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摩崖造像

桂林磨牙造像共有178龕、610餘尊。其中西山95龕、241尊;伏波山45龕、239尊;疊彩山26龕、100餘尊;騮馬山6龕23尊;象鼻山1龕5尊,普陀山2龕4尊;月牙山1龕2尊,隱山1龕1尊,虞山1龕1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林摩崖造像
  • 年代:唐代與宋代
  • 位置:西山
  • 性質:研究桂林古代社會宗教文化的資料
簡況,分類,造像精品簡介,桂林摩崖佛像風格,

簡況

桂林磨牙造像幾乎全為唐代與宋代所鐫。最大造像高達2米,最小的僅幾厘米,均在西山。大多數造像都是1龕3尊,也有1龕1尊、2尊、5尊、7尊、11尊的。主尊多為佛,又以釋迦牟尼居多,阿彌陀佛居次。脅侍在西山、還珠洞以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脅侍菩薩為主;在風洞迦葉、阿難等脅侍弟子多於脅侍菩薩。有少量佛龕下鐫有供養人及造像記。
桂林磨牙造像除6龕外,其他均為佛教造像。造像中的佛絕大部分結跏趺坐(即盤腿打坐)。手式以施合掌印、與願印、無畏印、定印、縛拳印、說法印等為主。造像規範化、定型化;故事性不強。精美不如北方著名大型石窟,但帶有獨特的地方特色。研究桂林古代社會、宗教文化
桂林磨牙造像是、對外交流、石刻工藝等的珍貴資料。

分類

按時代可分為——中唐之前造像、晚唐造像、宋代造像、明代以後造像。
按姿態可分為——立像、坐像、跪像、飛天像。
按宗教可分為——佛教造像、道教造像。
按身份可分為——佛像、菩薩像、羅漢像、護法神像,道教神像、道士像、靈物像。

造像精品簡介

(1)宋伯康造像——刻於伏波山千佛崖北壁,為唐大中六年(852年)桂管監軍使宋伯康所造,旁有造像記。像高1米多,身著緊身衣,交叉斜佩華美的瓔珞。造像肌膚圓潤、表情謙和。手上持有淨瓶,發間有一尊阿彌陀佛小坐像,為觀音。但奇怪的是其頭髮本該是菩薩的髮式,但卻呈螺卷狀。該造像刻工相當精美,為桂林造像中的一顆明珠。
桂林摩崖造像
宋伯康造像旁還有一龕與其姿態、風格、大小都類似的造像。此造像面對灕江,從洞中無法看清其正面,這說明唐代還珠洞無陸路可通,故造像面江,以迎乘舟觀光的遊客。
此兩龕造像風格大異於桂林其他造像。
(2)伏波山001龕——晚唐作品。一龕五尊。主尊之佛趺坐於長壽龜托起的須彌座上、兩側菩薩手持寶瓶、飄帶仿若透明,極富質感。為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西方三聖佛龕。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長壽龜恰好與此對應。但此處阿彌陀佛未作接引印,而施說法印。本龕左緣有一在桂林造像中罕見的金剛力士,與其對應的右邊的金剛力士已毀,僅餘一殘足。
桂林摩崖造像
(3)伏波山003龕——晚唐作品。1龕3尊。主尊釋迦牟尼趺坐於仰蓮座上,和藹可親,氣宇不凡,右手作說法印。左邊文殊菩薩左手下垂側立;右邊文殊菩薩作合掌印、面帶微笑。後世不知是誰在蓮座下的須彌座上刻上了“煉丹”二字。疑為中國歷史上道、佛兩家互相爭鬥之後又以度調和共存的產物。這同時也說明中國老百姓對宗教的實用主義:不管何教,只要吉祥消災,皆可混同供奉。這是東西方極為不同的宗教觀。
(4)伏波山004龕——晚唐作品,1龕1尊,為釋迦牟尼的旃檀佛像。佛陀一手指地、一手指天站立於龕中,左手指地表示能滿足眾生願望;右手指天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同時,此手印還表示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5)毗盧遮那龕——晚唐作品。伏波山千佛崖面江南壁第一龕。1龕7尊。中間坐說法的是毗盧遮那佛(即釋迦牟尼的法身佛像,又名大日如來),下有蓮座。旁邊分立左脅侍迦葉、文殊;右脅侍阿難、普賢。佛龕左、右角各跪一供養者(即捐錢造像之人)。毗盧遮那身後有圓形頭光及蓮花瓣形身光。人若站在試劍石東南角臨水處,抬頭即可遠觀此龕。
李實造像李實造像
(6)李實造像——觀音峰035龕,為中唐調露元年(679年)十二月八日李實所造。刻於西山觀音峰山腰岔路中途,1龕3尊,為盧舍那佛(即釋迦牟尼的報身佛像)。兩側文殊、普賢分坐於帶莖蓮座上。此龕為西山摩崖造像的代表作。
(7)阿彌陀佛龕——刻於龍頭峰石徑盡頭處,唐刻。為桂林摩崖佛像中場面最華麗、最複雜的一龕。主尊阿彌陀佛趺坐於八角形束腰須彌座上,背有火焰熊熊的身光、頭光。旁有弟子、菩薩各兩隊。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手所舉寶瓶冒出一道毫光,光中出現一飛天(全市惟一的一尊飛天),體態瘦削、張臂欲舞。右脅侍大勢至菩薩繁複碩大的背光頂部向主尊冒出一道毫光,光中趺坐一合十小佛。龕下還有供養人像。
(8)真武帝君龕——刻於伏波山大悲古洞旁,緊挨“拾翠”二字。1龕3尊。主尊為貫甲披袍的真武帝君。其座椅下有龜蛇及水。全面飾波紋框,呼應玄武水神之名。其左上角一天將雙手左執旌旗,右上角一力士雙手右捧一如意。龕旁有造像記,為民國年間所刻。全面人物形象、姿態均類似關公,為桂林構圖最豐富的摩崖道教造像。
(9)曾公岩真武帝君龕——1龕3尊。中坐真武帝君、左右為火將、水將,三尊均未貫甲,雙手執笏坐於椅上,真武帝腳踏龜蛇。水將作龍王形象,龍眼龍鬚、形態逼真。本龕有1.7米長、約0.7米高,為清代作品。

