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調(保羅·福塞爾著作)

格調(保羅·福塞爾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格調》是2011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諮詢(北京)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保羅·福塞爾。是對美國社會等級想像描述的書籍。書中對美國社會的諸多描述無不折射出當下中國的眾生百態,因此本書也可作為觀察中國社會的一面明鏡。

基本介紹

  • 書名: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修訂第3版)
  • 作者:(美)保羅·福塞爾
  • 譯者:梁麗真 樂濤 石濤
  • ISBN:9787510039515
  • 頁數:310
  • 定價:32
  •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後浪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 2011-10-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目錄,內容選讀,著譯者簡介,該書特點,

內容簡介

等級是什麼?為什麼約翰·甘迺迪在電視上看到理察·尼克森時一臉吃驚地沖他的朋友說:“這傢伙一點沒檔次”?
等級是刻意忽視也無法否認的現實存在,不僅體現在容貌、衣著、職業、住房、餐桌舉止、休閒方式、談吐上,也不僅僅是有多少錢或者能掙多少錢。等級是一系列細微事物的組合,很難說清楚,但正是這些細微的品質確立了你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評判等級的標準絕非只有財富一項,風範、品味和認知水平同樣重要。
作者通過獨特的視角、敏銳的觀察、鞭辟入裡的分析、機智幽默的文筆,將美國社會中的社會等級現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對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細緻入微的對比,引人發笑又富於啟發性。書中對美國社會的諸多描述無不折射出當下中國的眾生百態,因此本書也可作為觀察中國社會的一面明鏡。

目錄

1. 敏感話題 1
在美國,人們忌諱談論社會等級,但他們的敏感恰好說明了社會等級存在的嚴酷事實。
2. 解剖等級 17
美國大熔爐到底有多少社會等級?人們的常識認為只有兩種:富人和窮人,或者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隨著生活水準的普遍提高,這一簡單劃分顯然不再適用。
看不見的頂層 27
上層 30
中上層 33
等級地圖 38
中產階級 44
上層貧民 51
中層貧民 57
下層貧民 60
赤貧階層 61
看不見的底層 61
3. 以貌取人 63
相貌、身高、胖瘦、衣著都是人們社會等級的特徵。比如微笑,貧民婦女的微笑就要比中上層階級婦女更頻繁,嘴也咧得更大。
容貌 64
微笑 64
身高 65
體重 65
衣著 69
顏色 70
質地 70
易讀性 72
整潔 74
西裝 76
總統衣著 79
政客穿著 81
低品味標誌 84
襯衫領子 85
飾物 86
雨衣 87
長褲 87
領帶 88
帽子 92
高級品味:古風崇拜 95
4. 住房 103
小心你的房子,它會使你的社會等級一目了然。車道、草坪、房子的外形、院子裡擺放的東西、門牌號碼的寫法……這些都能指示出你的社會等級。
車道 104
圍牆 105
門牌號碼 105
車庫 106
草坪 106
家畜 108
院內擺設 108
花草 109
誰的房子 110
戶外家具 115
汽車 115
室內陳設和裝潢 119
上流社會起居室 120
中上層階級起居室 121
中產階級起居室 123
貧民階層起居室 124
電視機 125
電視節目 127
廚房和衛生間 130
寵物 132
5. 消費、休閒和擺設 135
消費選擇、休閒方式和室內擺設也是社會地位的陷阱。你喜歡喝什麼飲料,看什麼電視節目,抑或根本沒有電視,讀什麼雜誌……都會確鑿地暴露出你的社會層次。
喝酒 136
用餐 141
食品 143
甜食 146
購物場所 146
下館子 147
電視食品廣告 149
超級盃派對 150
度周末 151
旅遊 153
體育運動 155
郵購商品 163
“收藏” 169
可讀性裝飾 170
各階級商品目錄 171
個人化飾物 176
6. 精神生活 181
作者討論了美國的大學,因為大學主管人們精神生活的等級。此外,閱讀也與人的品味和等級密切相關。
大學 182
讀物 202
《聖經》 209
觀念 210
7. “一張口,我就能了解你” 215
一個人怎么說話,說什麼話,當然毫無例外地會顯示等級和品味。另外,對自己的社會地位有沒有自信,也決定了一個人的說話習慣。
8. 升與降:貧民化趨勢 247
人們的社會地位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有升有降。從整個社會角度看,世界正趨向於貧民化或者大眾化,這一趨勢已經無可逆轉。
往上爬 248
沉淪 250
貧民化趨勢 252
9. 衝破常規的另類 263
那么,有知識有創造力的人們呢?如果他們不想在社會等級的夾縫中隨波逐流,應該怎么辦?好在已經誕生了一個新的人群:另類。另類是富於創造力又熱愛自由的人們的最後出路。
10. 練習題、客廳評分表與讀者來信問答 279
附錄:
中譯本第1版序言:品味——社會等級的最後出路 293
中譯本第2版序言:等級、格調,新的社會話題 301
出版後記

