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馬跡塘

馬跡塘鎮,地處資江中游,東通洞庭,西連湘黔,北達巴蜀,南扼衡岳,自古為湘中去湘西北交通樞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江馬跡塘
  • 地理位置:資江中游
  • 地位:為湘中去湘西北交通樞紐
  • 名稱由來:關公躍馬沂溪
桃江馬跡塘
桃江馬跡塘桃江馬跡塘
桃江縣城沿資江西上約40公里至湖光璀燦的馬跡塘電廠,或經省道308線從益陽市至馬跡塘70公里,便到了桃江縣的西大門,聞名遐邇的湘中北商埠古鎮——馬跡塘鎮。
馬跡塘鎮,地處資江中游,東通洞庭,西連湘黔,北達巴蜀,南扼衡岳,自古為湘中去湘西北交通樞紐。馬跡塘地名的由來,源淵於“關公躍馬沂溪”的傳說。相傳,三國赤壁大戰破曹後,吳國孫權多次向蜀國劉備討還荊州,劉備拖延不還,並派大將關羽領兵經常在洞庭湖益陽一帶巡邏,阻止吳軍西進。一日,關羽帶幾名輕騎深入吳地,不料被吳軍發現。吳軍將領率精兵拚命追趕,想活捉關羽以換回荊州。關羽進退兩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隨關羽出生入死南征北戰的坐騎赤兔馬,一聲長嘯,騰空而起,一足點過沂溪河中微露水面的一塊礁石,馱著關羽躍過了沂溪。關羽化險為夷,驚魂甫定,回望河中礁石留下馬跡痕跡問當地鄉民,這是什麼地方?鄉民搖頭說,這小小地方哪有什麼名字。關羽深思片刻後對鄉民說,以後這裡就稱馬跡塘吧。於是,這個地方因關羽賜名而興起。如今,在沂溪河中的那塊礁石上,碩大的馬跡印仍清晰可見。同治《益陽縣誌》有馬跡塘傳說這一記載。
馬跡塘鎮歷史悠久,有千年古鎮之說。早在隋朝,有文字記載的就有袁、馬兩姓土著居民居此。宋太平興國(981)年間,馬跡塘屬梅山蠻地帶,這裡居住著土著瑤族,在梅山首領扶漢陽的帶領下抵禦宋軍鎮壓,勢力擴展到東至寧鄉司徒嶺,西抵邵陽白沙岩,南至湘鄉佛子嶺,北至桃江泗里河,並在七星、梅子、白沙、首溪、蜉游等築五寨以防守駐屯,其中首溪寨就在時屬馬跡塘範圍的築金壩。當時的梅山瑤民常伴溪洞而居。這裡至今仍遺留有尋溪、合溪、南山洞、檀木洞、拖木洞等有關溪洞地名20多處。明朝,江西等地多有移民來此居住經商。清嘉慶期間,馬跡塘為益陽西路塘汛之一,逐步發展成新化、安化等地民間貨物集散地,自此,馬埠港灣貿易日趨繁榮,船隻排筏運輸漸增,店鋪相對集中。據民國《益陽縣誌》載:馬跡塘是益陽上鄉第一市,街長三里,貨物殷實,有牙行(貿易中介)20多家,商店400餘家,建起了“四庵七祠八座廟”。形成三街六巷九碼頭,72家客棧,特別是從水道看馬跡塘街,70年代前的木吊腳樓成為資江風光一絕,是資江中游最繁華的重要商埠碼頭。
1927年,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時,就親臨馬跡塘鎮,在天府廟住宿了1晚,召開了農民座談會,調查了解了馬跡塘農民運動情況後,取道安化而去梅城。
