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西城區地下水污染和塌陷預測與對策的研究

《桂林市西城區地下水污染和塌陷預測與對策的研究》是由廣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高武振、王壬林、張敏、蒙倫達、何保貞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林市西城區地下水污染和塌陷預測與對策的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60413[08075]
  • 第一完成單位:廣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60413[08075]
項目名稱
桂林市西城區地下水污染和塌陷預測與對策的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廣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
主要完成人
高武振、王壬林、張敏、蒙倫達、何保貞
研究起始日期
1990-05-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2-08-01
主題詞
桂林;地下水污染;塌陷預測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該課題是根據桂林市西城工業開發區規劃建設需要,以及探索覆蓋岩溶地區大量開中塌陷形成機理與防治對策等問題而開展的專題研究。西城區是桂林市區,有較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然而地質條件較複雜,地下水污染和岩溶主要環境地質問題。通過研究得出西城區環境比較脆弱,地下水易遭污循環交替強,分區分級實施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是可行的。塌陷與地下、覆蓋土層的成因類型、厚度和粒度成分、礦物成分、遇水軟化和崩解水活動的頻度和幅度等多種因素有關。岩溶塌陷的產生以自然因素影響素只起加速、加劇的作用。在抽排水、振動、載荷、滲漏等外因作用下發生的速度加快,規模加大,災害加劇,根據塌陷防治的必要性、可能防止形成、避開災害、治理隱患、處理災害”為原則的綜合對策措施,在淺覆蓋岩溶地區大量開採地下水時,可採取不間斷開採地下水,減輕頻度和幅度,來延緩土洞形成和塌陷發生的新對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