內容選讀

第一篇 敏感話題
儘管絕大多數美國人感到,他們的確生活在一個極其複雜的社會等級制度當中,他們甚至懷疑,正是對社會地位的種種顧慮,左右了置身其中的人們的言談舉止。然而,社會等級這個話題迄今依然顯得曖昧可疑,並且經常是過於敏感的。時至今日,哪怕只是稍稍提及社會等級這個話題,也能大大地激怒別人。這情形就仿如一個世紀以前,當紳士們坐在社交沙龍中飲茶時,一旦有誰過於公開地談及性問題,舉座頓時會變得鴉雀無聲。
有人問我正在寫些什麼,我回答道:“一本關於美國社會等級的書。”這時,人們總是會先緊一緊自己的領帶,然後偷偷瞥一眼袖口,看看那兒磨損的程度。幾分鐘之後,他們便會悄悄站起身走開。這不僅僅由於他們懷疑我是個社會等級暗探,還仿佛我剛才的話說的是:“我正在寫一本書,想鼓勵人們用幼海豹的屍體痛打幼鯨,直到它們斷氣。”自動手寫這本書以來,我已經數次體驗了R.H.托尼[1]洞察到的一個可怕的真理。他在《平等》(Equality,1931年)一書中寫道:“‘等級’這個詞會引起種種令人不快的聯想。所以,只要在這個話題上稍作逗留,就會被理解成是精神變態、嫉恨和充滿偏見的症狀。”
尤其在美國,等級這個概念相當令人尷尬。社會學家保羅·布盧姆伯格(Paul Blumberg)在他的作品《衰落時代的不平等》(Inequality in an Age of Decline,1980年)中,乾脆把社會等級稱作“在美國遭禁的思想”,此話可是不假。通常,哪怕這個話題剛被觸及,人們就開始變得煩躁不安。當兩名採訪人問一位婦女,她是否認為這個國家存在不同的社會等級時,她回答道:“這是我所聽到過的最最骯髒的字眼!”當另一位男士被問及同一個問題時,他變得很有些憤懣,“社會等級應該被徹底消滅!”這句話衝口而出
實際上,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人們恰恰會暴露他們對社會等級的敏感:越是感到煩惱和憤怒,越說明等級存在的真實和嚴酷。如果誰容易變得非常焦慮,這種傾向暗示你是一名中產階級,你非常擔心自己會下滑一個或兩個等級梯級;另一方面,上層階級熱衷於談論這個話題,因為他們在這種事上投入的關注愈多,就愈顯得地位優越;貧民階層通常並不介意討論這個話題,因為他們清楚,自己幾乎無力改變自身的社會地位。所以,對他們而言,整個等級問題幾乎就是一個笑話——上層階級空洞的貴族式的自命不凡不過是一種愚頑和妄自尊大,而中產階級的焦慮不安和附庸風雅則令人生厭。
事實上,對社會等級高度敏感的恰恰是中產階級,有時候他們甚至會被這個問題嚇得要命。在某圖書館的一冊由羅素·林內斯[2]所著的《時尚先鋒》(The Tastemakers,1954年)中,一位中產階級的代表人物留下了他的痕跡。此書有一節以屈尊俯就的態度論及中產階級那不可靠的裝飾品味,然後冷嘲熱諷地將他們和另一些階層更為高級和精緻的藝術行為作了一番比較。在這段文字旁邊,這位怒火中燒的讀者用大寫字母批道:“狗屎!”就我的經驗而言,此公肯定是一位無可救藥的中產階級男士(說不定是位女士?)。
正如對等級問題的憤慨恰恰暴露了階級身份,解釋這件令你生氣的事物的方式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底層的人們樂於相信,等級是以一個人擁有財富的多少來作為標準的;生活在中層的人們承認金錢與等級差別有關,但一個人所受的教育和從事的工作類型同樣重要;接近上層的人們認為品味、價值觀、生活格調和行為方式是判斷等級身份不可或缺的標準,而對金錢、職業或受教育程度則不加考慮。