馬跡塘北靠資江,西臨沂溪,傍水靠山,地處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49年,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下,所向披靡。8月2日,人民解放軍第49軍147師,在馬跡塘遭遇國民黨103軍負隅頑抗,經過兩天14個小時的激戰,擊潰國民黨西逃3個師,打死打傷敵軍千餘名,俘敵一千餘人,繳獲敵船30餘艘及大量槍枝彈藥,奪取了馬跡塘戰役的徹底勝利,這是人民解放軍解放益陽的最後一仗。自此,建立了益陽縣第八區人民政府(管轄馬跡塘、大栗港、武潭)。為紀念在馬跡塘戰役中犧牲的解放軍烈士。70年代,馬跡塘人民在馬跡塘戰役地伍家侖山頭開發成片茶葉梯田,建立茶場並命名為“八一”茶場,還將部分烈士遺骨埋上了茶山項峰,並建立了烈士紀念塔,以示“茶山有幸埋忠骨,烈士英名照千秋”。
1976年,勤奮聰明的桃江人民看準了馬跡塘資水河段寶貴的水利資源,在馬跡塘顏家灘積極開發興建馬跡塘電廠,經過7年努力奮鬥於1983年6月建成投產。馬跡塘電廠是我國第一座自行勘測,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低水頭燈泡貫流式進口機組水利發電廠,裝有3台從奧地利引進的單機容量1.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容量為5.55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2.2億千瓦時。電站大壩將資水攔腰斬斷,連線國道207線南北兩岸,使資水由此至上游安化的董金灘沿江15公里形成了一條煙波浩渺,清澈澄碧的平湖。馬跡塘平湖的產生,構成桃江十二景,使往目桀驁不馴的資水上游桃江段變成了嫻靜溫柔的少女。馬跡平湖,波光瀲灩,綠柳含煙,沙鷗細浪,漁歌唱晚。到了晚上,大壩華燈齊放,月光、星光、燈光倒映在湖中,交相輝映,構成一幅令人叫絕的夜景。真是“湖光萬傾連天碧,山色無邊引水長。”1985年,在馬跡平湖的三里州沂溪上,國內第一座利用板拉工藝建成的馬跡塘板拉橋凌空跨越沂溪河,溝通庫區兩岸,給馬跡平湖的湖光山色平添一道美麗的彩虹。
馬跡塘鎮,既是一個商埠古鎮,又是一個民尚儉樸,民俗風氣較濃的文化古鎮。獨具匠心的馬跡塘“故事”是流傳在馬跡塘一帶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彩扎藝術。相傳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率領太平軍攻下南京城後,易名天京,歡慶之時,有人別出心裁,扎數十“高台”以迎“天皇”。從此,“高台”藝術便成為天京軍民同樂的一種藝術形式。1864年,太平軍失敗,馬跡塘將士就把“高台”藝術帶歸故里,每逢佳節展演一番。馬跡塘人民就把這種“高台”藝術稱為“故事”。“故事”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表演集古老、傳奇、現代藝術於一身,獨具美、奇、巧、特、險之魅力,奧妙無窮,耐人尋味。“故事”其所以巧,奧妙全在一條經過精心鍛制的鋼筋上(苔心)。“故事”其所以奇,主要是立意新穎,險象叢生,令觀者迷感不解,回味無窮。節目有許仙遊湖,劉海砍樵、三打白骨精、打銅鑼、香港回歸、計畫生育、一國兩制等題材,取材廣泛,藝術高強。內容涵蓋歷史、人文、神話、戲曲、民間秩事、社會生活等各方面。 2006年,馬跡塘“故事”成功申報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馬跡塘“故事”正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標衝刺。如今馬跡塘“故事”已經成為湖南獨有,湘中一絕,桃江民間藝術寶庫之瑰寶。
