高科技企業的科技投入,加快高、新產品的研製和開發,在創立知名商標和品牌上有了突破;二是積極引導針織等傳統行業的企業重視技改投入,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針織服裝等傳統行業升級換代,提高產品檔次,增強產品的市場風險抵禦能力和出口能力;三是加強了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堅持產、學、研結合,鼓勵企業創辦研發機構,提升企業及產品技術層次。
4、繼續實施大企業發展戰略。通過扶優扶大扶強,培植規模企,努力實現“三年內培育一家5億元企業、五年內培育一家10億元企業,每年新培育一家以上產值超億元企業”的目標。2003年新培育年產值500萬以上的工業企業20家,年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2家。對年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對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重點骨幹企業指派專人負責,並可享受一廠一策的優惠政策。繼續推進企業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改革,積極引導私營企業進行體制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立董事會、監事會,聘請專業人才進行管理。以區域塊狀特色經濟發展為核心,加強龍頭企業的品牌建設和與其他企業間的分工協作,儘快形成針織、服裝、醫療器械等塊狀特色經濟,帶動我鎮整個經濟發展。
桐廬鎮桐廬鎮

農業經濟

1、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現有基地輻射作用,充分利用優惠政策的主導作用,以打造特色基地為重點,接軌杭州都市型農業發展,大力發展效益農業,新增農業結構調整面積3500畝,其中水果、水產、蔬菜“三大基地”1000畝。
桐廬鎮桐廬鎮
2、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在抓好農業主導產業發展的同時,2003年以產業化基地為依託,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行“訂單農業”和“公司十農戶”等形式,重點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3、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2003年投資200萬元,對龍頭塢水庫、舒坑水庫和峙山海沙塘水庫以及對石珠溪、浪閬溪等小溪進行除險加固和小流域治理。同時,繼續做好迎春橋至周家墳山段和洋塘城防的協調工作。
桐廬鎮桐廬鎮
4、做好土地文章。2003年金西片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已全面鋪開,土地整理項目面積為4039畝,總投資686萬元,土地整理後淨增耕地面積405畝,有效拓展桐廬鎮的發展空間。

第三產業

加快發展以旅遊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接軌旅遊西進的大杭州旅遊發展戰略和我縣的整體旅遊規劃,走休閒、度假的路子,進一步加大景區建設和新景點開發力度,加快西子集團投資剪溪塢項目、閬苑石景、富春江休閒度假區項目等一批旅遊項目的建設。大力發展與旅遊相關的旅遊產品開發等其它行業,構建完整的旅遊經濟鏈,增加三產比重,繁榮桐廬鎮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