斯特茲·特克爾[3]曾為寫作《美國:分離街》(Division Street: America,1967年)採訪過一位女士。她不但對等級這一問題表現出驚慌不安,而且出於本能將職業視為劃分等級的主要標準,這類反應清楚無誤地表明了她的中產階級身份。“就在這條街上,住著幾乎各種等級的人們,”她說,“可我不該提等級這個詞,”她接著說,“因為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有等級差別的國家裡。”接著,職業標準就來了,“但在這條街上,既有看門人,也住著醫生,還住著商人和會計師。”社會學家們司空見慣的是,受訪者總會屢屢聲明他們居住的地區並不存在社會等級差別。《美國生活中的等級》(Class in American Life,1959年)一書的作者倫納德·賴斯曼[4]寫道:“幾乎無一例外地,調查者記錄下的第一句話總是:‘我們這個城市沒有等級差別’。一旦這句話脫口而出,也就道出了這個地區存在的等級差別,因為隨之而來的是同一社區的好公民們令人驚異地眾口一辭表示附合。”小說家約翰·奧哈拉(John O’Hara)曾經不遺餘力地探索過這一極度敏感的主題,他對此問題的敏感簡直讓人吃驚。還在孩提時代,他就開始留心觀察他出生和成長的賓夕法尼亞州某小鎮,“年長的人對待別人可不是平等的。”
美國的等級差別是如此複雜和微妙,以至於國外的訪客常常會忽略那些細微的差異,有時甚至意識不到等級制度的存在。就像弗朗西斯·特羅洛普[5]在1932年遊歷美國時描繪的那樣,“平等的神話真是威力無邊。”政府面對這個問題時相當尷尬——成百上千種劃分級別的標準從政府機構出爐,官方卻不承認存在社會等級——所以,國外訪客稍不留意就會忽視等級體系在這個國家的運轉方式。英國小說家和文學批評家瓦爾特·愛倫(Walter Allen)的經歷就是很好的例證。20世紀50年代到美國一所大學教書之前,他曾想像:“美國幾乎不存在等級,就算有,也許不過是為了在不同種族或者源源不斷的移民當中作一些區分吧。”可是,在密西根州大瀑布城住了一段時間後,他終於清醒了。在那裡,他見識了新英格蘭的勢利,以及當地人長期以來對古老家族支配的道德與文化權威所表現的順從。
一些美國人滿懷快意地看待20世紀70年代的電視連續劇《燈塔山》(Beacon Hill)的失敗,這是一部有關上流社會的作品,以英國戲劇《樓上,樓下》(Upstairs, Downstairs)為原型。觀眾堅信並藉此安慰自己,這部作品之所以會以悲慘的失敗告終,是因為美國並不存在等級制度,也就是說,根本不可能有人對這類題材的藝術作品感興趣。其實他們錯了。《燈塔山》未能吸引美國觀眾的原因在於,它關注的也許是本地人最不感興趣的一類人——準貴族上層階級。如果故事發生在一個人人都會關注的衝突點上,比如上層階級與中產階級衝突,並抵制後者向上爬的企圖;或者中產階級同仇敵愾地對付低於自己的階級,那么這種戲劇化表現的效果就會好得多。
如果說外國人經常對美國政府關於社會平等的宣傳信以為真的話,美國公民倒是樂於了解個究竟,即使他們談論這個問題時多少會感到不安。一位敏銳的南方黑人這樣斷言他的一位雄心勃勃的朋友:“喬伊是不可能和那些大人物排級論等的。”這話讓我們覺得,現實確是如此。就像一位木匠所說:“我討厭說生活中存在著等級差別,只不過,人們跟與自己背景相似的人呆在一起更舒服。”
他這種用“相似背景”區分等級的方式,儘管確切地說並不科學,但與其他任何試圖把一個等級與另一個等級區別開的方式幾乎毫無二致。不論你與另一個人是在討論公羊隊和四九人隊[6],還是討論休閒旅行汽車、大屋(the House,即牛津大學的克萊斯特教堂)、“萊奧尼斯大媽”義大利餐廳(Mama Leone’s)、紐約證券交易所大行情板、葡萄園或者瓷器,如果你不覺得有必要對你話中的暗示詳加說明,或者根本無意解釋你的意指,你就很可能在與一位與你等級身份相同的人談話,這一點千真萬確。
本書中,我的理論將主要針對社會等級問題中那些可見到的和可聽到的符號,但我會主要集中在反映一個人行為選擇的符號上,這意味著,我不會考慮種族因素,甚至不考慮宗教或政治因素(除非偶爾論及)。種族的區別顯而易見,卻由不得自己選擇。宗教和政治觀點通常由人選擇,其表現除了偶爾出現在前院的聖龕或汽車保險桿上的小標貼,一般並不外露。面對一個人,你通常看不出他是“羅馬天主教徒”還是“自由派”,你也許只能看到手繪的領帶或者蹩腳的滌綸襯衫,聽到“起限定作用的因素”,或者“就……而論”這類話語。
……