自有馬跡塘“故事”以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每逢重大節日,馬跡塘人民總要扎十多台“故事”進行慶祝。2006年4月3日,中央電視台“夢想劇場”欄目的“歡樂大蓬車”開進益陽,馬跡塘鎮組織了5台“故事”,向全中國人民展示了“故事”的魅力。
“奇事巧事,馬跡塘的“故事”;紅茶綠茶,馬跡塘的新婚抬茶。”前者是說馬跡塘起源於清朝太平天國期間的“高台故事”十分的奇特;後者是說馬跡塘的抬茶,喝後令人難忘。
馬跡塘是桃江擂茶的發源地。相傳,馬跡塘擂茶起源於三國時期:孔明帶領蜀軍攻打曹操,路過馬跡塘時,正值酷暑季節,有許多將士中暑了,村民聞之,紛紛給他們送來擂茶,使蜀軍很快恢復了戰鬥力。從此,馬跡塘擂茶便四處傳播。
擂茶是用生芝麻、花生、綠豆和當地綠茶作原料,放在一個有內齒的陶製缽內,用一根長約七尺、直徑有茶杯口粗的油茶木棒擂成粉狀,再加入適量白糖,然後用開水調和而成,其色澤潔白如奶,味道清香可口,有清涼解暑、促進消化、提神醒腦的功能。
馬跡塘擂茶味道好,但最具情趣的還是新婚夫婦鬧抬茶。這一帶的青年男女結婚,有新娘和新郎雙抬擂茶招待客人的習俗,也是鬧新房的主要內容之一。招待客人的新婚晚宴過後,夜幕降臨,鬧新婚抬茶的儀式也就開始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雙雙抬茶敬客!”站在新婚新郎旁邊的司儀喊得頸脖上的青筋凸起,將新娘新郎推到堂屋中間。司儀的喊聲一落,打扮一新的年輕少女們腳步輕盈地手托六邊形紅漆木盤,放在堂屋裡的八仙桌上,紅漆木盤裡放著六隻精細的花邊瓷碟,瓷碟里分別堆滿了香噴噴的熟花生、蹦脆的南瓜子、黃白色的鹽姜、色紅的辣椒蘿蔔條、香脆的油炸紅薯條和酸辣味的刀豆。這時候,客人們就可以八人一桌,自動組合坐下,等待新婚夫婦抬擂茶。
新婚夫婦從熱氣騰騰的茶房裡雙雙抬著一個長方形的紅漆茶盤慢慢地來到了茶桌前,茶盤內放著八碗擂茶,依次送到每個客人面前。
“恭喜賀喜,粑粑砣起。”第一個客人從茶盤內端走了一碗擂茶。全場為這位客人風趣幽默的話語報以熱烈的呵伙聲。
桃江馬跡塘
桃江馬跡塘桃江馬跡塘
“新郎木棒手中拿,新娘扶缽打擂茶。擂茶白,擂茶香,不生伢崽生姑娘。”第二個滑稽的小伙子一邊數著快板,一邊向新婚夫婦擠眉弄眼,逗得全場哈哈大笑。
“一男一女一枝花,利民利已利國家。”
“兩山中間一眼塘,哥在塘里放魚秧;鯉魚長大跳龍門,來日金榜題大名。”
這是新婚夫婦抬茶時,每位客人都必須送的吉祥“贊花詞”。按當地的習俗,客人沒有“贊花詞”,新婚夫婦就可以不給擂茶喝;相反,誰的“贊花詞”多,誰就能多喝擂茶,有些會說“贊花詞”的最多能喝十幾碗昵。膽小的新婚夫婦往往在客人面前會羞得滿面通紅,而膽大的新婚夫婦則反過來刁難客人,鬧抬茶的氣氛非常熱烈,不時高潮迭起,笑語滿堂……
馬跡塘人喝茶很講究茶道,一般客人進屋,主人獻上來的是一碗自己炒制的“家園茶”。這種綠茶條索緊直,白毫畢現,茶香湯青,品質可與君山毛尖媲美。被稱為“稀客”的人上了門,待茶的規格要高一些,一般上兩道茶,一道清茶,一道擂茶。清茶為客人洗塵接風,擂茶添了一碗又一碗,直到你無法喝下為止。 接待嘉賓貴客,熱情好客的馬跡塘人飲茶又提高了規格,那就是用清茶、蛋茶、擂茶、麵茶、姜鹽茶五道茶來招待。
