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

桂枝湯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一般指本詞條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金鑒》卷三十一,主治太陽病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基本介紹

  • 出處:《醫宗金鑒》卷三十一
別名,組成,用法,主治,方義,運用,附方,化裁方之間的鑑別,重要文獻摘要,

別名

桂枝湯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原書同卷)、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朮湯(《傷寒論方解》)。

組成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薑(切)三兩,白朮三兩,茯苓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用法

依桂枝湯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主治

太陽病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方義

本方為解表和營衛,健脾以利水之法。用茯苓滲濕利水,佐白朮助脾氣以除濕,桂枝解表調營衛,生薑宣散水氣,且助桂枝以散表邪,草、棗和中調脾胃,共奏解表和脾利水之功。

運用

本證為汗下誤治後表不解而傷脾,或其人心下素有水飲。復感外邪而成。可用於治療風虛頭重苦弦,不知食味,及風濕流注,梅毒,痛風等

附方

五苓散
組成:豬苓(去皮)十八銖(9g),澤瀉一兩六銖(15g),白朮十八銖(9g),茯苓十八銖(9g),桂枝(去皮)半兩(6g)
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主治:蓄水證。小便不利,頭痛發熱,煩渴欲飲,甚則水入即吐,舌苔白,脈浮;水濕內停證。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等
出處:《傷寒論》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為治表邪不解而內挾水濕之劑。在治療原則上,與五苓散有相似之處。其二方雖同為疏表行水,而於宣表行水中有輕重不同。五苓散著重在宣表,而此方偏重於行水。水不行,可以影響外邪之宣洩。而表邪之不解,也妨礙水飲之下行。因此,選用二方應視其表里之輕重,病勢之緩急。

重要文獻摘要

1、《醫宗金鑒》:此條為汗下後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者立治法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去桂當是去芍藥,此方去桂,將何以治仍頭項強痛、發熱無汗之表乎?若去桂則是芍藥、甘草、茯苓、白朮,並無辛甘走營衛之品,而曰余依桂枝湯法,無所謂也。且論中有脈促胸滿、汗出惡寒之證,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去芍藥者,為胸滿也;此條證雖稍異,而其滿則同,為去芍藥可知矣。用桂枝湯以解表,去芍藥之酸收,避無汗、心下之滿;加茯苓之燥滲,因水停小便不利也。余依桂枝湯法煎服,謂依桂枝湯法取汗也。小便利則愈,謂飲病輸水道則愈也。此方即桂苓甘術湯而有生薑、大棗,其意專在解肌,利水次之,故用生薑、大棗佐桂枝,以通津液取汗也。
2、《傷寒論方解》:本方如去桂,便與證候不合。日醫如吉益猷、丹波元簡、山田正珍諸氏亦認為不當去桂。因此,理應從《金鑒》及吉益猷氏的說法,將“去桂”改為“去芍”,庶幾藥與證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