幽默作家羅傑·普萊斯(Roger Price)在《偉大的魯伯革命》(The Great Roob Revolution,1970年)中,甚至將等級嫉妒理解為對平等主義的報復。他這樣區別平等主義和民主:“民主要求它所有的公民生而平等,而平等主義則堅持所有公民應死而平等。”L.P.哈特利[7]曾在小說《外貌公正》(Facial Justice,1960年)中諷刺過一個多少與我們今天相似的未來社會。那裡的人們持有一種“對美麗外貌的偏見”,而政府的整容外科醫生矯正了每個人外貌的不平等。這裡,手術刀絕非用來使人們變得美麗——它被用來使人人變得相貌平平。
儘管我們對政治和法律的平等公開表示欣然接受,但就個人的認知和理解而言——其中的大部分很少表露——我們會縱向地將事物進行分類,並堅持價值觀上的差異至關重要。無論我們就“平等”發表什麼看法,我認為每個人在某方面正日漸體會到奧斯卡·王爾德[8]曾談到過的一點:“人類的平等博愛並非僅僅是詩人的夢想,它是一個令人十分沮喪和深感羞辱的現實。”似乎,我們從內心深處需要的是差別,而不是聚作一團。差別和分離令我們興趣盎然,融合則令人油然生厭。
……
前社會主義者,《黨人評論》(Partisan Review)編輯威廉·巴列特(William Barrett)回顧過去二十年的社會變革時總結道:“‘無等級社會’看來越來越像是一個烏托邦幻覺了。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了它們自己的等級結構,”儘管那裡的等級主要是建立在官僚體系和阿諛奉承的基礎上,“既然無論如何都會存在等級,我們為什麼不讓它以更有機、更異質、更多樣化的‘西方固有形式’存在下去呢?”因此,既然我們的社會存在等級,為什麼我們不去儘可能地了解它呢?這個話題可能過於敏感,卻也不必讓它永遠曖昧不明。
……
[1]R.H.Tawney(1880—1962),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批評家、教育家。——編者注
[2]Russell Lynes(1910—1991),美國藝術史學家、攝影師、作家、《哈潑斯雜誌》編輯部主任。——編者注
[3] Studs Terkel(1912—2008),美國作家、歷史學家、演員、廣播員。——編者注
[4] Leonard Reissman(1921—1975),研究階層和不平等問題的美國城市社會學家。——編者注
[5] Frances Trollope(1779—1863),英國小說家。——編者注
[6]以1849年涌往加州淘金的人命名的美國橄欖球隊。——譯者注
[7]L.P.Hartley(1895—1972),英國作家。——編者注
[8]Oscar Wilde(1854—1900),英國劇作家、詩人、散文家。——編者注

著譯者簡介

保羅·福塞爾(Paul Fussell),作家、文化批評家、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語系榮休教授、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曾任教於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康乃狄克學院和拉特格斯大學。福塞爾的寫作題材寬泛,包涵18世紀英語文學研究、美國等級制度評論、戰爭記憶等。福塞爾在1975年所著的《“一戰”和現代記憶》一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美國國家書評獎”,並被美國蘭登書屋“現代叢書”編委會收入“20世紀100本最佳非虛構類圖書”。

該書特點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暢銷書,1998年、2002年中文版暢銷一時,引發國內“品味之爭”的文化事件,引領了“品味”“格調”類圖書的出版風潮。
● 嚴肅的社會學著作,卻從最日常、最有趣的角度切入,很有趣、好讀的一本書,又能給人很大的啟發,值得一讀再讀。亞馬遜、豆瓣上持續有讀者發表新書評,有很多新老讀者、潛在讀者。
●中文第3版更正了一些翻譯錯誤,統一了前後文的譯法,並給一些人物、事件加了腳註,更便於讀者理解作者的原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