貴客臨門,主人最先獻上一小杯清茶,它是用優質的沂溪水沖泡的綠茶,其意在請貴客漱口洗塵準備吃蛋茶。
蛋茶是用荔枝、桂圓煮土雞蛋,這三樣食品都是圓的,寓意客人“三元及第”、“連中三元”。雞蛋一般是兩個,荔枝桂圓一般是四或八粒,寓意“成雙成對,好事成雙”。
獻給貴客的第三道茶是擂茶,而且喝這種擂茶還要配9個小圓碟,碟中盛有紅薯片、山棗糕、黃瓜條等別有風味的民間食品,其鄉情鄉味令人頓生醉意。
喝過擂茶便是麵茶,麵條配上美味的農家風味菜,每個客人都忍不住一嘗為快。
麵茶之後,主人最後獻上來一道姜鹽茶,姜鹽茶是在清茶中加泡鹽漬的乾薑絲,喝了可解麵茶的油膩,又可除腥爽口。、
桃江馬跡塘
桃江馬跡塘桃江馬跡塘
清茶、蛋茶、擂茶、麵茶、姜鹽茶,一道茶湯一個韻味,一道茶水一個文化內涵。
皮萬興藥店、馬跡塘紙傘、油炸豆腐,是馬跡塘百年老字號三絕。皮萬興藥店是清道光年間由皮姓開辦的藥店,歷經5世,至1949年解放前夕已有150多年經營歷史,在長期經營競爭中,憑藉家傳的精湛製藥技術,守信務實的經營作風和嚴密的店規制度而贏得了社會的信譽。規模日益擴大,業務擴展到武漢、長沙、湘潭及湘中大地,成本資金時達銀幣3萬餘元。解放後已合私合營。其名聲至今有口皆碑,代代相傳。
“新堤木屐馬跡塘的傘,桃花江的女子過得講(音港)”。這是流傳在湘中一帶的俗話。馬跡塘紙傘早在清嘉慶年間就負盛名,同治、光緒期間傘業作坊便具規模,年產雨傘5萬柄。民國初年,產品遠銷湖北、江西、雲南、貴州等地,僅年銷往武漢的“漢裝傘”就達3萬多柄。民國30年(1941)前後,雨傘業成為馬跡塘在湘、鄂、川、黔叫得響的支柱產業,年產紙傘10萬柄。50年代的馬跡塘傘業、形成鼎盛時期,年產紙傘15萬柄左右。進入60年代後,鋼骨布傘的普及,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竹骨紙傘,馬跡塘紙傘漸次淘汰而退出了市場。但百年老字號馬跡塘紙傘印象仍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部份老藝人仍健在,改革開放後的今天,新的市場呼喚傳統產品,重振馬跡塘紙傘業指日可待。
油炸豆腐是馬跡塘經久不衰的百年小吃。這裡的油炸豆腐,脆而不焦,油而不膩,鮮美爽口,風味獨特,色、香、味俱佳,特別是逢年過節,將油炸豆腐串成一串串的,好象是北方的冰糖葫蘆,走進了千家萬戶,外地過客以有馬跡塘油炸豆腐為榮而款待座上嘉賓。據傳,製作馬跡塘油炸豆腐重在選當地產的黃豆為原料,加上傳統製作方式而形成地方特色。
馬跡塘地處雪峰山尾,資江南側,三面環山,一面環水,青山綠水帶盆地,一湖資水向天歌。這裡不僅物阜民豐,而且自然風光優美。“電廠平湖”、“石門勝跡”,桃江著名的十二景在這裡占了兩景。還有九崗山,栗侖庵、天瑞山等環繞馬跡塘四周的名山勝景,構成了這裡一幅瑰麗多彩,古意盎然的民俗畫卷。堯舜時期的賢人善卷,隱居於馬跡塘平湖附近的善溪,使這裡民風敦化,占朴善德。宋代兵部尚書薛昂、御史魯昂均分別定居於九崗山下,使這裡平添了幾分神秘人文和靈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