桂林摩崖佛像風格

(1)還珠洞摩崖佛像代表作伏001、002、003、004龕及千佛崖上宋伯康造像、毗盧遮那龕的風格特點:
A.佛——在造型上臉頰稍豐潤、耳垂至肩、曲眉鷹鼻、寬肩獅胸、高臀厚唇、下巴豐滿、眉間無白毫、袈裟輕薄、線條豪放流暢,在表情上面目寧靜親切。其端莊的身姿以及閉唇垂目下視,製造了肅穆慈祥的氣氛,使人彷佛感受到了佛的寬廣慈悲胸懷。
桂林摩崖造像
B.菩薩——鵝蛋形的臉、臉頰豐潤、曲眉低目、耳垂至肩、楞楞的鼻樑、嘴角微微後收,泛起一層嫵媚的微笑。長頸、削肩、細腰以及修長的四肢、圓潤的肌膚使人感受到一種嶺南仕女的婀娜秀美。
在1龕3尊的佛龕中,兩廂苗條的菩薩對比著莊嚴坐於中央的佛祖,更烘托出佛的非凡氣度。
還珠洞中的佛與菩薩有些帶有圓形或蓮花瓣形身光與頭光。
(2)還珠洞、風洞、西山摩崖佛像的風格比較
A.氣質——西山的佛多道貌岸然、冷傲嚴肅;還珠洞的佛多莊嚴雄偉、和藹可親。兩處的佛都使人感受到濃烈的宗教氣氛,儼然超凡之神。但風洞的佛與菩薩多缺乏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氣質,宗教色彩不濃,造像表情呆板,甚至一臉苦像,仿佛受苦受難的世俗凡人。
B.衣飾——西山造像常見全裸右臂,半袒胸乳,李實造像及觀音峰022龕兩龕大型造像皆衣著樸素,幾乎沒有什麼飾物。還珠洞造像中,佛皆著領口低垂略袒胸乳的袈裟,但右臂不裸。菩薩都飾腰帶、飄帶、腕鐲、項圈等,宋伯康造像及其旁邊的一龕菩薩像更多飾物,瓔珞精美華麗。以上兩處菩薩及西山部分佛像皆著仿佛是被水打濕了的緊身薄衫,身體線條畢顯。相對來說,西山造像穿著最“露”,還珠洞造像,特別是千佛崖上的菩薩造像穿著較精美。而風洞造像多半在穿著上與上兩處有明顯的差異。這兒的佛與菩薩多寬袍大袖,身體常被遮得嚴嚴實實。這反映了不同時代的審美觀、倫理觀導致的造像服飾變化以及宋代朱程理學對社會、藝術的深刻影響。
C.工藝——還珠洞的佛與菩薩造像肌膚圓潤、比例適體;衣衫、袈裟採用了塊、線結合的表現手法;頭飾瓔珞華麗精美,飄帶質感透明,略為前傾的頭除了往上瞻仰所帶來的透視誤差,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國唐代石刻工藝之高超。
與之相比,西山除龍頭峰阿彌陀佛龕外,其他的造像都不如還珠洞那幾龕精美。線條、造型略嫌簡單粗糙;頸、腰過長導致身材顯得有些瘦得不成比例。
風洞造像恰恰是另一個極端。這兒大多是宋刻,在表現手法上缺乏藝術的變化,只是力圖以寫實的線條去表現紛繁的服飾,偏偏又因技藝不高,刻不出華美的質感,結果整體效果給人以一種雜亂、粗劣、弄巧成拙的沉重感。其中某些造像無頸無腰,矮胖得不成比例。
D.題材——西山摩崖的主體在風景遊覽道旁的全是佛,以佛陀為主,不見獨龕的菩薩。佛旁的脅侍全是菩薩,偶爾有著比丘裝的弟子脅侍夾在其間。還珠洞與西山相似,但有獨龕的菩薩像。風洞宋代佛龕多用弟子脅侍,大概也與規定的菩薩服裝太“露”以及“男女授受不親”的朱程理學不無關係吧。然而,風洞造像也有其特色:除了它是動亂社會的縮影之外,這兒的造像題材較廣,除了別處都有的佛、菩薩之外,還出現了過去七佛、十二圓覺、五方佛等形象。佛所持的手印及坐姿也較還珠洞、西山豐富。例如東壁最大一龕造像中的阿彌陀佛雙手結上品上生印。012龕上部中的釋迦佛乾脆雙腳下垂在座上,形同凡人。又如014龕中有二供養菩薩單腿行“胡跪”禮。011龕人物繁多,布局打破了桂林佛龕嚴格對稱的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