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校

格校

漢語辭彙。格,變革,糾正,校,查對、訂正。格校,校正。出自《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物
  • 拼音:gé jiào
  • 出處:《續資治通鑑》
  • 含義:校正
涵義,出處,

涵義

格校,校正。出自《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出處

與輔臣言及朝士有交相奏薦者,王旦曰:“人之情偽,固亦難知,或言其短而意在薦揚,或稱其能而情實排抑。”帝曰:“險偽之輩,世所不能絕也。”
帝議立皇后,參知政事趙安仁謂劉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人出於相門。帝雖不樂,然察其守正,不罪也。它日,與王欽若從容論大臣誰為長者,欽若欲排安仁,乃譽之曰:“無若趙安仁。”帝曰:“何以言之?”欽若曰:“安仁昔為故相沈義倫所知,至今不忘舊德,常欲報之。”帝默然,始有意斥安仁矣。嘗諭王旦曰:“聞安仁在中書不親事,奏對亦未嘗有一言,可罷之。”旦對曰:“安仁頗知大體居常進擬皆同列議定方敢取旨臣每見臨時變易於上前者皆迎合陛下意。安仁無異議,是有執守。”帝曰:“能如是邪?卿可諭之,使更宣力。”
旦欲引李宗諤參知政事,嘗以告王欽若,欽若唯唯。宗諤家貧,祿廩不足以給婚嫁,旦前後資借甚多,欽若知之。故事,參知政事謝日,所賜物幾三千緡。欽若因密奏:“宗諤負王旦私錢,旦欲引宗諤參知政事,得賜物以償己債,非擇賢也。”明日,旦果以宗諤名聞。帝變色,不許。
帝嘗以《喜雪詩》賜近臣,而誤用旁韻。王旦欲白帝,欽若曰:“天子詩,豈當格校之?”旦遂止。欽若退,遽密以聞。已而帝諭二府曰:“前所賜詩,微欽若言,幾為眾笑。”旦唯唯。
七月辛亥,飛蝗過京城。翌日,執政有袖死蝗以進者曰:“蝗實死矣,請示於朝。”率百官賀。王旦曰:“蝗出為災,災弭,幸也,又何賀焉?”眾力請,旦固稱不可,乃止。於是二府方奏事,飛蝗蔽天,有墮於殿廷間者。帝顧謂旦曰:“使百官方賀而蝗若此,豈不為天下笑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